方劑組成解釋
祕金散中包含黃連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- 清熱解毒: 黃連味苦性寒,具有清熱解毒、瀉火燥濕的功效。祕金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、毒邪內攻所致的瘡瘍腫毒、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等症狀,而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控制炎症反應,消腫止痛。
- 燥濕止癢: 黃連還具有燥濕止癢的作用,對於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、濕疹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。祕金散中加入黃連,能有效控制濕熱,並減輕瘙癢症狀,促進傷口癒合。
祕金散中加入沙參,主要有兩大原因:
- 滋陰潤肺:沙參性涼,味甘,入肺經,具有滋陰潤肺、養胃生津的功效,可緩解肺燥咳嗽、咽乾口渴等症狀。祕金散本身偏燥熱,加入沙參可起到平衡藥性,防止燥熱傷陰。
- 清熱解毒:沙參亦具清熱解毒之效,能降低體內熱毒,對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、牙齦腫痛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。祕金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等,沙參的加入能進一步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秘金散是一種傳統中醫藥方劑,用於治療多種與喉嚨及口腔相關的症狀,例如咽喉腫痛、口腔潰瘍等。在秘金散的組成成分之中,玄精石為其主要成分之一。玄精石,在中醫學中被視為一味具有清熱解毒、潤燥止痛功效的礦物質藥材。根據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玄精石性寒、味鹹,能入心、肺經,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,適用於因火熱所致的各種症狀。
秘金散之所以選擇加入玄精石,主要是基於中醫對於疾病機制的理解以及藥材特性的考量。咽喉部位的疾患多由風熱或虛火上炎所導致,而玄精石的寒涼特性正好可以對抗這種病理狀態,達到清熱解毒、潤燥止痛的效果。此外,玄精石還能夠幫助收斂潰瘍面,促進組織修復,因此對於改善咽喉疼痛和口腔潰瘍等症狀有著明顯的療效。總體而言,玄精石在秘金散中的應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藥學辨證施治的思想。
祕金散中加入決明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肝明目:決明子性寒味甘,入肝經,具有清肝火、瀉肝熱、明目的功效。祕金散主治目赤腫痛、視物模糊等症,決明子可幫助清熱解毒,消炎止痛,改善眼部症狀。
- 潤腸通便:決明子還能潤腸通便,對於因肝火上炎導致的便祕也有緩解作用。祕金散可能兼治便祕,決明子的加入可以增強其通便功效,改善整體療效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此方劑為「秘金散」,其傳統古代功效主治為治療自幼長期患「疳風」之疾,進而導致眼生翳膜、久治不癒的症狀。此處「疳風」可能指小兒疳積日久,脾胃虛弱,風熱或肝風上擾眼目,形成翳膜遮障。特別強調「睛不損者」,表示此方適用於眼球結構未受破壞,僅有翳膜遮蔽視線的情況。
組成藥物分析
黃連(去須)
性味苦寒,歸心、肝、胃經。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之效。此處用於清肝經風熱,瀉目翳之熱毒,防止眼疾進一步惡化。沙參
性味甘涼,歸肺、胃經。養陰清肺,益胃生津。可能用以滋養因疳積耗傷的陰液,緩解久病傷陰的體質,間接改善肝血不足影響眼目的問題。太陰玄精石(研)
屬礦物藥,傳統認為其性鹹寒,能清熱明目、消翳退障。現代考證可能為石膏類或寒水石,取其沉降之性,引火下行,減輕眼部火熱上炎。決明子
性味甘苦微寒,歸肝、大腸經。為眼科要藥,清肝明目、退翳膜,直接針對眼翳遮障的主症。
用藥邏輯與配伍原理
此方以「清肝明目」為主軸,結合「養陰解毒」的架構:
- 攻邪:黃連清火解毒、玄精石清熱退翳,直折眼部熱毒
- 扶正:沙參補益陰液,避免苦寒傷津
- 靶向引經:決明子專入肝經,集中藥力於眼目;羊肝為「以肝補肝」的傳統思維,《本草綱目》載其能「明目」,可能含維生素A等成分,輔助修復視功能。
劑型與服法設計
採用「散劑」外摻羊肝煮食的服法:
- 羊肝載藥:羊肝切縫納藥,煮熟後食用,使藥物隨肝臟滋養之性上達目竅。
- 米泔水煮:米泔水性味甘涼,能調和藥性、護胃氣,避免苦寒傷中。
全方通過內服結合飲食療法,標本兼顧,共奏退翳明目之功。
傳統服藥法
黃連(去須)1兩,沙參1兩,太陰玄精石(研)1兩,決明子1兩。
上為散。
每服半錢匕,用羊肝子1具,竹刀切作縫子,摻藥末在內,以線系,入瓶中,用米泔煮熟,分作3服,淡吃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,孕婦慎用。
相同名稱方劑
秘金散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一。 組成:黃連(去須)1兩,沙參1兩,太陰玄精石(研)1兩,決明子1兩。 主治:自幼久患疳風,攻眼生翳,久療不癒,翳膜遮障,但睛不損者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