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味麻黃散

JIA WEI MA HUANG S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9

寒性指數

20

熱/寒比例

(0.45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36%
胃經 27%
肝經 9%
膀胱經 9%
脾經 9%
大腸經 9%
肺經
胃經
肝經
膀胱經
脾經
大腸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加味麻黃散中加入升麻,主要考量其疏散風熱、升陽舉陷之效。

升麻性味辛涼,具有疏散風熱、透疹、升陽舉陷之功效。麻黃散本身以發散風寒為主,而升麻的加入,則可提升其疏散風熱的作用,對於風熱表證,如發熱、頭痛、咽痛、咳嗽等症,能起到更好的療效。此外,升麻能升陽舉陷,對於氣虛下陷導致的症狀,如汗出惡風、倦怠乏力、頭昏眼花等,也有輔助療效。因此,加味麻黃散加入升麻,可增強其治療風熱表證的效果,並兼顧氣虛下陷的症狀,提升整體療效。

加味麻黃散中包含麻黃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1. 疏風散寒,宣肺止咳:麻黃性溫,味辛,歸肺經,具有發汗解表、宣肺止咳的功效。對於風寒束表、肺氣不宣導致的咳嗽、鼻塞、發熱等症狀,麻黃能夠有效地驅散寒邪,宣通肺氣,緩解症狀。

2. 配合其他藥物,增強療效:加味麻黃散中其他藥物,如桂枝、杏仁、甘草等,也具有宣肺止咳、溫經散寒的功效。麻黃與這些藥物配伍,能夠相輔相成,共同發揮功效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加味麻黃散為一方經典中藥方劑,其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寒、內有濕熱之症狀。在該方劑的組成中,人中黃作為一味特殊成分被加入,此藥物選用非同小凡。人中黃,即人中黃末,乃是以黃土覆蓋人糞發酵而成,聽來雖令人乍舌,但其藥性卻頗具獨到之處。根據中醫理論,人中黃味苦性寒,能清熱解毒、涼血止痢,尤善於清除熱毒及濕熱之邪。在加味麻黃散中加入人中黃,旨在對抗由風寒外侵引發的表證,同時兼治內生濕熱導致的一系列症狀,如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等。通過人中黃的應用,此方既可發汗解表,又可清熱利濕,實現了表裡同治的目的,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妙。

加味麻黃散中加入牛蒡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
  1. 疏散風熱,宣肺止咳: 牛蒡子味苦辛,性微寒,入肺經,具有疏散風熱、宣肺止咳的功效。與麻黃、桂枝等藥物配合,可加強散寒解表,宣肺止咳的效果,尤其對於風熱犯肺,咳嗽痰多,鼻塞流涕等症狀有較佳療效。
  2. 清熱解毒,利咽消腫: 牛蒡子亦有清熱解毒、利咽消腫的功效,可以緩解因風熱引起的咽喉腫痛、聲音嘶啞等症狀。與其他藥物配合,可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,進一步提高藥效。

加味麻黃散中加入蟬蛻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疏風止癢,宣肺透疹:蟬蛻性涼,入肺經,具有疏風止癢、宣肺透疹的功效。麻黃散主治風寒束表,肺氣不宣,外感風寒所致的鼻塞、流涕、頭痛等症。蟬蛻的加入可加強疏風散寒、宣肺透疹的效果,使藥效更為全面。
  2. 利咽開音,止咳化痰:蟬蛻還有利咽開音,止咳化痰的功效。麻黃散中加入蟬蛻,可有效緩解因風寒引起的咽喉腫痛、聲音嘶啞、咳嗽痰多等症狀,提升療效。

主治功效


加味麻黃散主治功效分析

綜述

加味麻黃散,主要用於治療麻疹、痘疹等出疹性疾病。其核心功效在於發汗解表,透疹外出。從古籍記載來看,該方劑主要針對麻痘發不出,或疹出色暗不明等情況,其目的在於促進疹毒外透,使疹子順利發出,從而達到解毒的目的。

治療原理分析

加味麻黃散的組成為:升麻、麻黃、人中黃、牛蒡子、蟬蛻。

  • 麻黃:辛溫發汗,解表散邪,為君藥。其主要作用是打開腠理,使邪毒隨汗而解。在本方中,其作用是促進疹毒外透。
  • 升麻:辛甘微寒,發表透疹,清熱解毒。與麻黃相配,一溫一涼,既增強發汗透疹之力,又可防過汗傷正。
  • 牛蒡子:辛平,疏散風熱,宣肺透疹,利咽解毒。協助麻黃、升麻透疹,並能清解咽喉部位的熱毒。
  • 蟬蛻:甘寒,疏散風熱,透疹止癢。能夠增強透疹之力,並有助於緩解疹出時的瘙癢不適。
  • 人中黃:甘鹹寒,清熱解毒,化腐生肌。在本方中,主要起到清解疹毒的作用。

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加味麻黃散以麻黃、升麻為主,發汗解表,透疹外出;輔以牛蒡子、蟬蛻疏散風熱,加強透疹之力;人中黃清熱解毒,防止疹毒內陷。諸藥合用,共奏發汗透疹,清熱解毒之功。

古籍內容分析

  • 《專治麻痧初編》:「若發不出再加藥發之,如加味麻黃散,外以芫荽酒糟蒸熱擦之,用薑汁和酒漿搽抹亦驗。自頭至足為齊。若出而頭面愈多者為佳,若遲延日久而不能出,反加腹脹氣喘昏眩悶亂煩躁而死矣。」指出加味麻黃散用於麻疹發不出,並配合外治法,強調疹出頭面為佳,不出則病情危重。
  • 《馮氏錦囊秘錄》:「治麻痘壅熱不出,以此發之。升麻(酒洗),麻黃(酒炒),人中黃,牛蒡子,蟬蛻,水煎服。」明確指出加味麻黃散的組成和用法,適用於麻痘壅熱不出。
  • 《疹科類編》:「一用前藥發散而疹即隨見,則毒盡解矣。若發不出,再用藥發之,如加味麻黃散之類,外以芫荽、酒糟蒸熱擦之,自項下至足為齊。若出現而頭面愈多者為佳,若遲延日久而不能出,則腹脹氣喘,昏眩悶亂煩躁而死矣。」 強調發散透疹的重要性,並再次提及加味麻黃散可配外治法,並說明疹不出之危險性。
  • 《原瘄要論》 和《赤水玄珠》: 兩部著作中均提到加味麻黃散的組成及用法,並再次強調「發不出」的情況下需要加強透發,並指出如果疹子遲遲不能發出,會導致病情加重,出現腹脹、氣喘、昏眩、煩躁甚至死亡的嚴重後果。

總結

加味麻黃散是一首針對麻疹、痘疹等出疹性疾病,特別是針對疹子發不出的情況而設的方劑。其通過發汗解表、透疹外出、清熱解毒的機理,促進疹毒外透,使疹子順利發出,達到解毒的目的。古籍中多次強調其用於「麻痘發不出」的症狀,並指出疹子能否順利發出,是病情預後的關鍵。

傳統服藥法


升麻(酒洗)、麻黃(酒炒)、人中黃、牛蒡子、蟬退各等分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  • 本方宜在麻痘初起時服用,若麻痘已成熟,則不宜使用。
  • 本方有發汗作用,陰虛體質者慎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加味麻黃散, 出處: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八。 組成:升麻(酒洗)、麻黃(酒炒)、人中黃、牛蒡子、蟬退各等分。 主治:麻痘發不出。麻痘形色紫黑,標閉不明,一齣即沒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