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資訊
主治功效
傳統服藥法
土槿皮620克,紫荊皮310克,苦參310克,苦楝根皮150克,生地榆150克,千金子50粒,斑蟊100只(布包),蜈蚣30條,樟腦310克。
滅菌止癢。
將前五味藥打碎成粗粒,裝大瓶內,加入75%酒精5升,並將斑蟊(布包)、千金子等加入密封浸泡1~2周,濾去藥滓,再加入樟腦溶化,備用。
用毛筆刷塗於皮損上。
方劑組成解釋
本方由羅漢松根皮、紫荊皮、苦參、苦楝皮、地榆、千金子、蜈蚣、樟腦等中藥組成。羅漢松根皮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;紫荊皮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;苦參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;苦楝皮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;地榆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;千金子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;蜈蚣具有祛風除濕、通絡止痛的功效;樟腦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諸藥合用,共奏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之功,可有效治療銀屑病、體癬、神經性皮炎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性味辛溫,有一定的刺激性,孕婦及兒童慎用。
相關疾病
牛皮癬
皮膚癬菌病(鼠蹊肛門周圍)
相同名稱方劑
皮癬水, 出處:《朱仁康臨床經驗集》。 組成:土槿皮620g,紫荊皮310g,苦參310g,苦楝根皮150g,生地榆150g,千金子50粒,斑蟊100隻(布包),蜈蚣30條,樟腦310g。 主治:滅菌止癢。主治:銀屑病,體癬,神經性皮炎。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