蠲痙湯

蠲痙湯

JUAN JING TANG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2

寒性指數

16

熱/寒比例

偏寒 (0.75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23%
腎經 15%
膀胱經 15%
脾經 13%
大腸經 13%
肝經 10%
心經 7%
肺經
腎經
膀胱經
脾經
大腸經
肝經
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蠲痙湯中加入羌活,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:

  1. 祛風止痛:羌活性溫,味辛,具有祛風散寒、止痛的功效,對於風寒濕痹所致的筋骨疼痛、肢體麻木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。蠲痙湯主要針對風寒濕邪引起的痙攣疼痛,而羌活恰好可以驅散寒邪,緩解肌肉痙攣,達到止痛的效果。
  2. 通絡止痙:羌活不僅可以祛風止痛,還可以通絡活血,改善血液循環,對於筋脈拘急、痙攣抽搐等症狀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。這也與蠲痙湯治療筋攣、痙攣的功效相符,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作用。

蠲痙湯中包含獨活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祛風濕止痛: 獨活性溫,味辛,歸膀胱經,具有祛風濕、止痛之效。蠲痙湯主治風寒濕邪阻滯經絡,所致的肢體麻木、疼痛、痙攣等症狀。獨活可散寒濕、止痺痛,有助於解除痙攣,緩解疼痛,配合其他藥物,發揮協同作用。
  2. 疏通經絡: 獨活具通經絡之功效,可促進氣血運行,解除經絡阻滯,有利於改善肢體麻木、痙攣等症狀。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經絡不通,獨活能起到疏通的作用,促進藥效的發揮。

總之,獨活在蠲痙湯中,發揮著祛風濕止痛、疏通經絡的功效,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,有效緩解痙攣、疼痛等症狀。

蠲痙湯中加入防風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祛風止痙: 防風味辛,性微溫,具有祛風解表、止痙攣的功效。對於因風寒外襲所致的筋脈拘急、痙攣疼痛,防風能起到疏散風寒,舒筋活絡的作用,緩解痙攣。
  2. 配合其他藥物: 蠲痙湯中通常還包含其他藥物,如白芍、川芎、甘草等,共同發揮止痛、解痙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防風作為其中一味藥物,可以與其他藥物相互協同,加強整體療效,更好地達到止痙的目的。

蠲痙湯中加入地榆,主要考量其涼血止血、斂陰止瀉的功效,用以緩解痙攣症狀。

  1. 涼血止血: 地榆能清熱涼血,止血止痛,對於痙攣所致的出血或疼痛,有一定的緩解作用。
  2. 斂陰止瀉: 地榆能斂陰止瀉,可改善痙攣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,如腹瀉、腹痛等症狀。

綜上所述,地榆在蠲痙湯中可起到涼血止血、斂陰止瀉的作用,有助於緩解痙攣症狀,提升療效。

蠲痙湯中加入杏仁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潤肺止咳,宣肺降氣:杏仁性味苦甘,入肺經,具有潤肺止咳、宣肺降氣之功效。對於痙攣所致的咳嗽、氣喘等症狀,杏仁能有效緩解。
  2. 疏散風熱,清熱解毒:杏仁亦具備疏散風熱、清熱解毒的作用。當痙攣是由風熱外襲所致時,杏仁能幫助清熱解毒,緩解痙攣症狀。

因此,杏仁在蠲痙湯中,既能緩解痙攣所致的呼吸道症狀,又能清熱解毒,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蠲痙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此方劑主治「破傷風」,古代稱「金瘡痙」,乃外傷後風毒(如破傷風桿菌)由創口侵入,引動肝風,致筋脈拘急、牙關緊閉、角弓反張等症。其治療核心在於「祛風解痙」,兼以活血解毒,針對風邪夾毒、經絡壅滯之病機。

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

  1. 祛風解表,通絡止痙

    • 羌活、獨活:辛溫發散,善祛太陽、少陰經風邪,尤其獨活長於深入筋骨;二藥相配,內外風兼治,緩解筋脈拘攣。
    • 防風:為「風藥潤劑」,既能祛外風,又可息內風,助二活宣通經絡,抑制風動痙厥。
  2. 解毒斂瘡,活血通絡

    • 地榆:苦酸微寒,涼血解毒、收斂瘡口,防止風邪持續內侵。其止血生肌之效,亦助創口癒合,切中破傷風「由外傷起病」之根源。
  3. 潤燥化痰,緩筋舒急

    • 杏仁:苦溫潤降,富含油脂,搗膏後能潤筋滑絡,緩解拘急;其「蒸熟研膏」之製法,增強潤燥化痰之力,防風痰壅塞經絡。

配伍思維與整體作用
全方以風藥為主導(羌、獨、防),佐以地榆清解、杏仁潤降,形成「外散內斂」之勢:

  • 標本兼治:既散經絡之風毒以治標,又斂瘡解毒以治本。
  • 剛柔相濟:辛溫風藥易燥,配伍杏仁之潤,避免傷津助痙。
  • 內外並行:內服煎劑調和氣血,外搽瘡口直接解毒,雙途徑截斷病勢。

中醫理論依據
破傷風屬「肝風內動」,然誘因在「外風引動」,故以風藥疏透外邪,切合「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」之理。地榆清熱解毒,杏仁潤筋,暗合「急則舒筋緩痙」之則,體現古代「祛風解毒、潤痙通絡」的治療思路。

傳統服藥法


羌活1錢,獨活1錢,防風1錢,地榆1錢,杏仁7枚(去皮,搗碎,蒸令熟,研成膏)。
上前四味以水1盞,煎7分,入杏仁和勻服之。兼以搽瘡上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蠲痙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,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小兒、年老體弱者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腦炎病毒性腦膜炎

相同名稱方劑


蠲痙湯, 出處:《準繩·類方》卷五。 組成:羌活1錢,獨活1錢,防風1錢,地榆1錢,杏仁7枚(去皮,搗碎,蒸令熟,研成膏)。 主治:破傷風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