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骨草散

接骨草散

JIE GU CAO S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21

寒性指數

5

熱/寒比例

(4.2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腎經 26%
胃經 21%
脾經 15%
肺經 15%
肝經 15%
膀胱經 5%
腎經
胃經
脾經
肺經
肝經
膀胱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接骨草散中加入葛根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:葛根具備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之效,可改善骨折處的瘀血腫脹,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癒合。
  2. 舒筋通絡,止痛定驚:葛根可舒筋通絡,緩解骨折導致的疼痛及肌肉痙攣,亦有止痛定驚的功效,有助於減輕患者的痛苦,穩定病情。

綜合而言,葛根在接骨草散中起到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、舒筋通絡的作用,有助於促進骨折的癒合,減輕患者的痛苦。

接骨草散中加入石斛,主要基於以下原因:

  1. 滋陰清熱,補益脾胃: 石斛性微寒,味甘,入胃、腎經,具有滋陰清熱、生津止渴、補益脾胃之效。接骨草散中加入石斛,可平衡藥性,避免接骨草散溫燥傷陰,同時增強其補益脾胃的功效,有利於傷患體力的恢復。
  2. 促進骨骼生長: 石斛富含多種營養成分,例如多糖、生物鹼等,這些成分可以促進骨細胞生長,加速骨骼癒合。因此,石斛的加入可增強接骨草散的接骨功效,有助於傷患的康復。

接骨草散中加入巴戟天,主要基於以下原因:

  1. 補腎壯骨: 巴戟天性溫,味甘辛,入腎經,具有補腎壯骨、強筋健骨的功效。接骨草散主治跌打損傷、骨折、筋骨疼痛,而巴戟天可增強骨骼強度,促進骨折癒合,減輕疼痛。
  2. 活血化瘀: 巴戟天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,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瘀血,有助於消腫止痛,加速傷口癒合。

因此,巴戟天加入接骨草散中,可以起到補腎壯骨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增強其治療跌打損傷、骨折等疾病的效果。

接骨草散中加入丁香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活血止痛:丁香性溫,味辛,入脾、胃經,具有溫中散寒、行氣止痛的功效。接骨草散以接骨草為主,擅長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,而丁香的溫散之性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減輕疼痛,並輔助接骨草散的藥效。
  2. 溫陽助陽:接骨草散常用於骨折、跌打損傷,而丁香溫陽助陽的功效可以促進氣血運行,提高機體抵抗力,有利於骨折癒合和傷口修復。

接骨草散中加入續斷,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、接骨續筋的功效,與方劑治療跌打損傷、骨折等症的目標相契合。

續斷性味甘苦,歸肝、腎經,能促進血液循環,消散瘀血,並能強健筋骨,促進骨折癒合。其與接骨草散中其他藥物如接骨草、乳香、沒藥等,共同發揮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、接骨續筋之效,加速傷口癒合,促進患者康復。

接骨草散中加入阿魏,主要原因有二:

一、 消腫止痛: 阿魏性溫,味辛、苦,入肝、脾經,具有消腫止痛、活血化瘀之效。其辛散之性可通經活絡,促進血液循環,緩解因骨折或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和腫脹。

二、 促進癒合: 阿魏氣味濃烈,具有活血化瘀、生肌止痛的功效。其獨特的藥性可以促進傷口癒合,加速骨折復原,並預防感染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[接骨草散]之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此方主治「從高墜損,骨折筋傷」,即因高處墜落或外力撞擊導致的骨骼斷裂、筋絡損傷。古代醫家認為,此類外傷不僅造成局部氣血瘀滯,亦可能傷及肝腎(肝主筋、腎主骨),故需活血續筋、接骨止痛,兼顧補益肝腎以助修復。
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本方以「接骨草」為君藥,其名直指「接骨」之功, likely 具有活血散瘀、促進骨痂生長之效(現代考證可能為「續斷」或忍冬科接骨木屬植物)。配伍諸藥圍繞「續筋接骨、行氣活血、補益肝腎」三大方向:

  1. 活血續傷

    • 紫葛根:性味辛甘平,古代用於「散血消腫」,助君藥化瘀通絡。
    • 阿魏(麵裹煨):辛溫走竄,能「破積散血」,可消散深層瘀血,緩解腫痛。
    • 丁香:辛溫芳香,行氣止痛,間接助血行,改善局部氣滯血瘀。
  2. 強筋壯骨

    • 續斷:苦辛微溫,為傷科要藥,既「續筋骨」又「通血脈」,兼補肝腎。
    • 巴戟天:甘辛微溫,補腎陽、強筋骨,助損傷修復,尤適腎虛骨弱之體。
    • 石斛:甘微寒,養陰益胃生津,柔潤筋脈,防辛溫藥過燥,兼治傷後陰耗。
  3. 輔助調節

    • 溫酒送服:酒性辛熱,可引藥直達病所,增強活血通絡之效。

三、配伍特點

全方以「通補兼施」為則:

  • 攻邪:接骨草、紫葛根、阿魏等側重活血散瘀,針對外傷急性期之瘀阻。
  • 扶正:續斷、巴戟天、石斛補肝腎、養筋脈,標本兼顧,促進組織再生。
  • 動靜結合:丁香行氣、石斛養陰,既防溫燥太過,又調暢氣機。

此方反映古代傷科「瘀去新生、筋骨並重」之治療思想,適合跌打損傷初期瘀腫疼痛,兼見肝腎不足者。

傳統服藥法


接骨草2兩,紫葛根1兩(銼),石斛1兩(去根、銼),巴戟1兩,丁香1兩,續斷1兩,阿魏1兩(面裹煨,面熟為度)。
上為粗散。
不拘時候,以溫酒調下2錢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接骨草散, 出處:《聖惠》卷六十七。 組成:接骨草2兩,紫葛根1兩(銼),石斛1兩(去根、銼),巴戟1兩,丁香1兩,續斷1兩,阿魏1兩(面裹煨,面熟爲度)。 主治:從高墜損,骨折筋傷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