熟棗湯

熟棗湯

SHU ZAO TANG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1

寒性指數

1

熱/寒比例

中性 (1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心經 25%
脾經 25%
膽經 25%
肝經 25%
心經
脾經
膽經
肝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熟棗湯中加入酸棗仁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相輔相成,增強寧心安神功效: 熟棗性溫,味甘,有補脾益氣、養血安神之效;酸棗仁性平,味甘酸,主治心神不安、失眠多夢。二者合用,一溫一平,相輔相成,共同發揮寧心安神、改善睡眠的作用。
  2. 藥性互補,減少不良反應: 酸棗仁偏於清心安神,但其性偏寒涼,長期服用可能影響脾胃功能。熟棗性溫,能溫補脾胃,與酸棗仁搭配,既能發揮安神功效,又能避免寒涼之性損傷脾胃,提高藥物的安全性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【熟棗湯】傳統古代功效分析

主治:膽虛不得睡(膽氣虛弱所致失眠)。
核心病機
此方針對「膽虛」導致的睡眠障礙。中醫理論中,「膽主決斷」,膽氣虛則易驚怯、心神不寧,夜臥難眠。《黃帝內經》云:「膽氣虛則恐,不能獨臥。」膽虛亦常伴肝血不足,陰不斂陽,虛熱擾神而致失眠。

單味藥解析——酸棗仁

  • 性味歸經:甘酸平,入肝、膽、心經。
  • 傳統功效:養心安神、斂汗生津,為治療虛煩不眠要藥。《本草綱目》載其「熟用療膽虛不得眠」,炒後增強香燥之性,更擅補膽氣、寧心神。
  • 炮製意義:炒後香熟,強化醒脾溫膽之功,助膽氣升發,兼能酸收浮越之陽。
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1. 膽虛補膽,以酸入膽
酸棗仁味酸,依「五味入五臟」理論,酸味入肝膽,直接補益膽氣之虛。其炒後香氣可醒脾,脾胃健則膽氣自生(土旺生金,金旺生水,水生木,間接助膽)。

2. 竹葉湯為引,清煩助眠
竹葉性甘淡寒,清心除煩、導虛熱下行。膽虛失眠多伴微熱擾神,竹葉既可防酸棗仁溫燥之性,又能協調水火,使心神得安。

3. 簡方單刀直入
此方僅用酸棗仁一味,配伍竹葉調服,體現「膽虛宜溫補,不可雜投」的思路。酸棗仁炒香後獨擅補膽氣、養肝血,標本兼顧(膽氣為本,失眠為標)。

現代科學視角推論

酸棗仁含皂苷、黃酮類成分,具鎮靜、調節神經遞質(如GABA)作用;炒製後成分更易溶出。竹葉的微量清熱成分可能輔助調節自律神經,符合傳統「清膽熱」的經驗。

總結

此方以酸棗仁補膽安神為核心,佐竹葉清引,適用於膽氣虛弱、心膽不交之失眠,體現「補膽即所以安神」的治療邏輯。

傳統服藥法


酸棗仁1兩(炒令香熟)。上為細散。
每服2錢,以竹葉湯調下,不拘時候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同名稱方劑


熟棗湯, 出處:《聖惠》卷三。 組成:酸棗仁1兩(炒令香熟)。 主治:膽虛不得睡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