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三光膏
SAN GUANG GAO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東醫寶鑑·外形篇》卷一引《醫鑑》
熱性指數
11
寒性指數
11
熱/寒比例
中性 (1.00)複方歸經比例
心經 22%
肺經 22%
胃經 22%
脾經 11%
腎經 11%
肝經 11%
心經
肺經
胃經
脾經
腎經
肝經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方劑組成解釋
三光膏中加入硃砂,主要有以下原因:
- 清熱解毒: 硃砂性寒,具有清熱解毒之效,可治療熱毒引起的各種皮膚病,如濕疹、瘡瘍等。
- 鎮靜安神: 硃砂能鎮心安神,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煩躁不安、失眠等症狀。
然而,硃砂含有汞元素,具有一定的毒性,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,不可自行服用或外用。
中藥方劑[三光膏]的組成中,包含[雄黃],因為雄黃具有強效的解毒消腫作用。雄黃能夠清除體內的毒素,改善由毒素引起的紅腫、瘡瘍等問題。其解毒功能顯著,有助於緩解由熱毒引起的健康問題。然而,雄黃具有一定的毒性,使用時需謹慎,以避免引發副作用。使用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劑量,以達到最佳療效。
三光膏中添加硼砂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- 消炎殺菌: 硼砂具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,能抑制細菌生長,對於外傷感染、化膿、濕疹等症狀有緩解作用。
- 收斂止癢: 硼砂能有效收斂皮膚組織,減少分泌物,並抑制瘙癢感。對於濕疹、皮炎等伴隨瘙癢的皮膚病,硼砂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止癢效果。
然而,硼砂為有毒物質,長期或大量使用可能造成中毒,因此三光膏使用時需謹慎,並遵醫囑使用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三光膏方劑分析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三光膏主治「犯土傷眼」,此為中醫古籍中所述因觸犯土木穢氣或瘴氣,導致眼部紅腫、疼痛、畏光流淚等症狀。古代認為土木之氣穢濁,易傷肝竅(目為肝之竅),此方以外用薰蒸法驅邪解毒,針對外邪鬱熱蘊結眼絡之證。
二、組成與邏輯推理
藥物組成分析
- 朱砂(辰砂):性微寒,味甘,有毒,入心經。傳統用於清心鎮驚、安神解毒,外用能殺蟲防腐、清熱消腫。其色赤入血,可散眼部血分熱毒。
- 雄黃:性溫,味辛,有毒,入肝、胃經。具燥濕祛痰、殺蟲解毒之效,外用專攻瘡瘍疥癬、疔毒腫痛。其辛溫走竄之性,可破穢濁之氣,化解土木瘴毒。
- 硼砂:性涼,味甘鹹,入肺、胃經。清熱消痰、解毒防腐,為眼科外用要藥(如《本草綱目》載其治「喉痹牙疳,目翳目赤」),能緩解目赤腫痛。
配伍邏輯
- 解毒協同:三藥皆具毒性,合用時以毒攻毒,強化殺蟲辟穢、清熱消腫之效。朱砂清血熱,雄黃破穢毒,硼砂涼潤緩和,共成峻烈卻有制之方。
- 外用特性:以乳汁調塗(乳汁甘潤,能緩和藥性並滋養眼目),再經艾葉煙薰(艾葉溫通散寒,薰法可透達藥力),使藥性由表入裏,引毒性外散,轉為黃色後減其峻烈。
- 治療原理:透過薰蒸與點眼,直接作用於眼部患處,解土木穢氣之毒,清局部鬱熱,疏通氣血,從而緩解目赤腫痛、羞明流淚等「犯土」症狀。
三、總結
此方以毒藥外用為特色,強調「毒邪外散」的治療思路,符合古代對穢毒傷目的病理認識。其組成側重解毒、燥濕、清熱,並藉薰法轉化藥性,體現中醫「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」的運用智慧。
傳統服藥法
朱砂、雄黃、硼砂各等分。
上為細末。
乳汁調塗,盛碗內,覆地上,以艾葉燒煙薰之,至黃色為度,帶碗收貯。用時以香油少許調勻,點眼角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-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,孕婦、小孩、體弱者慎用。
-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,以免引起副作用。
- 使用本方期間,應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膩、刺激性食物。
相同名稱方劑
三光膏, 出處:《東醫寶鑑·外形篇》卷一引《醫鑑》。 組成:朱砂、雄黃、硼砂各等分。 主治:犯土傷眼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