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瘡蜜藥方

金瘡蜜藥方

JIN CHUANG MI YAO FANG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5

寒性指數

1

熱/寒比例

極熱 (15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脾經 23%
大腸經 15%
肺經 15%
胃經 15%
肝經 15%
心經 7%
腎經 7%
脾經
大腸經
肺經
胃經
肝經
心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金瘡蜜藥方中加入香油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促進傷口癒合:香油具有活血化瘀、生肌止痛的功效,能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癒合。
  2. 保護傷口:香油能形成一層油膜,隔絕空氣和細菌,防止傷口感染,並能減輕傷口疼痛。

總之,香油在金瘡蜜藥方中起到促進傷口癒合、保護傷口的作用,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。

金瘡蜜藥方中包含當歸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活血化瘀,生肌止痛: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、生肌止痛的功效,能促進傷口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癒合,減輕疼痛。對於金瘡,即外傷,當歸能有效改善傷口周圍的血液循環,促進組織修復。
  2. 補血益氣: 當歸還具有補血益氣之效,能增強機體抵抗力,有助於傷口快速癒合。對於因外傷引起的氣血虧虛,當歸能起到補益作用,幫助機體恢復正常功能,加速傷口康復。

總之,當歸在金瘡蜜藥方中起到活血化瘀、生肌止痛、補血益氣的功效,有助於治療外傷,促進傷口癒合。

金瘡蜜藥方中加入蜂蠟,主要原因有二:

1. 促進傷口癒合:蜂蠟具有良好的封閉作用,能形成一層薄膜覆蓋在傷口表面,隔絕外界的污染和刺激,同時保持傷口濕潤,有利於組織修復,促進傷口癒合。

2. 止痛消腫:蜂蠟本身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,可減輕傷口部位的疼痛和腫脹,同時也有助於防止感染,加速傷口癒合。

此外,蜂蠟與其他藥材混合,可形成藥膏,方便塗抹於傷口,並能有效地鎖住藥效,延長藥效持續時間。

金瘡蜜藥方中包含蜜蠟,主要原因有二:

其一,蜜蠟性涼潤,可清熱解毒,並有生肌止痛之效。對於傷口感染、潰瘍、瘡瘍等,蜜蠟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,促進傷口癒合,減輕疼痛。

其二,蜜蠟具有較強的粘性,可緊密貼敷於傷口表面,形成保護膜,隔絕空氣和外界污染,避免傷口感染,並促進組織再生。

因此,蜜蠟在金瘡蜜藥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既能治療傷口,又能保護傷口,促進癒合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《金瘡蜜藥方》傳統功效解析

此方見載於古代外科文獻,主治「一切金瘡潰爛」,即刀劍外傷或潰瘍瘡瘍。其功效核心為「化腐生肌,止痛活血」,旨在清創引流、促進新肉生長,兼緩解疼痛、改善局部氣血淤滯,屬外治法中的膏劑。

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真香油(8兩)

    • 性潤甘平,傳統用為膏劑基底,能潤膚護瘡、隔絕外邪。其質地黏滯可封閉創面,防止感染,同時助他藥滲透。
  2. 肥當歸(1兩)

    • 取其「油潤肥厚」之性,主「活血止痛、生肌潤燥」。當歸所含揮發油及脂溶性成分,經油炸提取後,能改善局部循環,促進傷口修復,呼應「活血生肌」之效。
  3. 黃蠟(1兩)、白蠟(3兩)

    • 二蠟為成型賦形劑,具收斂止血、封固瘡面之功。黃蠟偏溫,助當歸行血;白蠟性涼,協香油潤燥。二者比例(1:3)暗示此方側重「清潤防腐」,適合金瘡熱毒未清、腐肉未脫之潰爛期。

配伍邏輯與作用機制

  • 「油炸當歸」工藝
    先炸當歸至「枯焦」,意在提取其脂溶性有效成分(如阿魏酸、當歸多糖),並藉高溫碳化部分物質,生成微具吸附性的活性炭樣成分,助「化腐」;過濾後確保膏體純淨,避免殘渣刺激創面。

  • 「二蠟協同」效應
    蠟質冷卻後形成物理屏障,阻擋濕毒侵襲,同時緩釋藥效。白蠟量多,使膏體硬度適中,兼顧「黏附性」與「透氣性」,符合「潰爛」需引流又需護膜的雙重需求。

總治則:以「油蠟」護瘡為體,以「當歸」活血生肌為用,標本兼顧,體現古代外科「煨膿長肉」的實用理念。

傳統服藥法


真香油8兩,肥當歸1兩,黃蠟1兩,白蠟3兩。
化腐生肌,止痛活血。
先將油熬開,再入當歸炸至枯焦,過燈花棉紙淋淨,去滓,再熬開,入二蠟融化,熬十5分鐘,端下涼透,入罐聽用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  •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如果有出血傾向、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小兒等人群慎用。
  • 本方使用時,應遵醫囑,切勿擅自用藥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金瘡蜜藥方, 出處:《經驗奇效良方》。 組成:真香油8兩,肥當歸1兩,黃蠟1兩,白蠟3兩。 主治:化腐生肌,止痛活血。主治:一切金瘡潰爛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