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光湯

黑光湯

HEI GUANG TANG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12

寒性指數

12

熱/寒比例

中性 (1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40%
脾經 20%
胃經 20%
肺經 20%
肝經
脾經
胃經
肺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「黑光湯」中包含「千里光」的主要原因有二:

  1. 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: 千里光性寒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其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炎症,如眼部炎症、皮膚病、咽喉腫痛等,對於治療黑光湯所針對的病症有顯著的療效。
  2. 抗菌消炎,促進癒合: 千里光中含有豐富的生物鹼和黃酮類化合物,具有抗菌消炎作用,能夠抑制細菌的生長,促進傷口癒合,對於治療感染性疾病有輔助作用。

因此,黑光湯中加入千里光,能夠有效地發揮其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抗菌消炎的功效,從而達到治療目的。

黑光湯中加入蒼朮,主要是利用其 燥濕健脾 的功效。蒼朮性溫,味苦辛,入脾、胃經,能燥濕化痰,健脾消食。

黑光湯的組成多以清熱解毒、利濕止癢為目的,蒼朮加入其中,可針對脾胃濕濁導致的症狀,如濕疹、皮膚瘙癢、食慾不振等,起到健脾燥濕、消食化痰的作用,使藥效更為全面。同時,蒼朮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【黑光湯】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專治「鵝掌風」,即手掌皮膚乾燥、皸裂、脫屑甚至糜爛的病症,類似現代醫學的「手部濕疹」或「真菌感染」。古代認為此病多因風濕熱邪凝聚於皮膚,或血虛風燥所致。治療上強調祛風除濕、殺蟲止癢,而【黑光湯】以外熏之法,直接作用患處,體現「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」的傳統思維。

二、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

  1. 君藥:千里光

    • 性味苦寒,清熱解毒、殺蟲止癢,為治療皮膚瘡癬要藥。
    • 現代研究其含生物鹼,對真菌、細菌有抑制作用,符合「鵝掌風」可能合併感染之病機。
  2. 臣藥:蒼朮苗

    • 蒼朮本身辛香燥烈,祛風勝濕,其苗亦具類似功效。
    • 外用可助千里光化濕止癢,針對「濕邪浸漬」導致的皮膚滲液、糜爛。
  3. 佐藥:朝東牆頭草

    • 此藥名隱含「朝向陽氣」之意,推測為生長於牆垣、耐旱之草本(如垂盆草或佛甲草),性多甘涼。
    • 可能具清熱解毒或潤燥之效,緩解千里光、蒼朮之燥性,防過度刺激患處。
  4. 配伍與用法原理

    • 麝香引藥透皮:先以麝香擦患處,取其辛香走竄之性,開毛孔、引藥力深入。
    • 蒸氣熏蒸:藥物煮沸後以絹帛包裹熏蒸,利用溫熱之氣促使腠理開泄,藥效直達病所。
    • 協同效應:三藥共奏清熱燥濕、祛風殺蟲之效,針對「風、濕、熱」三者膠結之病機。

三、潛在治療機轉假設
此方可能通過以下途徑起效:

  • 抑菌抗炎:千里光與蒼朮抑制皮膚致病微生物,減輕局部炎症。
  • 改善微循環:熏蒸的熱力促進患處氣血運行,加速代謝與修復。
  • 角質軟化:水蒸氣與藥物成分軟化皸裂厚皮,助後續藥物滲透。

總結
【黑光湯】為典型外治方,以清熱祛濕為主,輔以辛香透散之法,體現古代「簡便驗廉」的用藥智慧。其組方邏輯緊扣「鵝掌風」風濕熱鬱的病因,局部熏蒸亦符合現代「靶向給藥」理念。唯藥材「朝東牆頭草」需進一步考證具體品種,以確認其臨床協同作用。

傳統服藥法


千里光1大把,蒼朮苗1中把,朝東牆頭草1小把。
上藥同水入罐內,絹帛包裹,勿令泄氣,煮百沸。
先用麝香擦患處,後以藥熏之。2-3次即愈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皮膚癬菌病(手)

相同名稱方劑


黑光湯, 出處:《瘍醫大全》卷二十八。 組成:千裏光1大把,蒼朮苗1中把,朝東牆頭草1小把。 主治:鵝掌風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