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黃乾漆丸

DI HUANG QIAN QI W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2

寒性指數

15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2%
胃經 16%
肺經 16%
腎經 11%
心經 11%
脾經 11%
大腸經 11%
膀胱經 0%
肝經
胃經
肺經
腎經
心經
脾經
大腸經
膀胱經

最後更新日:2024-05-08

方劑組成解釋

地黃乾漆丸方劑中包含生地黃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滋陰潤燥: 生地黃性寒,味甘苦,入心、肝、腎經,具有滋陰養血、清熱涼血、潤燥止渴的功效。方劑中加入生地黃,可以滋陰潤燥,緩解乾漆所致的燥熱傷陰。
  2. 緩解毒性: 乾漆性燥烈,有毒,容易傷陰耗血,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以緩解乾漆的毒性,保護人體的臟腑不受損傷。

因此,地黃乾漆丸中加入生地黃,既可以滋陰潤燥,又可以緩解乾漆的毒性,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地黃乾漆丸中加入鹿角膠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補腎強筋,固本培元:鹿角膠性溫,味甘鹹,入肝、腎經,具有補腎壯筋、益精填髓的功效。與地黃、乾漆等藥材配合,能加強補腎填精之效,改善因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、筋骨無力等症狀,從根本上提升患者體質。
  2. 促進藥物吸收,增強藥效:鹿角膠具有膠黏性,能將其他藥材成分包裹,促進藥物吸收,提高藥效。同時,鹿角膠還能緩解藥物的燥性,使藥性更溫和,避免對脾胃造成刺激。

地黃乾漆丸中加入甘草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調和藥性:地黃性寒,乾漆性溫,甘草性平,加入甘草可以調和藥性,避免寒熱之氣過於偏頗,使藥力更平和,減少對人體的刺激。
  2. 緩解毒性:乾漆性毒,甘草具有解毒作用,能緩解乾漆的毒性,保護脾胃,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。

地黃乾漆丸中加入覆盆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滋腎固精: 覆盆子性溫,味甘酸,入腎經,具有補腎益精、固精縮尿之效。地黃乾漆丸主治腎虛精關不固、滑精遺精等症,覆盆子可輔助地黃滋補腎陰,並固攝精氣,增強治療效果。
  2. 益氣養血: 覆盆子亦有益氣養血之功。地黃乾漆丸中乾漆性寒,可能損傷脾胃,影響氣血生化,覆盆子則可補益脾胃,助氣生血,避免藥物毒性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。

地黃乾漆丸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方劑,常用於滋陰清熱、活血化瘀等目的。其組成中包含了萆薢,這是因為萆薢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,尤其是在治療腎虛引起的各類症狀方面。萆薢能夠有效清除體內濕熱,利尿通淋,並且可以改善由於腎虛所導致的陰虧症狀,如口渴、潮熱和睏倦等。

此外,萆薢的苦寒性質可以協同地黃的滋陰效果,強化地黃乾漆丸的整體療效。萆薢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,有助於降低體內的炎症反應,進一步促進身體健康。整體來看,萆薢在地黃乾漆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,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治療效果,還幫助調和其他藥材之間的關係,使得方劑的功效更加全面。因此,萆薢成為了該方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。

地黃乾漆丸中包含檳榔,主要原因有二:

  1. 瀉下通便:檳榔味苦性溫,入胃、大腸經,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。此方中,地黃滋陰潤燥,乾漆燥濕止瀉,兩者可能導致腸道功能紊亂,便祕。而檳榔可促進腸蠕動,幫助排泄積滯,緩解便祕。
  2. 消積化滯:檳榔亦可消食積、化痰濁。此方中,地黃與乾漆可能導致食積不化,腹脹腹痛。而檳榔能幫助消化,緩解積滯不化之症,改善患者的胃腸道功能。

總而言之,地黃乾漆丸中加入檳榔,主要是為了調節腸道功能,通便消積,協調藥性,使藥效更佳。

地黃乾漆丸方中加入枳殼,主要作用在於:

  1. 消積化滯: 枳殼味苦辛,性寒,入脾、胃經。具有破氣消積、行氣止痛的功效,可助於緩解乾漆引起的胃腸積滯,促進藥物吸收。
  2. 調和藥性: 地黃乾漆丸以補腎滋陰為主,但乾漆性寒,易傷脾胃。枳殼可緩解乾漆的寒涼之性,使藥性更為平和,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大的負擔,更好地發揮補腎滋陰的作用。

