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中藥方劑「結乳膏」中的「香油」具有潤膚保濕、舒緩疼痛的作用。香油含有多種脂肪酸和天然成分,能夠有效潤滑皮膚,緩解皮膚乾燥和不適。在「結乳膏」中,香油的加入可以幫助改善皮膚的潤滑度,減少由乾燥引起的癢感和疼痛。其潤膚舒緩的效果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,使其對於皮膚問題的改善更為顯著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結乳膏傳統功效主治分析
此方主治婦女乳房相關疾病,包括:
- 乳岩:古代對乳房惡性腫瘤的稱呼,多因氣滯血瘀、痰毒凝結所致。
- 乳腫乳痛:乳房腫脹疼痛,常見於氣血不通或外感風熱。
- 吹乳乳疼:產後哺乳不暢,乳汁積滯引發的疼痛,或兼有外邪侵入。
- 乳房堅硬有核:乳腺結塊,多與肝鬱氣滯、痰瘀互結有關。
- 瘰疬結核:頸部或乳房周圍淋巴結腫大,屬痰火鬱結之證。
總結來看,此方針對「瘀、痰、毒」三大病機,以活血散結、消腫止痛為主,適用於局部腫痛、結塊初起未潰者。
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
基礎膏劑(載體)
- 香油(麻油):性涼潤,能潤燥解毒,作為熬膏的基質,可滋潤皮膚、緩解外敷藥的刺激性。
- 章丹(黃丹/鉛丹):辛微寒,具拔毒生肌、收斂瘡瘍之效,與香油合用可形成傳統黑膏藥,黏附力強,助藥性滲透。
藥物配伍(活血散結為主)
- 韭菜汁:辛溫,行氣活血散瘀,助消散局部腫脹。
- 銅綠面:酸澀有小毒,能腐蝕瘡膿、殺蟲斂瘡,針對頑固結核。
- 血竭面、乳香面、沒藥面:
- 三者均為樹脂類藥材,擅長活血化瘀、止痛生肌。
- 血竭偏散瘀定痛,乳香行氣活血,沒藥散血消腫,協同強化通絡效果。
- 白砒面(砒霜):大熱大毒,古代用微量以「以毒攻毒」,蝕瘡祛腐,針對頑固結塊或惡瘡。
- 麝香:辛香走竄,穿透力極強,能開竅通絡、散結止痛,助藥力深入病所。
整體邏輯
- 攻邪為主:結合活血(血竭、乳沒)、行氣(韭菜汁)、攻毒(白砒、銅綠)、開竅(麝香),集中作用於局部,破散結滯。
- 禁忌「已破勿貼」:因含砒、銅綠等刺激性成分,恐傷潰瘍創面,且鉛丹性收斂,不利排膿。
此方體現古代外科「峻藥外用」思路,透過膏藥形式緩釋藥力,直接作用於患處,避免內服毒性風險。
傳統服藥法
香油15斤,章丹90兩。
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。
以上香油煉至滴水成珠,入章丹攪勻成膏,每膏藥油2斤兌韭菜汁、銅綠面、血竭面、乳香面、沒藥面各5錢,白砒面3錢,麝香6分,攪勻,每張淨油1錢重。
貼患處。
已破勿貼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關疾病
乳房腺體瘤乳房纖維硬化
相同名稱方劑
結乳膏, 出處: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。 組成:香油15斤,章丹90兩。 主治: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。主治:婦女乳岩,乳腫乳痛,吹乳乳疼,乳房堅硬有核,初起紅腫,疼痛難忍,瘰癧結核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