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油蜜煎方劑中加入香油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- 潤滑通便:香油性滑,具有潤腸通便之效,可緩解便祕、腹脹等症狀。尤其對於一些燥熱引起的便祕,香油能滋潤腸道,促進排便,起到潤滑通便的作用。
- 增進藥效:香油能促進藥物吸收,提高藥效。香油具有良好的滲透性,能將藥物成分帶入體內,加速藥物的吸收和利用,提升治療效果。
總體而言,香油在油蜜煎方劑中起到潤滑通便、增進藥效的作用,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油蜜煎方劑中加入蜂蜜,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:
一、潤燥生津:蜂蜜性平味甘,入肺、脾、大腸經,具有潤燥生津、止咳化痰的功效。油蜜煎多用於治療燥咳、便祕等症,蜂蜜的加入可潤澤腸道,促進排泄,並緩解咽喉乾燥,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。
二、調和藥性:蜂蜜本身具有較好的協調作用,可以緩和藥物的苦寒或辛辣之性,使藥性更為平和,不易傷胃,提高藥物療效。同時,蜂蜜的粘稠性也能幫助藥物更好地附著於黏膜,延長藥效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油蜜煎方劑分析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記載主治「難産」,意指婦女分娩時產程不順、胎兒遲遲不下。古代醫家取其「滑潤下行」之效,幫助產道潤滑,促進胎兒娩出,屬「滑胎」之劑(此處「滑胎」指順產助滑,非現代墮胎之意)。
組成與治療原理
清油(半兩)
- 古代所用「清油」多為芝麻油或菜籽油,性味甘平,質地滑膩。
- 傳統認為油脂能潤燥滑竅,滲透力強,可潤澤臟腑、通利腸道。用於難產時,旨在潤滑產道,減低胞宮與胎兒間的摩擦滯澀,助其下行。
好蜜(一兩)
- 蜂蜜甘緩滋潤,能補中益氣、緩急止痛。
- 與油脂相配,增強潤滑之效,同時蜂蜜的黏滯性可延緩藥物吸收,使油分持續作用於產道;其輕微的補益作用亦能護持產婦氣力。
同煎數十沸
- 油蜜共煎後,兩者融合成均質膏液,質地更趨細滑,易於服後布散。
- 古代可能認為煎煮能調和藥性,去除雜質,使藥效專注於滑利之性。
邏輯推理與機探討
此方核心在「潤滑通降」:
- 物理作用:油蜜的滑潤特性可能直接作用於腸道及產道,間接刺激子宮收縮(類似「潤腸促宮」的反射機制)。
- 氣血津液論:中醫認為「津血同源」,產時津液充足則血行暢通。油蜜滋潤,可助津液化生,間接促進氣血運行,緩解「乾澀瘀滯」所致的難產。
- 甘緩補益:蜂蜜補中,能穩固產婦元氣,避免因氣虛推動無力而延滯產程。
總結
油蜜煎以簡潔配伍針對「產道澀滯」之難產,體現古代「以潤為通」的治法思維。其機理結合物理潤滑與中醫津血理論,雖現代臨床少用,但反映了傳統對天然物質協同作用的深刻觀察。
傳統服藥法
清油半兩,好蜜1兩。同煎數十沸,溫服。滑胎即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油蜜煎, 出處:《濟陰綱目》卷十。 組成:香油1碗,蜂蜜1碗,小便1碗。 主治:難産。
油蜜煎, 出處:《普濟方》卷三四二引《便産須知》。 組成:清油半兩,好蜜1兩。 主治:胎氣因漏血,乾澀難産者。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