主治功效


地黃乾漆丸,又稱地黃乾漆丸,是一種中藥方劑,具有補益氣血、滋陰清熱、止血安神之功效,常用於治療血虛發熱、吐血衄血、崩漏帶下、心悸怔忡、失眠多夢等症。

地黃乾漆丸由生地黃、鹿角膠、甘草、覆盆子、萆薢、檳榔、枳殼等藥物組成,生地黃具有滋陰清熱、涼血止血的功效,鹿角膠具有補氣益血、壯筋健骨的功效,覆盆子具有益氣補血、固澀止瀉的功效,枳殼具有理氣止痛、消食化積的功效,甘草具有補益氣血、健脾益氣的功效,萆薢具有祛風除濕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檳榔具有行氣止痛、殺蟲止癢的功效。

生地黃,性甘寒,歸心、肝、腎經,具有清熱涼血、滋陰補血的功效,生地黃入藥多用於治療血熱吐血、衄血、崩漏等症。

鹿角膠,性溫味甘,歸肝、腎經,具有補腎益精、強筋壯骨、收澀止血的功效,鹿角膠入藥多用於治療腎虛腰痛、筋骨痠痛、崩漏帶下等症。

甘草,性甘平,歸脾、肺、心經,具有補益氣血、健脾益氣的功效,甘草入藥多用於治療氣虛乏力、脾胃虛弱、咳嗽痰多等症。

覆盆子,性溫味甘,歸脾、腎經,具有益氣補血、固澀止瀉的功效,覆盆子入藥多用於治療脾虛泄瀉、尿頻尿急、遺精滑精等症。

萆薢,性辛溫,歸肝、腎經,具有祛風除濕、舒筋活血的功效,萆薢入藥多用於治療風濕痺痛、腰膝痠痛、跌打損傷等症。

檳榔,性苦溫,歸脾、胃經,具有行氣止痛、殺蟲止癢的功效,檳榔入藥多用於治療腹痛泄瀉、蟲積腹痛、皮膚瘙癢等症。

枳殼,性苦寒,歸脾、胃經,具有理氣止痛、消食化積的功效,枳殼入藥多用於治療胸腹疼痛、食積不化、呃逆嘔吐等症。

地黃乾漆丸,集七藥之功,具有補益氣血、滋陰清熱、止血安神之功效,常用於治療血虛發熱、吐血衄血、崩漏帶下、心悸怔忡、失眠多夢等症,是一種臨牀應用廣泛的中藥方劑。

傳統服藥法


肥地黃30斤(爛搗取汁,向灶釜中微火煎如餳,即下鹿角膠末),鹿角膠4兩(炙令通起,搗為末,余者炒為珠子,搗令盡),甘草半斤(炙,末),生乾地黃末1斤,乾漆末4面(其漆以微火鐺中熬令煙盡,即著少酒挹之,又以微火煎之,令乾,待冷入之),烏雞子10顆(去黃取白用),覆盆子末4兩,萆薢末4分,檳榔末5兩,枳殼末4兩(去瓤,炒了稱,搗末)。
久服走及奔馬,八十有子息。
上以微火煎,攪勿住手,漸點清酒2鬥令盡,勿令焦,但堪作丸即止,分為十二團,各以蠟紙裹,著瓷瓶中,可一年服之。臘月合和,至二月三月即於烈日中曬之,即不壞。
每服20丸,日2次。
忌蘿蔔、蒜、藕、冬瓜、蓮子、貝母、白藥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  • 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  •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地黃乾漆丸, 出處: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四五引《千金月令》。 組成: 地黃乾漆丸(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四五引《千金月令》。)出處:《醫方類聚》卷一四五引《千金月令》。組成:肥地黃30斤(爛搗取汁,向竈釜中微火煎如餳,即下鹿角膠末),鹿角膠4兩(炙令通起,搗爲末,餘者炒爲珠子,搗令盡),甘草半斤(炙,末),生乾地黃末1斤,乾漆末4面(其漆以微火铛中熬令煙盡,即着少酒挹之,又以微火煎之,令乾,待冷入之),烏雞子10顆(去黃取白用),覆盆子末4兩,萆薢末4分,檳榔末5兩,枳殼末4兩(去瓤,炒了稱,搗末)。主治:久服走及奔馬,八十有子息。 。 主治:久服走及奔馬,八十有子息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