辰砂餅

辰砂餅

CHEN SHA BING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痘疹傳心錄》卷十七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6

寒性指數

22

熱/寒比例

(0.27)

複方歸經比例

心經 25%
脾經 25%
肺經 25%
肝經 25%
心經
脾經
肺經
肝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辰砂餅中包含「蝦蟆」一味,其主要原因在於蝦蟆的藥用價值。

傳統中醫認為,蝦蟆性寒、味甘鹹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水消腫、解毒散結等功效。其所含成分,如蟾酥、蟾衣等,被認為能夠有效治療一些熱毒、腫毒、水腫等病症。

因此,辰砂餅中加入蝦蟆,旨在利用其藥性,增強方劑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效果,達到治療目的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辰砂餅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此方劑主要用於小兒驚風,屬古代小兒急症範疇。「驚風」為中醫病名,指小兒突發神昏、四肢抽搐,多因風、熱、痰、驚等內外邪擾動心神所致。傳統功效推測以鎮驚安神、熄風化痰為主,其作用關鍵在於:

  1. 辰砂(硃砂):性寒質重,古代視為鎮心安神要藥,善治驚癇癫狂,透過重鎮之性安定心神,抑止抽搐。
  2. 蛤蟆膽:古人認為其性寒涼,具清熱解毒、豁痰開竅之效,可能用於化解熱痰上擾所致的驚風。

兩者相合,一重鎮、一清化,共奏**「鎮驚熄風,清熱化痰」**之效,符合古代對小兒急驚風「熱盛動風」的辨證邏輯。
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推論

  1. 配伍思維

    • 質輕量微:方中僅用「半分至一分」極小劑量,因小兒臟腑嬌嫩,且硃砂有毒,古人透過微量外用或化服,取其藥效而減其毒性。
    • 薄荷湯送服:薄荷辛涼透散,助宣散風熱、疏解肝鬱,強化熄風透邪之效,亦能矯味利咽,便於小兒服用。
  2. 藥性協同

    • 寒涼並行:蛤蟆膽與辰砂均屬寒性,針對小兒驚風多因「熱極生風」或「痰熱壅盛」的病機,寒以清熱、重以鎮怯。
    • 膽汁為引:膽汁在古代方劑中常作為「引經藥」,認為其能入肝膽經,助平息肝風內動,與辰砂入心經相配,構成「心肝同治」結構。
  3. 劑型設計

    • 餅劑緩釋:將藥物固化成餅,可能意在緩和藥性,便於臨症時依病情輕重調整用量(刮取薄片),亦符合古代「急症緩治」的用藥智慧。

潛在爭議點

  • 蛤蟆膽的具體藥效古籍記載較少,可能與地域用藥經驗相關,或隱含「以膽治膽」(膽主決斷,與驚恐相關)的取象比類思維。
  • 硃砂的毒性在現代醫學中已明確,古代以微量短期用於急症,需結合歷史背景理解其風險效益取捨。

此方體現了古代兒科「簡、便、效」的用藥特色,然其機理與安全性需進一步考證,現代應用須審慎評估。

傳統服藥法


蛤蟆膽不拘多少。
用辰砂和為一塊。
用刀刮下半分或1分,薄荷湯化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麻疹

相同名稱方劑


辰砂餅, 出處:《痘疹傳心錄》卷十七。 組成:蛤蟆膽不拘多少。 主治:小兒驚風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