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乳蠣散
RU LI SAN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醫方類聚》卷九十四引《經驗良方》
熱性指數
7
寒性指數
19
熱/寒比例
寒 (0.37)複方歸經比例
肝經 33%
腎經 18%
膽經 18%
脾經 15%
心經 15%
肝經
腎經
膽經
脾經
心經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方劑組成解釋
乳香散中加入乳香,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乳香性溫,味辛,入心、肝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之效。乳香散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病症,乳香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瘀血消散,減輕疼痛,而其消腫止痛作用則可以減輕局部腫脹,改善患者的症狀。
因此,乳香在乳香散中起著重要的作用,可以有效地改善瘀血腫痛等病症。
乳蠣散方劑中包含牡蠣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- 牡蠣性寒,味甘鹹,入肝、腎經,具有平肝潛陽、鎮心安神、軟堅散結之效。乳蠣散多用於治療肝陽上亢、心神不寧、失眠多夢、驚悸不安、瘰癧結核、癭瘤等病症,而牡蠣正好能針對這些症狀發揮作用,起到鎮靜安神、平肝潛陽的作用。
- 牡蠣富含鈣質,具有補鈣作用,能起到健骨強筋、改善骨質疏鬆的作用。乳蠣散中加入牡蠣,不僅能改善肝腎虛損導致的骨質疏鬆,更能加強其補腎壯骨的功效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乳蠣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此方主治「心脾疼,諸藥不效」,意指心窩或上腹部疼痛(可能包含現代所稱胃痛、心絞痛等),且其他藥物治療無效時使用。古醫書中「心脾疼」多因氣滯血瘀、寒凝經脈或痰濁內阻所致,疼痛性質多屬頑固刺痛或脹痛,需活血行氣、軟堅散結之品以通絡止痛。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乳香(半兩,研細)
- 屬活血止痛藥,辛散苦泄,能行氣活血、通經止痛,尤擅治氣滯血瘀之痛症。
- 其脂溶性成分可舒筋活絡,改善局部氣血壅滯,對久痛入絡者有效。
牡蠣(一兩,火煅)
- 煅後質地酥脆,功偏收斂固澀、制酸止痛,兼能軟堅散結。
- 其鹹寒之性可制約乳香溫散之性,避免過燥傷陰;另可潛降浮陽,對兼煩躁不安者有益。
- 現代觀點看,牡蠣含碳酸鈣,可中和胃酸,緩解胃脘灼痛。
配伍特點
- 動靜結合:乳香辛溫走竄以活血,牡蠣沉降收斂以固澀,一散一收,調和氣血而不耗傷正氣。
- 標本兼顧:乳香治標(止痛),牡蠣治本(調節氣機、制酸),針對「諸藥不效」之頑症,從氣血、痰瘀多方切入。
- 劑型考量:散劑直接入胃,快速發揮藥效,配合溫酒或沸湯送服,助藥力溫通血脈。
潛在應用延伸
若「心脾疼」屬寒凝血瘀者,可加生薑汁調服以增溫散之效;若兼痰濕徵象,可配半夏加強化痰。此方簡峻,以通為用,適合實證疼痛,若虛證久病則需配伍補益藥。
傳統服藥法
乳香半兩(研細),牡蠣1兩(火煅)。
上為末,和勻。
每服3錢,溫酒或沸湯調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乳蠣散, 出處:《醫方類聚》卷九十四引《經驗良方》。 組成:乳香半兩(研細),牡蠣1兩(火煅)。 主治:心脾疼,諸藥不效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