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cmhealthlogo

基本資訊

出處典籍:《玉案》卷二

熱性指數

10

寒性指數

18

複方歸經比例

腎經 18%
脾經 18%
肝經 18%
肺經 18%
胃經 12%
膽經 6%
大腸經 6%
腎經
脾經
肝經
肺經
胃經
膽經
大腸經

最後更新日:2023-09-10

主治功效

祛暑神秘丹

整體功效: 清熱解暑,醒神開竅

主治: 夏月中暑,卒倒不省人事。

夏天中暑,突然昏倒不省人事。

文獻參考:本草綱目》:「青蒿,味苦寒,主治傷寒、中暑、熱病煩渴,解暑熱,止吐下,逐水氣,利小便,治黃疸。」

本草綱目》:「白梅,味酸、甘,主治中暑、煩渴、吐逆、下痢。」

《本草綱目》:「烏梅,味酸、甘,主治中暑、煩渴、吐逆、下痢。」

《本草綱目》:「生薑,味辛、溫,主治傷寒、中暑、嘔吐泄瀉風寒頭痛痰飲咳嗽。」

《本草綱目》:「生薑皮,味辛、苦,主治傷寒、中暑、嘔吐、泄瀉、風寒頭痛、痰飲、咳嗽。」

傳統服藥法

青蒿(淨末)1斤,白梅4兩,烏梅4兩,生薑4兩,生薑皮1兩,沙糖10兩。
上為末,共搗為丸,如龍眼肉大。
每服1丸,井水調下。

方劑組成解釋

本方由青蒿、白梅、烏梅、生薑、生薑皮組成。青蒿性味苦寒,具有清熱解暑、涼血止血的功效;白梅性味酸、甘,具有清熱解暑、生津止渴的功效;烏梅性味酸、甘,具有生津止渴、收斂固澀的功效;生薑性味辛、溫,具有發汗解表、溫中止嘔的功效;生薑皮性味辛、苦,具有發汗解表、溫中止嘔的功效。諸藥合用,共奏清熱解暑、醒神開竅之功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本方性味寒涼,脾胃虛寒者慎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祛暑神秘丹, 出處:《玉案》卷二。 組成:青蒿(淨末)1斤,白梅4兩,烏梅4兩,生薑4兩,生薑皮1兩,沙糖10兩。 主治:夏月中暑,卒倒不省人事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桂薑飲

相似度 57%

三仙飲

相似度 57%

相關典籍

討論留言


新增討論留言

搜尋

中藥分類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