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目人參丸

明目人參丸

MING MU REN CAN W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6

寒性指數

9

熱/寒比例

偏寒 (0.67)

複方歸經比例

脾經 18%
肝經 18%
腎經 18%
肺經 13%
心經 9%
大腸經 8%
膽經 5%
三焦經 4%
胃經 4%
脾經
肝經
腎經
肺經
心經
大腸經
膽經
三焦經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明目人參丸中加入人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補益元氣,提高視力: 人參性溫,味甘,入脾、肺、心經,具有補氣益血、生津止渴、安神益智的功效。眼為精氣所聚,而人參能補益元氣,滋養精血,從而改善視力,達到明目的效果。
  2. 扶正固本,增強抵抗力: 人參能增強人體免疫力,抵抗外邪入侵。眼部疾病的發生,往往與體質虛弱、抵抗力下降有關。人參的補益作用,可提升人體抵抗力,預防眼部疾病的發生。

明目人參丸中加入決明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清肝明目: 決明子性寒,味甘苦,入肝經,具有清肝明目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可以清熱瀉火,改善肝火上炎導致的目赤腫痛、視力模糊等症狀,與人參補氣益血,相輔相成,達到滋陰補肝、清熱明目的功效。
  2. 降脂通便: 決明子含有豐富的決明子素,能促進腸道蠕動,有助於降低血脂,預防便祕。這對肝腎陰虛,氣血不足,導致視力減退的患者,也有一定的輔助作用。

明目人參丸中加入枳殼,是利用其「疏肝理氣」的功能,達到改善視力模糊、眼部疲勞等症狀。

枳殼味苦酸、性寒,入肝、脾經。其疏肝理氣作用,能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目赤腫痛、視物不清等問題。同時,枳殼還能健脾消食,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,為眼睛提供充足的營養。因此,明目人參丸中加入枳殼,可起到疏肝理氣、健脾消食,進而達到明目的效果。

明目人參丸中加入黃耆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補氣益血,改善眼部循環:黃耆性溫,味甘,具有補氣固表、益氣生津之功效。眼部氣血不足,易導致視力減退,而黃耆能補益氣血,改善眼部微循環,為眼睛提供充足的營養,從而達到明目的功效。
  2. 扶正祛邪,增強體質:黃耆能增強人體免疫力,抵抗外邪入侵。眼睛是人體的重要器官,易受外邪侵襲而導致疾病。黃耆能扶正祛邪,增強抵抗力,降低眼病發生率,輔助明目。

明目人參丸中加入覆盆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滋補肝腎,明目益精: 覆盆子性溫,味甘酸,入肝、腎經,具有滋補肝腎、益精明目的功效。其富含維生素A、花青素等,能改善視力、預防夜盲症,與人參、枸杞等藥材相輔相成,增強方劑補益肝腎、明目的功效。
  2. 固精止瀉,緩解眼部疲勞: 覆盆子有固精止瀉的作用,能改善因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、視力模糊等症狀。同時,覆盆子富含抗氧化物質,能減緩眼部疲勞,預防眼部疾病,進一步提高方劑的功效。

因此,明目人參丸中加入覆盆子,可有效提高方劑的補益肝腎、明目益精的功效,並輔以固精止瀉、緩解眼部疲勞的作用,達到整體改善視力、預防眼疾的目的。

明目人參丸中加入菟絲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補腎益精,滋養肝腎:菟絲子性平味甘,入腎經,具有補腎益精、養肝明目的功效。其能補益肝腎之精氣,使肝腎陰精充足,從而改善因肝腎不足引起的視力模糊、眼乾澀等症狀。
  2. 與人參相輔相成:明目人參丸中以人參為主藥,具有大補元氣、益氣養陰的功效。而菟絲子能補益腎精,與人參相輔相成,共同達到滋補肝腎、益氣明目的效果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明目人參丸之傳統功效主治
本方主治「眼內障,用針後,肝虛眼昏」。古代醫家認為,針刺治療眼內障後,雖去其翳障,然肝血虧虛、腎精不足,導致目失所養,故見視物昏花。此方針對「肝虛」之本,以補益肝腎、益氣明目為核心,助術後調養,恢復視力。

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

  1. 補氣固本

    • 人參大補元氣,振奮脾胃,使氣血生化有源,上承於目。
    • 黃耆補中益氣,升舉清陽,助氣血上達目竅。兩藥相伍,固後天之本,充養肝血。
  2. 養肝明目

    • 決明子清肝益睛,為明目要藥,擅治肝熱或肝虛目昏。
    • 覆盆子補肝腎、固精氣,《本草備要》載其「益腎臟而明目」,適用於肝腎不足之視物模糊。
  3. 補腎填精

    • 菟絲子平補肝腎,益精填髓,其性柔潤,助目得精血濡養。《本草正義》言其「養陰通絡,善補不燥」。
  4. 理氣通絡

    • 枳殼(麸炒)寬中行氣,疏解肝郁,防補藥壅滞,並引藥上行。炒製後性緩,減其破氣之弊。

組方邏輯與協同作用
全方以「補肝腎、益氣血」為主軸:

  • 人參、黃耆補氣,推動精血上注於目;
  • 決明子、覆盆子、菟絲子補肝腎之精,滋養目睛;
  • 枳殼調暢氣機,使補而不滯。
    諸藥合用,標本兼顧,尤其適於針後肝虛、氣血未復之證,透過內養肝腎、外助氣血,改善視功能。

推衍可能之功效延伸
本方補中有行,除內障術後調養外,或可應用於:

  • 年高肝腎虧虛之視力減退;
  • 久視傷血、勞倦致目昏者。然需辨證屬「肝腎不足、氣血兩虛」為宜。

備考
《普濟方》簡稱「人參丸」,可能因「人參」為主藥,且「明目」之效隱含於補益作用中,故省去二字。此名變更反映古人方劑命名之靈活,或依主藥,或依功效。

傳統服藥法


人參1兩半(去蘆頭),決明子1兩半,枳殼1兩(麩炒微黃,去瓤),黃耆2兩(銼),覆盆子2兩,菟絲子2兩(酒浸3日,曬乾,別搗為末)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30丸,空心以溫酒送下。
本方方名,《普濟方》引作「人參丸」 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白內障內障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