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青丸

HAI QING W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9

寒性指數

8

熱/寒比例

(2.38)

複方歸經比例

胃經 30%
肝經 16%
肺經 16%
脾經 13%
心經 7%
膽經 7%
大腸經 7%
胃經
肝經
肺經
脾經
心經
膽經
大腸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海青丸中加入青黛,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、涼血消腫之功效。

青黛性寒,味苦,入肝、肺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消腫之效,可用於治療熱毒熾盛、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熱症,如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、瘡瘍腫毒、丹毒、燒傷燙傷等。

海青丸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等症,青黛的清熱解毒、涼血消腫功效能有效緩解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的症狀,並促進瘡瘍的消退。

海青丸方劑中包含黃芩,主要原因如下:

  1. 清熱燥濕: 黃芩性寒,味苦,歸肺、肝、膽經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之效。海青丸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、牙齦腫痛等症狀,而黃芩可清熱燥濕,消除濕熱,緩解咽喉腫痛。
  2. 涼血止血: 黃芩亦有涼血止血之效,對於濕熱蘊結導致的出血症狀,黃芩能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。海青丸中加入黃芩,可加強其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,更有效地治療濕熱所致的咽喉、口腔疾病。

海青丸中加入神麴,主要有兩大原因:

  1. 促進消化,增強藥效: 神麴具有消食健胃、理氣和中的功效,能促進脾胃消化吸收,增加藥物的利用率,使藥效更顯著。
  2. 緩解藥物副作用: 一些中藥材可能會造成消化不良或腹脹等副作用,神麴能幫助緩解這些問題,提高患者的服藥舒適度。

因此,神麴在海青丸方劑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,提升藥效並減少副作用,使藥物更安全有效地發揮療效。

主治功效


海青丸主治功效分析

海青丸為治療痰積洩瀉之方劑,其組成藥物包含青黛、黃芩、神麴、海蛤粉、栝蔞仁、訶子皮、便香附、半夏等。根據多部醫籍記載,如《醫學入門》、《雜病源流犀燭》、《濟陽綱目》、《沈氏尊生書》等,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:

一、清熱解毒,燥濕止瀉:

方中青黛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消斑之效,能清泄因熱毒蘊結而致的腸道炎症,減輕洩瀉症狀。黃芩則能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,既能清瀉腸道濕熱,又能控制炎症反應,協同青黛達到止瀉效果。 此外,訶子皮亦具有收斂止瀉作用,與前兩藥共同作用,有效控制洩瀉。

二、化痰消積,調理腸胃:

海青丸中使用神麴,具有健脾和胃、消食化積之功。痰積洩瀉往往伴隨脾胃功能失調,食積不化,神麴能調理脾胃,促進消化吸收,從根本上解決痰積問題,從而緩解洩瀉。半夏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,能排除肺中痰濁,防止痰濁阻滯腸道,加重洩瀉。

三、理氣和中,緩解腸道症狀:

方中使用海蛤粉和便香附,海蛤粉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,可緩解腸道積滯;便香附則能理氣調中,疏通腸道氣機,使大便通暢,緩解腹脹、腹痛等不適症狀。栝蔞仁潤肺化痰,並能通利腸道,配合其他藥物,共同達到止瀉的目的。

四、整體治療策略:

綜上所述,海青丸並非單純依靠某一種藥物單獨作用,而是通過多種藥物協同作用,從清熱解毒、化痰消積、理氣和中多個角度入手,治療因痰積、濕熱、脾胃虛弱等因素導致的洩瀉。根據李梃《醫學入門》所述,“痰瀉多少火暴速,痰瀉,或瀉不瀉,或多或少,此因痰流肺中,以致大腸不固,……實者,海青丸”,說明海青丸針對的是痰熱壅滯,腸道實證的洩瀉。此類洩瀉症狀往往表現為大便稠黏如膠,腹痛腹脹,舌苔厚膩等。

通過分析古籍記載,可以看出海青丸在治療痰積洩瀉方面,具有多靶點、多層次的治療策略,藥物之間相互配合,共同發揮療效,是治療此類疾病的有效方劑。 其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,針對病因病機,選擇適切藥物,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。

傳統服藥法


海粉1兩,青黛3錢,黃芩2錢,神曲1兩。
留半煮,為丸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-30丸,白湯送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傷陰。

相關疾病


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多痰

相同名稱方劑


海青丸, 出處:《醫學入門》卷七。 組成:海粉1兩,青黛3錢,黃芩2錢,神曲1兩。 主治:痰積泄瀉。

海青丸, 出處: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一。 組成:海蛤粉1兩,青黛1兩,瓜蔞仁1兩,訶子皮1兩,便香附1兩,半夏1兩。 主治:火鬱肺脹,氣急息重者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