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萱麥湯中加入瓜蔞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解毒,利濕消腫: 瓜蔞性寒,味甘,入肺、脾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濕消腫的功效。萱麥湯以麥冬、百合滋陰養心,但若心火熾盛,易導致痰熱內蘊。瓜蔞可清熱解毒,利濕化痰,避免滋陰過度而滋生痰濕。
- 舒肝解鬱,和胃消食: 瓜蔞可舒肝解鬱,和胃消食。萱麥湯主治心神不安,失眠多夢,心煩易怒等症,這些症狀可能與肝鬱脾虛有關。瓜蔞的加入,可疏肝解鬱,和胃消食,改善肝脾功能,更有效地達到養心安神之效。
萱麥湯方劑中包含連翹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- 清熱解毒:連翹性寒,味苦,入肺、心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的功效。萱麥湯主治心神不安,失眠多夢,心悸怔忡等症狀,而這些症狀往往與心火亢盛、痰熱內擾有關。連翹的清熱解毒之性可以有效抑制心火,化解痰熱,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。
- 疏散風熱:連翹亦可疏散風熱,對於因風熱上擾而引起的失眠、頭暈目眩等症狀也有不錯的療效。萱麥湯中常配合其他疏風散熱藥物,如菊花、薄荷等,與連翹共同發揮清熱解毒、疏散風熱的功效,使藥效更為顯著。
萱麥湯中加入金銀花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解毒: 金銀花性寒,味甘,具有清熱解毒、疏散風熱之效。萱麥湯主要針對心神不寧、失眠多夢等症狀,而金銀花可清熱瀉火,解除心火亢盛所致的煩躁不安,幫助安神定志。
- 緩解炎症: 金銀花亦具抗菌消炎功效,可抑制細菌生長,緩解心神不寧所伴隨的炎症反應。萱麥湯中加入金銀花,有助於消除潛在的炎症,提升整體療效,達到更好的安神效果。
萱麥湯中加入鈎藤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- 平肝熄風: 鈎藤味甘微苦,性平,入肝經,具有平肝熄風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萱麥湯主要用於治療心神不寧,失眠多夢,心悸不安等症,鈎藤可以平息肝陽上亢,鎮靜安神,改善患者的睡眠品質。
- 疏肝解鬱: 鈎藤還具備疏肝解鬱的功效。心神不寧、失眠多夢等症狀,往往與肝氣鬱結有關。鈎藤可以疏肝解鬱,調暢氣機,進一步緩解心神不寧,促進睡眠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「萱麥湯」分析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「萱麥湯」主治「乳妬」,即乳癰(乳腺炎)之症,可分為「內吹」與「外吹」兩類:
- 內吹:多指孕期乳汁鬱阻,乳房腫痛。
- 外吹:多指產後哺乳不暢,結為熱毒腫塊。
其典型症狀為乳房結塊腫痛、脈象滑實(主痰熱或實證)、伴隨寒熱往來(發熱惡寒交替),顯示病機為 氣滯熱毒壅結,兼有肝胃鬱熱或外感風熱之象。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本方以 清熱解毒、疏肝散結、通乳消腫 為主軸,藥物配伍邏輯如下:
萱草根(黃花菜根)
- 性涼味甘,能 利水消腫、清熱涼血。
- 針對乳癰熱毒,疏通乳絡滯氣,減輕局部充血腫痛。
栝樓殼(瓜蔞殼)
- 清熱化痰、寬胸散結,助 宣通乳絡,緩解乳房脹滿。
- 與萱草根協同,強化散結效果。
麥芽(生麥芽為佳)
- 行氣消食、和胃疏肝,兼有 回乳 或 通乳 雙向調節作用。
- 調節肝胃氣滯,防止乳汁鬱積化熱。
連翹、銀花
- 二者為清熱解毒要藥,擅長 散結消癰,直擊乳癰熱毒。
- 連翹「瘡家聖藥」可消腫排膿;銀花透熱外達,防熱毒內陷。
草節(甘草節)
- 專治癰疽腫毒,能 清熱解毒、緩急止痛,尤擅長肢節及體表腫痛。
鈎藤
- 平肝熄風、清熱透邪,針對乳癰伴隨的 肝鬱化火 或 寒熱往來 之症。
- 間接疏解氣機,助熱毒外散。
三、整體治療機轉
- 清解熱毒:連翹、銀花、草節直折火勢,防熱毒腐肉成膿。
- 疏肝通乳:麥芽、鈎藤調暢肝氣,栝樓殼寬胸,助乳汁流通。
- 散結消腫:萱草根、栝樓殼軟堅,草節活血止痛,共消局部瘀阻。
- 調和寒熱:鈎藤、連翹透邪,緩解寒熱交作,標本兼顧。
適用證候特點:乳房腫痛偏實熱證,脈滑實、舌紅苔黃,伴隨發熱或情緒鬱結者。此方兼顧氣血、肝胃,展現中醫「清中寓通」的辨證思路。
傳統服藥法
萱草根、栝樓殼、麥牙、連翹、銀花、草節、鈎藤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性寒,體虛者慎用。
相同名稱方劑
萱麥湯, 出處:《醫級》卷九。 組成:萱草根、栝樓殼、麥牙、連翹、銀花、草節、鉤藤。 主治:乳妬。內吹外吹,結而腫痛,其脈滑實,必作寒熱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