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乾瀉散中含有神麴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- 助消化,化積滯: 神麴為麥芽經發酵製成,具有消食化積、健脾開胃之功效。乾瀉散主治濕熱內蘊、脾胃不和導致的腹瀉,神麴可以幫助消化積滯,減輕脾胃負擔,促進濕熱排出,達到止瀉的效果。
- 引導藥力下行: 神麴性溫燥,能引導藥力下行,配合其他藥材清熱利濕,更有效地清除腸胃濕熱,達到止瀉的目的。同時,神麴能促進腸胃蠕動,加速糞便排出,有利於緩解腹瀉症狀。
乾瀉散方中包含鱉甲,乃因其具清熱涼血之效。
鱉甲性寒,味鹹,歸入肝、腎經。其入肝可清熱解毒,涼血止血,適用於熱毒血瘀之症;入腎可滋陰降火,清熱利濕,適用於陰虛火旺、熱結膀胱之症。
乾瀉散主治熱毒蘊結,腸胃燥熱,大便乾結等症。鱉甲於方中,可起到清熱涼血、潤腸通便的作用,配合其他藥物,共同達到清熱解毒、通便止痛之效。
乾瀉散中加入莪朮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消積化滯: 莪朮味辛性溫,入肝脾經,具有消積化滯、行氣止痛的功效。乾瀉散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內蘊、脾胃不和引起的腹痛泄瀉,而莪朮能幫助消食導滯,改善脾胃運化,從而緩解腹痛和腹瀉。
- 活血化瘀: 莪朮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微循環,有助於消除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
總之,乾瀉散中加入莪朮,是為了增強其消積化滯、行氣止痛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使藥效更加全面,更好地治療濕熱內蘊、脾胃不和引起的腹痛泄瀉。
乾瀉散中加入橘皮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理氣行氣,燥濕化痰: 橘皮味辛、苦,性溫,入脾、肺經,具有理氣行氣、燥濕化痰之功效。乾瀉散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、脾胃不和所致的泄瀉,橘皮可疏肝理氣,促進脾胃運化,並能燥濕化痰,利濕止瀉。
- 調和藥性: 乾瀉散中其他藥物,如厚朴、枳實等,皆偏於燥烈,橘皮性溫,能緩和藥性,避免燥傷脾胃。
因此,橘皮在乾瀉散中發揮著理氣行氣、燥濕化痰,並調和藥性的重要作用,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,達到治療泄瀉的目的。
在中藥方劑「乾瀉散」中加入蝸牛殼,主要是考慮到蝸牛殼的收斂止瀉、固腸止痢作用。蝸牛殼對於治療久瀉不止、泄瀉等症狀有良好療效,與乾瀉散的其他成分相配伍,可以增強整體的收斂止瀉效果。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「乾瀉散」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方劑,具有治療兒童脾胃功能失調的疾病的功效。
方劑組成及功效:
- 鱉甲:滋陰、清熱瀉火,肝、腎經。
- 莪朮:活血化瘀、理氣行氣,肝經。
- 橘皮:利水滲濕、止嘔、理氣行氣,脾、肺經。
- 神麴:消食化積、健脾胃,脾、胃經。
藥理作用:
- 鱉甲:滋陰養血、清熱解毒、補氣益精。
- 莪朮:化瘀止痛、活血調經、燥濕健脾。
- 橘皮:理氣健脾、化痰止咳、寬中除濕。
- 神麴:消食化積、健脾胃、醒脾開胃。
臨牀應用: 乾瀉散主要用於治療兒童脾胃功能失調的疾病,如腹瀉、腹痛、消化不良等。
用法用量: 乾瀉散通常以煎服的方式服用,每日1-2次,每次3-5克。
注意事項:
- 孕婦、哺乳期婦女及嬰幼兒慎用。
-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、生冷、油膩的食物。
- 服藥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。
總結: 乾瀉散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,具有治療兒童脾胃功能失調的疾病的功效。臨牀上,乾瀉散主要用於治療兒童腹瀉、腹痛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傳統服藥法
黑山稜(去皮)、神曲(炒)、鱉甲(生)、蓬莪朮、陳橘皮、蝸牛殼(自乾死者)各等分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半錢,熱米飲調下,不拘時候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脾虛無濕者慎用。
相同名稱方劑
乾瀉散, 出處: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八引《莊氏家傳》。 組成:黑山棱(去皮)、神曲(炒)、鱉甲(生)、蓬莪朮、陳橘皮、蝸牛殼(自乾死者)各等分。 主治:小兒脾癖。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