鴨子煎

鴨子煎

YA ZI JIAN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25

寒性指數

0

熱/寒比例

極熱 (25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33%
脾經 33%
胃經 33%
肺經
脾經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鴨子煎中加入生薑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溫中散寒,和胃止嘔:生薑性溫,味辛,具有溫中散寒、和胃止嘔的功效。鴨肉性寒,易傷脾胃,加入生薑可溫和脾胃,防止寒涼之氣損傷脾胃,達到溫中散寒的作用。
  2. 去除腥味,增進口感:鴨肉本身帶有腥味,加入生薑可去除腥味,提升整體口感。生薑的辛辣氣味還能與鴨肉的鮮味相互襯託,使湯味更香醇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鴨子煎」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「鴨子煎」主要用於治療婦人妊娠期間(胎前)或產後出現的「赤白痢」。「赤白痢」為中醫病名,指下痢夾雜赤色(血)與白色(黏液)之物,多因濕熱蘊結腸道、氣血失調所致。此方針對婦人特殊生理狀態(胎前產後)下所患之痢疾,兼顧調和氣血、顧護正氣之效。

二、組成與邏輯推理

  1. 生薑汁

    • 劑量差異:年少者用百錢(約37.3克),年老者用二百錢(約74.6克),體現「年老者陽氣虛衰,需倍用溫藥」的中醫思想。
    • 作用:生薑性辛溫,能溫中散寒、止嘔解毒。其汁液濃縮後,辛散之力更強,可通陽化滯,驅散腸道寒濕或濕熱鬱滯。
  2. 鴨子(鴨蛋)

    • 用法:打碎後與薑汁攪勻,取其滋陰潤燥、和緩薑汁辛烈之性。鴨蛋性甘涼,能補虛清熱,與生薑配伍形成「辛涼並用」之勢,既溫通又不助熱,適合胎前產後體虛夾熱或寒熱錯雜之痢。
  3. 蒲黃

    • 劑量與煎法:三錢(約11.2克),於煎煮後期加入,稍煎5-7沸,保留其活血止血之效。
    • 作用:蒲黃性甘平,能化瘀止血、利尿通淋。針對「赤白痢」中血瘀或出血之症,可調和氣血,止痢而不留瘀。

三、治療原理推論

此方以「溫通+滋養+調血」為核心:

  • 生薑汁辛溫走散,化解腸道濕邪壅滯。
  • 鴨蛋甘涼滋潤,防止溫燥傷陰,兼補產後氣血虧虛。
  • 蒲黃活血止血,針對痢疾之氣血失調,尤其適合產後瘀血未盡兼下痢者。
    全方寒溫並調,攻補兼施,契合婦人胎前產後「多虛多瘀」之體質特點,使痢疾得止而不傷正氣。

四、配伍特色

  1. 劑量靈活:生薑隨年齡增減,體現因人制宜。
  2. 煎法考究:蒲黃後下短煎,保留藥性,避免過度煎煮失效。
  3. 標本兼顧:既治痢(標),又調理體質(本),符合婦科病治療原則。

此方為古代對證經驗方,其組方思路展現中醫「異病同治」(不同階段痢疾皆可治)與「調和氣血」的辨治智慧。

傳統服藥法


生薑年少者百錢重,年老者200錢重(取自然汁),鴨子1只(打碎,入薑汁內攪勻)。上用水同煎至8分,入蒲黃3錢重煎5-7沸,溫湯空心服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痢疾大便膿血

相同名稱方劑


鴨子煎, 出處:《續本事》卷六。 組成:生薑年少者100錢重,年老者200錢重(取自然汁),鴨子1隻(打碎,入薑汁內攪勻)。 主治:婦人胎前産後赤白痢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