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麻散

明麻散

MING MA S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麻症集成》

熱性指數

12

寒性指數

29

熱/寒比例

(0.41)

複方歸經比例

胃經 44%
心經 18%
肝經 18%
脾經 18%
胃經
心經
肝經
脾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明麻散中含有麝香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通竅開竅,止痛定驚: 麝香性溫,氣味辛香,具有開竅醒神、通經活絡、止痛定驚的功效。明麻散主治風寒濕痺、肢體麻木、筋骨疼痛,麝香可以疏通經絡,解除痺痛,並能鎮靜安神,緩解因疼痛引起的驚悸。
  2. 引藥入絡,增效作用: 麝香氣味濃烈,能引導藥物深入經絡,增強藥效。明麻散中其他藥物如川芎、羌活等,也能疏風散寒、活血止痛,麝香的加入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明麻散中包含人中黃,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:

一、 清熱解毒,利濕止癢: 人中黃性寒,味苦,入肝、脾經。其能清熱解毒,利濕止癢,對於因濕熱蘊結而引起的皮膚瘙癢、濕疹、蕁麻疹等症狀有較佳療效。

二、 疏風止癢: 人中黃亦具疏風止癢之效,能治療因風熱邪毒侵犯肌膚而引起的瘙癢、疹子等症狀。

因此,人中黃作為明麻散中重要的藥材,能有效清熱解毒、疏風止癢,共同發揮其治療皮膚病的功效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【明麻散】傳統功效主治分析
此方主治「麻疹毒氣拂鬱于內」,症見麻疹透發不暢、疹色紫暗、毛孔閉塞、皮膚乾燥、身熱不退。此屬麻疹邪毒內蘊,氣血壅滯,導致疹點不得外透,需以宣透開閉、解毒活血為治則。

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明麻(1錢)

    • 推測為「升麻」或「天麻」之別稱。
    • 若為「升麻」,其性升散,可透疹解毒,助麻疹外發。
    • 若為「天麻」,則可能息風定驚,適用於熱盛動風之疹毒內閉。
  2. 甲珠(穿山甲,4分)

    • 性善走竄,能通絡開閉,破除毛孔之鬱滯,促進疹毒外透。
  3. 麝香(4釐)

    • 芳香走竄力強,可開竅醒神、通閉透邪,尤善解深伏之毒,助疹從內透達肌表。
  4. 人中黃(8分)

    • 為甘草加工製成,具清熱解毒之效,針對麻疹熱毒內蘊,調和氣血。
  5. 白附(白附子,4分)

    • 辛溫有毒,能祛風痰、通絡散結,輔助甲珠、麝香開泄腠理,破除皮膚鬱閉。

全方配伍特點

  • 以「透」為核心:結合升散(明麻)、通絡(甲珠)、開竅(麝香)三力,破除毒邪外透之阻礙。
  • 解毒與通絡並行:人中黃清熱解毒,白附祛風痰,共解內鬱之毒,防其深入營血。
  • 酒沖服助藥勢:酒性溫通,可增強方藥走竄透達之效,加速疹毒外散。

推論與應用延伸
此方適用於麻疹逆證(疹毒內閉),因邪盛正未虛,故以峻藥開閉。若體虛者或麻疹初起輕證,未必適合。方中麝香、甲珠等均屬攻逐之品,體現「急開其閉」的治療思路,與一般透疹方(如升麻葛根湯)之輕宣不同,更具針對性。

傳統服藥法


明麻1錢,甲珠4分,麝香4釐,人中黃8分,白附4分。
為細末。
上酒沖服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麻疹蕁麻疹

相同名稱方劑


明麻散, 出處:《麻症集成》。 組成:明麻1錢,甲珠4分,麝香4厘,人中黃8分,白附4分。 主治:麻疹毒氣拂鬱於內,麻子淹延不出,色紫,毛孔盡閉,皮膚乾燥,身熱不出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