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神仙退風丹中包含知母,主要基於以下原因:
- 清熱瀉火:知母味苦寒,具有清熱瀉火、除煩止渴之效。風熱入絡,常伴有發熱、口渴、煩躁等症狀,知母可清熱瀉火,解熱除煩,改善症狀。
- 滋陰降火:知母亦能滋陰降火,對於風熱入絡所致的陰虛火旺,如口乾舌燥、皮膚乾燥等症狀,知母可以滋陰清熱,起到緩解作用。
知母在神仙退風丹中,與其他藥材相配伍,發揮清熱解毒、滋陰降火之功效,有效治療風熱入絡所致的各種症狀。
神仙退風丹中加入川貝母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- 清熱化痰,潤肺止咳: 川貝母性寒,味甘苦,入肺經,具有清熱化痰、潤肺止咳的功效。其能有效緩解風熱犯肺所致的咳嗽、痰多、胸悶等症狀,與神仙退風丹中其他藥物共同作用,起到清熱解毒、散風止痛的效果。
- 和解諸藥,協同作用: 川貝母不僅能直接治療咳嗽,更能潤肺降氣,有助於其他藥物更好地發揮藥效。在神仙退風丹中,川貝母與其他藥物相互協調,共同作用,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。
神仙退風丹中加入烏梅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斂肺止咳:烏梅味酸入肺,具有收斂肺氣、止咳化痰的功效,可緩解風寒侵襲所致的咳嗽、咳痰等症狀。
- 生津止渴:烏梅性寒,能清熱生津,緩解風寒侵襲所致的口乾舌燥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烏梅在神仙退風丹中與其他藥材配伍,發揮協同作用,有效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各種不適。
神仙退風丹中包含海桐皮,主要基於其 祛風止痛 的功效。海桐皮性寒,味苦,入肝經,具有 疏風散寒、活血止痛 的作用。
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痺痛,海桐皮能 驅散寒邪、舒筋活絡,緩解疼痛,並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痺痛症狀。
此外,海桐皮還具有 清熱解毒 的功效,可以輔助其他藥材,更好地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各種病症。
神仙退風丹中包含狗脊,主要原因在於狗脊具有以下功效:
- 補腎壯腰: 狗脊性溫,味甘,入腎經,能補益腎氣,強壯腰膝,對於風寒濕痹所致的腰膝酸軟、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。
- 祛風除濕: 狗脊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,能通經絡、散寒濕,與其他藥物配合,能有效緩解風寒溼痹所致的關節疼痛、肌肉痠痛等症狀。
因此,神仙退風丹中加入狗脊,旨在補腎壯腰,祛風除濕,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風寒濕痹的功效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神仙退風丹方劑分析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主治「大風疾」。古代所謂「大風疾」,多指症狀嚴重的風症或癘風(如麻風病等),表現為皮膚潰爛、麻木不仁、毛髮脫落等,屬風毒深伏血分、痰瘀阻絡之證。方名「退風」強調祛除深層風邪,修復皮肉損傷。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藥味分析
- 知母:清熱瀉火,滋陰潤燥。針對風疾化熱傷陰之病機,清除血分鬱熱。
- 貝母(川貝母):化痰散結,清熱潤肺。化解風痰膠結,疏通肺氣(肺主皮毛)。
- 烏梅肉:酸澀收斂,生津殺蟲。斂瘡生肌,配合羊蹄根汁增強祛風殺蟲之效。
- 海桐皮:祛風濕、通絡止痛。直接驅散皮表風邪,改善麻木潰爛。
- 金毛狗脊:補肝腎、強筋骨,祛風濕。扶正固本,助皮肉再生。
配伍邏輯
- 攻補兼施:知母、貝母、海桐皮清熱化痰祛風(攻邪);狗脊補肝腎、烏梅斂瘡生肌(補益)。
- 標本同治:針對風痰熱毒(標)與肝腎虛損(本),兼顧短期祛邪與長期修復。
- 內外並調:以丸劑內服調理氣血,輔以羊蹄根汁(清熱解毒殺蟲)外洗或內服,加強局部療效。
治療原理推論
- 祛風透邪:海桐皮、狗脊直達肌表筋骨,驅逐深伏風濕。
- 清熱化痰:知母、貝母化解熱毒痰瘀,切斷病邪依附。
- 修復皮肉:烏梅斂瘡,狗脊生肌,蜂蜜滋養,促進組織再生。
- 羊蹄根汁:古方常用於癬疥惡瘡,取其殺蟲解毒之力,協同增強藥效。
三、適用證候特點
綜合推斷,此方適用於:
- 風毒夾痰熱,久病傷及肝腎。
- 症見皮膚潰爛、瘀斑、麻木,或毛髮脫落,伴燥熱口渴。
- 舌質紅或有裂紋,苔薄黃膩,脈弦細數。
四、配伍特點
方中「等分」使用,體現祛風、清熱、補益藥力均衡,避免過燥傷陰。煉蜜為丸緩圖療效,契合「百日復舊」之期,符合慢性風疾的治療規律。
傳統服藥法
知母、貝母、烏梅肉、海桐皮、金毛狗脊(去毛)各等分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空心、日中、臨臥各1服。每夜第1次睡覺時,急於頭邊取30丸便服,並用羊蹄根自然汁送下。100日皮肉漸皆復舊。
大忌酒、房事及一切發風之物,只吃淡粥,半年後無所忌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神仙退風丹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引起副作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神仙退風丹, 出處:《百一》卷十。 組成:知母、貝母、烏梅肉、海桐皮、金毛狗脊(去毛)各等分。 主治:大風疾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