砂貝散

砂貝散

SHA BEI S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經驗廣集》卷二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0

寒性指數

15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7)

複方歸經比例

心經 33%
肺經 33%
脾經 16%
腎經 16%
心經
肺經
脾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砂貝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,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咳喘、咳痰等症狀。其組成中包含硃砂,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首先,硃砂(學名:硫酸鋅)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一種具有清熱安神、解毒的藥材,能有效緩解因外感風熱導致的咳嗽症狀。

其次,硃砂的性味辛甘、涼,可以幫助潤肺止咳,對於由於肺熱引起的痰多、咳嗽及喘息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。特別是對於小兒的咳喘問題,使用硃砂可以減少藥物對其體質的刺激。

再者,在砂貝散中,硃砂與其他成分如貝母、桔梗等相互配合,可以增強整體方劑的療效,協同作用達到補肺、止咳的效果。這使得這款方劑在臨牀中得到廣泛應用。

總之,硃砂的添加使砂貝散在治療咳喘疾病上獲得了更好的效果,對於小兒患者來說安全、有效。

砂貝散中加入川貝母,主要原因如下:

  1. 清熱化痰: 川貝母性寒,入肺經,具有清熱潤肺、化痰止咳之功效,能有效緩解因熱痰阻塞所致的咳嗽、喘息等症狀,與砂貝散中其他清熱解毒的藥材相輔相成。
  2. 潤肺止咳: 川貝母還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,可緩解肺燥咳嗽、乾咳無痰等症狀,對於砂貝散治療的呼吸道疾病具有重要作用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【砂貝散】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主治「癇」,即癲癇或類似風痰上擾引起的抽搐、神昏等證。中醫認為癇證多因痰熱內擾、心神失守所致,朱砂重鎮安神,貝母化痰開鬱,組合旨在平息痰熱、鎮驚定癇。古代醫家可能用於痰熱癇證發作後的調理,或輕症發作的緩解。
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朱砂(3錢)

    • 性味歸經:甘微寒,有毒,歸心經。
    • 核心作用:重鎮安神,清心降火。《本草綱目》載其「鎮心清熱,安魂魄」,能直接安定浮越之心神,抑制癇證發作時的亢奮躁動。
  2. 貝母(3錢,推測為浙貝母)

    • 性味歸經:苦寒,歸肺、心經。
    • 核心作用:清熱化痰,開鬱散結。尤擅化解痰熱膠結,切中癇證「痰蒙清竅」的病機。若為川貝母,則兼潤肺之功,但清熱化痰之力稍弱。

三、方劑配伍思路

  • 痰熱並治:朱砂清心火、鎮心神,貝母化痰熱、開氣鬱,兩者協同針對癇證「痰火擾神」的核心病機。
  • 給藥途徑:以酒送服,借助酒性上行,引藥力速達心腦,增強開竅醒神之效,符合古代治療急症的用藥思維。

四、潛在應用延伸
此方簡潔,若結合證候加減:

  • 痰盛可加膽南星、半夏;
  • 虛風內動可配伍白芍、鉤藤;
  • 但需注意朱砂毒性,長期使用需謹慎。

此方體現了古代「重鎮化痰」治癇的思維,現代臨床應在辨證基礎上調整配伍。

傳統服藥法


朱砂3錢,貝母3錢。
酒服,日2次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癲癇突然暈倒不省人事

相同名稱方劑


砂貝散, 出處:《經驗廣集》卷二。 組成:朱砂3錢,貝母3錢。 主治:癇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