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馬湯

人馬湯

REN MA TANG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複方歸經比例

心經 25%
腎經 25%
肺經 25%
膀胱經 25%
心經
腎經
肺經
膀胱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人馬湯,顧名思義,以人尿為主要藥材,因其具有以下特性:

1. 清熱解毒:人尿性寒,具有清熱解毒之效,可治療熱毒熾盛、瘡瘍腫毒等病症。

2. 利水消腫:人尿可利水消腫,對於水腫、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。

然而,人尿作為藥材,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,需慎用且遵循專業醫師的指導,避免引起副作用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
「人馬湯」主治因環境瘴氣、飲食失調或接觸病邪而導致的奇症,如「腹中生蛇」或「生鱉甲之蟲」等古代醫籍所載的怪病。古人認為,此類症狀多因「山嵐水溢之氣」(濕熱瘴毒)、「屍氣病氣」(疫癘之邪)或飲食積滯化生蟲積所致,表現為身形枯瘦如柴、皮膚乾燥如鱗甲,反映體內氣血瘀阻、毒邪內蘊的病機。

組成與邏輯推理

  1. 馬尿

    • 《本草綱目》載馬尿(白馬通)可「殺蟲、破癥積」,古人認為其性烈,能攻逐體內伏邪,尤其針對「蟲蛇之毒」。
    • 推測其可能含生物鹼或酸性成分,通過刺激腸道蠕動或改變體內環境以驅蟲。
  2. 人尿(童便)

    • 童便被視為「滋陰降火、化瘀解毒」之品,常用於熱病或瘀血內結。
    • 此處可能取其「通利下焦」之功,助馬尿引邪外出,並緩和馬尿之燥烈。
  3. 雄黃

    • 解毒殺蟲要藥,傳統用於驅蛇蟲、辟穢濁,針對「腹中生蛇」的意象。
    • 含硫化砷,具毒性,推測古人利用其殺菌、殺寄生蟲作用。
  4. 白芷

    • 辛溫芳香,能「辟穢化濕」,助雄黃散瘴氣,兼緩解皮膚乾燥鱗甲之表症。
  5. 生甘草

    • 調和諸藥毒性(如制雄黃之毒),兼補中益氣,防攻伐太過傷正。

治療原理推測

古人以「以毒攻毒」與「通利排邪」為核心:

  • 殺蟲解毒:雄黃直攻蟲積,馬尿佐助破積,針對「有形之邪」。
  • 通利二便:人尿、馬尿引邪從下竅出,符合中醫「給邪出路」思路。
  • 調和氣血:白芷透表、甘草和中,避免邪去正傷。

此方反映古代對「蟲症」的象徵性理解,結合解毒、通利、調和之法,雖現代科學難以驗證「腹中生蛇」之說,但可能對寄生蟲感染或濕熱毒蘊之症有一定作用。

傳統服藥法


馬尿1碗,人尿半合(童便尤妙)。
用雄黃1兩,白芷5錢,生甘草2兩,各為細末,為丸如梧桐子大。
飯前合本方飲之,即消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同名稱方劑


人馬湯, 出處:《石室秘錄》卷四。 組成:馬尿1碗,人尿半合(童便尤妙)。 主治:人感山嵐水溢之氣,或四時不正之氣,或感屍氣、病氣,腹中生蛇,身上乾涸如柴,似有鱗甲者;又因飲食饑飽之時,過於多食,不能消化,腹內乃生鱉甲之蟲,似鱉而非鱉者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