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粉湯

葛粉湯

GE FEN TANG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0

寒性指數

30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3)

複方歸經比例

胃經 100%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葛粉湯中以葛粉為主要成分,其原因如下:

  1. 葛粉性涼,味甘,具解表清熱之效。葛粉能清熱解表,對於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、頭痛、鼻塞等症狀,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。
  2. 葛粉富含澱粉,能生津止渴,緩解口渴、乾燥等症狀。葛粉中的澱粉,能為人體提供能量,並能促進消化,有助於緩解因病引起的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

總而言之,葛粉湯以葛粉為主要成分,主要利用其清熱解表、生津止渴的功效,對於外感風寒引起的一些症狀,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葛粉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:
此方主治「小兒壯熱,嘔吐不下食」,其病機推測為熱邪熾盛於陽明,或兼挾胃氣上逆。小兒體質稚陰稚陽,熱邪易耗津液,且胃氣未充,熱擾胃腑則嘔吐拒食。葛粉性涼,能清熱生津,緩解壯熱;其質地滑潤,可和胃降逆,助津液下行,故對熱邪所致的嘔吐、食不下有調和之效。

組成與治療原理邏輯推論:

  1. 葛粉(2兩)

    • 葛根所製之粉,性味甘涼,歸脾胃經,古代醫籍載其能「解肌退熱,生津止渴」(《神農本草經》),尤其擅長清陽明之熱。
    • 滑潤之性可潤澤胃腸,緩解熱灼津傷之燥,間接抑制胃氣上逆而止嘔。
    • 其澱粉質可附著胃壁,形成保護,減輕熱邪對胃的直接刺激。
  2. 煎服法特點

    • 「水3合相和,調粉於銅沙羅中」:銅器性涼,助葛粉清熱;沙羅(細濾器)可確保粉質細膩,避免結塊,利於消化吸收。
    • 「沸湯中煮熟」:輕煮保留藥性清涼,避免久煎破壞滑潤之效,契合小兒熱證需快速緩解的特性。

綜合方義
此方簡潔,專攻陽明熱盛。葛粉獨擔清熱、生津、和胃三職,通過「清降」雙向調節:

  • :涼潤折熱,解壯熱無汗之表;
  • :質重下行,平衝逆之胃氣。
    尤其適用於小兒熱病初起,兼見消化功能紊亂者,體現「輕清透邪,護胃存津」的治療思路。

傳統服藥法


葛粉2兩。
上以水3合相和,調粉於銅沙羅中令遍,沸湯中煮熟食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神經性厭食症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嘔吐噁心反胃

相同名稱方劑


葛粉湯, 出處:《醫方類聚》卷二六六引《食醫心鑑》。 組成:葛粉2兩。 主治:小兒壯熱,嘔吐不下食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