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粉飲

葛粉飲

GE FEN YIN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1

寒性指數

15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7)

複方歸經比例

胃經 40%
脾經 20%
大腸經 20%
肺經 20%
胃經
脾經
大腸經
肺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葛粉飲方劑中包含葛粉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1. 葛粉性涼,能解熱除煩:葛粉味甘性涼,具有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葛粉飲常用於暑熱感冒、發熱煩躁、口渴等症狀,其清熱作用可以緩解發熱症狀,而生津止渴功效可以緩解口乾舌燥。

2. 葛粉具有健脾胃的功效:葛粉飲中加入葛粉,除了清熱解暑外,還可起到健脾胃的作用。葛粉性平和,可以幫助脾胃運化,改善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
葛粉飲中加入蜂蜜,主要有兩個原因:

  1. 緩解葛根的寒涼性: 葛根性寒,服用後容易造成胃寒、腹瀉等不適。蜂蜜性平,味甘,具有溫和的補中益氣作用,可以中和葛根的寒涼性,使藥性更加溫和,減少副作用。
  2. 增加藥物的口感: 葛粉飲的主要成分是葛粉,味道較為淡薄。蜂蜜的味道甘甜,可以使藥物更易入口,提升患者服藥的意願,有利於藥物的療效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葛粉飲傳統功效主治分析
此方載於《聖濟總錄》,主治「血痢,日夜數十行」。血痢乃熱毒蘊結腸腑,灼傷血絡所致,症見下痢赤多白少、腹痛裡急。其「日夜數十行」反映病勢急迫,津液耗傷嚴重。葛粉性涼味甘,能清熱生津;白蜜甘緩潤燥,兼可解毒。二者相配,共奏清熱止痢、護陰止血之效,適用於熱毒偏盛、陰津受損之血痢證。
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葛粉為主藥
    葛粉為葛根澱粉,承襲葛根「解熱生津、升陽止瀉」之功。《本草備要》載葛根能「升胃氣、止瀉痢」,其清熱力可解腸道熱毒,生津力能緩瀉痢傷陰。熱毒清則血絡寧,血痢自減。

  2. 白蜜為輔藥
    白蜜甘平,《本草經疏》謂其「和營衛、潤臟腑、通三焦」,既能協同葛粉清熱解毒(如《藥性論》言蜜治「腸澼」),又能潤腸緩急,防止葛粉過涼傷中,並緩解痢疾之裡急後重。

  3. 新汲水調服
    新汲井水性寒清冽,助葛粉清熱之效;空腹服之,使藥力直達腸腑,迅速起效。全方藥簡力專,透過清熱滋陰、涼血和絡,使熱毒得解、血止痢癒。

推論延伸
此方體現「甘涼濡潤」治法,適用於熱痢偏陰傷者。若兼見氣虛下陷或寒濕痢,則非所宜。後世醫家治熱痢亦常參考此思路,如以葛根芩連湯清熱為主,或加阿膠、當歸等護陰血,均可見古今理法之一貫。

傳統服藥法


葛粉1兩,白蜜1兩。
上相和,以新汲水4合調勻。空腹服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同名稱方劑


葛粉飲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六。 組成:葛粉1兩,白蜜1兩。 主治:血痢,日夜數十行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