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髓膏

鳳髓膏

FENG SUI GAO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28

寒性指數

0

熱/寒比例

極熱 (28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大腸經 28%
肺經 28%
肝經 28%
腎經 14%
大腸經
肺經
肝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鳳髓膏中加入松子的原因主要有兩點:

一、 補益精髓: 松子味甘性溫,入肺、腎經,具有補腎益精、潤肺止咳之功效。與方中其他補腎益精之藥材如鹿茸、山藥等相輔相成,共同增強補腎壯陽的效果,改善因腎精虧虛導致的腰膝酸軟、耳鳴遺精等症狀。

二、 滋潤臟腑: 松子富含油脂,具有滋潤臟腑的作用,可緩解因腎精虧虛導致的口燥咽乾、皮膚乾燥等症狀。同時,松子的潤肺止咳作用,也有助於緩解因腎精虧虛導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。

鳳髓膏方中加入胡桃仁,主要基於其滋補肝腎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

胡桃仁性溫味甘,入腎、肺經。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、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,能滋養腎精,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、頭暈耳鳴等症狀。同時,胡桃仁的油脂成分能潤滑腸道,促進排便,對於因腎虛或腸燥引起的便祕有良好療效。

因此,在鳳髓膏中加入胡桃仁,可起到補腎潤腸的作用,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,共同發揮滋補強壯、改善身體狀況的效果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鳳髓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鳳髓膏主要用於肺燥咳嗽,其病機為肺陰不足、津液虧虛,導致乾咳少痰、咽喉乾燥,甚則聲音嘶啞。方中松子仁、胡桃仁均屬甘潤之品,能滋養肺陰;蜂蜜為潤燥常用之劑,三者相合,共奏潤肺止咳、生津潤燥之效。古代醫家認為此方適用於秋燥時節或久咳傷津者,透過滋陰潤肺以緩解燥咳症狀。

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

  1. 松子仁(一兩)

    • 性味甘溫,歸肺、大腸經,具潤肺滑腸之功。《本草綱目》載其「潤五臟,逐風痹」,能潤澤肺絡,緩解因肺燥所致之乾咳。其富含油脂,可滋養黏膜,改善呼吸道乾澀。
  2. 胡桃仁(二兩)

    • 性味甘溫,歸肺、腎經,長於溫肺定喘、潤腸通便。《醫林纂要》指出其「補腎潤肺」,既能助肺氣之宣降,又能透過補腎(腎主納氣)間接益肺。與松子仁協同,增強潤燥之力。
  3. 蜂蜜(半兩)

    • 甘平入肺,為潤燥要藥,《本草備要》稱其「和營衛,潤臟腑,通三焦,調脾胃」,能黏合藥材成膏,更助二仁之潤性,且蜂蜜具輕微抗菌作用,或可緩解喉嚨不適。

配伍思維與方義

此方以「潤」為核心,松子仁、胡桃仁均為富含油脂的種仁類藥材,符合中醫「以潤制燥」的治法。蜂蜜不僅為賦形劑,更強化潤肺之效。三藥組合簡潔,直指肺燥病機:

  • 滋陰潤肺:油脂類藥材直接補充肺陰,改善乾咳。
  • 潤腸通肺:肺與大腸相表裡,胡桃仁兼通腸道,腑氣通則肺氣降,咳嗽自止。
  • 甘緩止咳:蜂蜜甘緩,能減輕喉嚨刺激,抑制咳嗽反射。

可能擴展功效

除主治病症外,依其組成特性,或可推論:

  • 適用於老年或體虛腸燥者,因二仁配伍蜂蜜能潤腸通便。
  • 作為秋冬季節保養藥膳,預防燥邪傷肺。
  • 對於聲音嘶啞(肺陰虛型)或久咳耗氣者,有一定輔助作用。

此方體現中醫「藥食同源」思維,食材化用為藥,平和無峻烈之性,適合輕症調理。

傳統服藥法


松子仁1兩,胡桃仁2兩。
潤肺。
上研膏,和熟蜜半兩收之。
每服2錢,食後沸湯點服。
本方原名風髓湯,與劑型不符,據《衛生鴻寶》改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咳血肺氣腫咳嗽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嗜眠症(嗜睡症)

相同名稱方劑


鳳髓膏, 出處:《外台》引蘇遊方(見《本草綱目》卷二十一)。 組成:松子仁1兩,胡桃仁2兩。 主治:潤肺。主治:肺燥咳嗽。

鳳髓膏, 出處:《證治匯補》卷二引《醫鑑》。 組成:人參4兩,山藥4兩,白茯苓(去皮)4兩,胡桃肉4兩,杏仁(去皮尖)4兩,酥油4兩,白沙蜜1斤。 主治:虛損;脾氣虛衰,食少便結,脈澀者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