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露珠飲中加入生薑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溫胃止嘔: 生薑性溫,入脾胃經,具有溫中散寒、止嘔的效果。露珠飲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、寒濕阻滯所致的嘔吐,生薑能溫暖脾胃,驅散寒氣,達到止嘔的作用。
- 調和藥性: 露珠飲中常含有多種寒涼藥材,如石膏、知母等,生薑的溫性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,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強烈,對脾胃造成損害,使藥物更加平和地發揮功效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「露珠飲」主治「五疸黃病」,此為古代對黃疸病的分類總稱,涵蓋「黃疸、穀疸、酒疸、女勞疸、黑疸」等。《金匱要略》載五疸多因濕熱鬱結、脾胃失運,或瘀血內阻,導致身目發黃。此方以土豆(露珠)搗汁服用,推測其性味甘平,可能具清熱利濕、和中解毒之效,尤其針對濕熱型黃疸,通過生津潤燥、調和脾胃以退黃。
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
藥物特性與邏輯推理
- 露珠(土豆):古稱「土芋」或「洋芋」,甘平無毒,生用時汁液富含維生素C、鉀及澱粉酶。《本草綱目》未直接載其治黃疸,但甘平之性可健脾和胃,生津解毒。其搗汁生服,或取其清涼潤澤之性,緩解濕熱鬱蒸之黃疸。
- 搗爛取汁:生汁保留活性成分,可能促進代謝、利尿退黃,類似民間用生馬鈴薯汁治胃熱,間接協助濕熱從二便排出。
治療原理假設
- 清熱生津:黃疸濕熱傷津,土豆汁甘潤生津,緩解燥渴,輔助陰液恢復。
- 利濕和中:澱粉酶或助消化,健脾運濕,改善穀疸(飲食不化所致)。
- 解毒退黃:維生素C與礦物質或輔助肝膽代謝,減輕濕熱毒邪鬱結。
對應五疸機理
- 濕熱偏重者(如酒疸、穀疸):土豆汁利濕不傷正,適合輕症濕熱未深者。
- 津虧伴黃疸:若黃疸兼口燥,甘潤之性可輔助滋陰,但瘀血型(如黑疸)恐力有不逮。
總結
此方為簡便單方,體現「藥食同源」思想,以土豆甘平之性調和脾胃,生汁潤燥利濕,適合輕症濕熱黃疸。然五疸成因複雜,重症需配伍他藥(如茵陳、梔子等)增強療效。其邏輯在於通過飲食調理基礎病機,而非直接攻邪,屬輔助性療法。
傳統服藥法
露珠(即土豆,形如薑)。
搗爛取汁半碗,服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露珠飲, 出處:《魯府禁方》卷二。 組成:露珠(即土豆,形如薑)。 主治:五疸黃病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