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「家傳祕捶紅膏藥」中包含「千金子」,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兩點:
- 活血化瘀: 千金子性溫,味辛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狀,能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瘀血消散,緩解疼痛。
- 溫經散寒: 千金子亦具溫經散寒之效,對於寒濕痹痛、風寒感冒等症狀,能驅散寒氣,溫暖經絡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。
因此,千金子在「家傳祕捶紅膏藥」中起到活血化瘀、溫經散寒的雙重作用,使其更能有效治療跌打損傷、風寒濕痹等疾病。
家傳祕捶紅膏藥中包含蓖麻子,主要因為其獨特的療效和傳統使用價值。蓖麻子含有蓖麻油,具有良好的潤滑性和滲透性,能夠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局部瘀血與腫脹。同時,蓖麻子還被認為具有抗炎和鎮痛的功效,對於肌肉疼痛、關節不適等症狀有著良好的療效。此外,蓖麻子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一種活血化瘀的藥材,其促進氣血流通的特性讓它在各類外用藥方中佔據重要位置。在製作紅膏藥時,蓖麻子的使用不僅能增強藥膏的療效,還能改善皮膚的吸收能力,使藥物成分更有效地作用於患部。此外,蓖麻子還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成分,能夠促進組織修復和恢復健康。因此,蓖麻子的加入使得家傳祕捶紅膏藥在傳統療法中更加有效,為使用者帶來了實際的益處。
家傳祕捶紅膏藥中加入桃仁,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桃仁性味苦甘,入心、肺、大腸經,具有破血行瘀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膏藥外敷,可通過藥物滲透作用,將桃仁的活血化瘀成分帶至患處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消散瘀血,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。此外,桃仁還可潤滑肌膚,促進組織修復,有助於傷口癒合。
「家傳祕捶紅膏藥」中加入杏仁,其作用主要在於疏風散寒、潤肺止咳。
杏仁性味苦甘,入肺經,具有止咳平喘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對於因風寒所致的咳嗽、氣喘等症狀,杏仁能有效疏風散寒,緩解呼吸道炎症,促進痰液排出。同時,杏仁也能潤肺滋陰,改善因燥熱引起的咳嗽、咽乾等症狀。
此外,杏仁還含有豐富的脂肪酸和維生素E,能滋養皮膚,促進血液循環,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消腫止痛。因此,在「家傳祕捶紅膏藥」中加入杏仁,能增強其治療風寒咳嗽、氣喘等症狀的效果,並具有潤肺止咳、滋養皮膚的功效。
家傳祕捶紅膏藥中添加木鱉子,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藥理作用。
木鱉子性溫,味苦,入肝經,具有破血逐瘀、消腫止痛之效。其藥性可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血液供應,有助於消散瘀血、緩解疼痛。同時,木鱉子亦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,可抑制炎症反應,減輕腫脹。
因此,將木鱉子加入膏藥中,可增強膏藥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對於跌打損傷、筋骨疼痛等症狀,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此方名為「家傳秘捶紅膏藥」,主治「陽症癰疽」,意指適用於熱毒壅盛、紅腫熱痛之癰瘡腫毒。陽證癰疽的特徵為局部焮紅、腫脹、疼痛劇烈,或伴有發熱,需以清熱解毒、活血散結、消腫止痛為治療原則。此膏藥外貼患處,透過藥物直接作用於病灶,達到消散癰疽之效。
組成與邏輯推理
攻毒散結類
- 千金子肉(續隨子):辛溫有毒,能逐水消腫、破血散結,古人用於頑固腫毒。
- 蓖麻子肉:辛甘平,有毒,具拔毒消腫、化膿止痛之效,外用可促進癰疽潰破或消散。
- 老木鱉子(馬錢子):苦寒大毒,擅長通絡散結、消腫止痛,為治癰疽惡瘡要藥。
此類藥物多具毒性,外用可強化攻毒之力,直接作用於局部。
活血化瘀類
- 桃仁、杏仁:均能潤燥活血,桃仁偏於破瘀,杏仁兼能散結,助氣血流通。
- 乳香、沒藥:辛香走竄,活血行氣、消腫生肌,為外治癰腫常用藥對。
- 血竭:散瘀定痛,兼能斂瘡生肌,調和消腫與修復。
此組協同破除瘀滯,改善局部氣血壅塞。
清熱拔毒類
- 蟾酥:辛溫有毒,具強效解毒消腫、麻醉止痛之功,為治癰疽疔瘡要藥。
- 藤黃:酸澀有毒,能蝕瘡散毒,古方外用治腫毒未潰者。
- 樟冰(樟腦):辛熱,可散熱止痛、辟穢化濁,促進藥物透皮吸收。
此類藥性峻烈,助清解熱毒、緩解疼痛。
賦形與佐助類
- 松香:為膏藥基質,性溫可生肌止痛,其「老嫩得宜」影響貼敷黏附性。
- 銀朱(硫化汞):辛溫有毒,外用殺蟲燥濕,兼作紅色染色以區別方劑。
治療原理
全方以毒攻毒,結合活血散瘀、清熱消腫之力,透過外敷直接作用於癰疽局部:
- 峻藥攻邪:千金子、蓖麻子、木鱉子等毒性藥物峻烈開破,迅速瓦解熱毒瘀結。
- 協同增效:桃仁、乳香等活血藥助毒素排出;蟾酥、藤黃強化解毒,樟冰引藥透達。
- 動靜結合:松香固定藥性,血竭兼顧生肌,使消散與修復並行。
此方體現中醫外治「結者散之」之法,針對陽證癰疽氣血壅滯、熱毒熾盛之病機,以猛藥直搗病所,速祛其邪。
傳統服藥法
千金子肉1兩,蓖麻子肉4兩,桃仁1兩,杏仁1兩,老木鱉子肉1兩。
消散癰疽。
上共搗爛,入藤黃一錢,蟾酥一錢,乳香末三錢、沒藥三錢,研勻,再捶入松香,看老嫩得宜,再入樟冰一兩,血竭、銀朱為顏色,隔水燉烊。
攤貼患處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家傳秘捶紅膏藥不宜長期使用,以免引起毒副作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家傳秘捶紅膏藥, 出處:《青囊秘傳》。 組成:千金子肉1兩,蓖麻子肉4兩,桃仁1兩,杏仁1兩,老木鱉子肉1兩。 主治:消散癰疽。主治:陽症癰疽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