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方矮地茶糖漿

復方矮地茶糖漿

FU FANG AI DI CHA TANG JIANG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湖南省中成藥規範》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0

寒性指數

13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8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28%
膀胱經 14%
大腸經 14%
脾經 14%
腎經 14%
胃經 14%
肺經
膀胱經
大腸經
脾經
腎經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復方矮地茶糖漿中包含金櫻子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  1. 固澀止瀉: 金櫻子性溫,味酸澀,入脾、腎經,具有收斂固澀之效。其能收斂腸道,止瀉止痢,適用於脾虛腸滑、久瀉不止、腹瀉便溏等症狀。
  2. 補腎固精: 金櫻子亦可補腎固精,對於腎虛精關不固、遺精滑精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。

因此,金櫻子作為復方矮地茶糖漿的組成成分,能有效改善腸道功能,並起到固腎止瀉的作用,提高藥方的整體療效。

復方矮地茶糖漿中加入沙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滋陰潤肺: 沙參性涼味甘,入肺經,具有滋陰潤肺、養胃生津的功效。矮地茶本身性質偏燥,加入沙參可以平衡其燥性,避免藥性過於偏燥,減少對人體的刺激。
  2. 清熱解毒: 沙參亦具清熱解毒之效,可與矮地茶共同發揮清熱解毒的功效,增強治療效果。此外,沙參能改善因熱毒引起的咳嗽、咽喉腫痛等症狀,與矮地茶的功效相輔相成,共同達到潤肺止咳的效果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復方矮地茶糖漿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此方劑主治「慢性及急性氣管炎」,屬中醫「咳嗽」「痰飲」範疇。古代醫家認為,此類病症多因外邪犯肺、痰濕內蘊,或久病肺脾氣虛所致,表現為咳喘、痰多黏稠、胸悶等。方中諸藥配伍,旨在祛痰止咳、清肺平喘,兼顧潤肺益氣,符合傳統治療痰咳證「化痰為先,調氣為輔」的原則。

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

  1. 矮地茶(紫金牛):性平味辛微苦,入肺肝經,為方中君藥。其化痰止咳力強,兼能清利濕熱,針對痰熱壅肺或痰濕滯肺之咳喘,現代研究證實其含紫金牛酚等成分,具抗菌、抗炎作用。

  2. 鐵包金:性微溫味甘澀,入肺大腸經,能收斂止血、止咳定喘。其與矮地茶協同,一散一收,調節氣機,尤適合久咳傷肺絡或咳痰帶血者,亦能助金櫻子固護肺氣。

  3. 金櫻子:酸澀平,歸腎膀胱大腸經,傳統用於固精縮尿,此處取其「斂肺氣」之功,防止咳嗽耗散肺氣,並能搭配沙參益氣生津,改善慢性氣管炎之氣陰兩虛。

  4. 崗梅(梅葉冬青):苦甘涼,清熱生津、解毒利咽。針對急性氣管炎伴咽喉腫痛或外感餘熱未清者,能清解肺系熱毒,與矮地茶一清一化,共除痰熱。

  5. 沙參:甘微寒,滋陰清肺,益胃生津。此方用沙參而非北沙參,取其潤肺之力稍緩,避免滋膩礙痰,同時緩解久咳傷津或燥痰難咯之弊。

全方配伍思路

  • 化痰止咳為核心:矮地茶、鐵包金直接針對痰咳主症,一祛一止。
  • 標本兼治:崗梅清熱治標,金櫻子、沙參固護肺氣治本,尤其適合慢性病反覆發作者。
  • 辛開酸收並用:矮地茶辛散開肺鬱,金櫻子酸收防氣泄,體現「肺欲收,急食酸以收之」的治法。
  • 糖漿劑型意義:以蔗糖製漿,既可矯味利服,又能甘緩和中,潤澤咽喉,輔助沙參滋潤之效。

此方組合展現「祛痰不留邪、止咳不斂邪、清熱不傷正」的平衡思維,對痰濕或痰熱型氣管炎具較佳適應性。

傳統服藥法


矮地茶100克,鐵包金100克,金櫻子100克,崗梅50克,沙參50克。
祛痰止咳。
將上藥銼碎,煮提兩次,過濾,濾液合併,濃縮至400毫升時,靜置沈澱,取上清液過濾。另取蔗糖88克製成糖漿,加入上清液中,繼續濃縮至160毫升即得。
口服。每次25毫升,日2次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相同名稱方劑


復方矮地茶糖漿, 出處:《湖南省中成藥規範》。 組成:矮地茶100g,鐵包金100g,金櫻子100g,崗梅50g,沙參50g。 主治:祛痰止咳。主治:慢性及急性氣管炎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