杖瘡膏

杖瘡膏

ZHANG CHUANG GAO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仙拈集》卷四

熱性指數

13

寒性指數

2

熱/寒比例

極熱 (6.5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脾經 30%
肝經 27%
心經 25%
肺經 5%
大腸經 5%
胃經 5%
腎經 2%
脾經
肝經
心經
肺經
大腸經
胃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杖瘡膏中加入當歸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:

  1. 活血化瘀:當歸性溫,味甘辛,入心、肝、脾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調經止痛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杖瘡多因長期臥牀、局部受壓導致血液循環不暢,瘀血阻滯而形成。當歸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改善組織營養,幫助傷口癒合。
  2. 滋陰補血:當歸可補血養血,滋陰潤燥,有助於改善瘡瘍周圍組織的營養狀況,加速傷口癒合。杖瘡患者往往氣血不足,導致組織抵抗力下降,容易感染。當歸的滋陰補血作用,能增強機體免疫力,促進傷口修復。

杖瘡膏中加入蜂蠟,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滋潤保護:蜂蠟具有優異的親膚性與封閉性,能形成一層保護膜,隔絕外界的刺激和細菌感染,同時滋潤乾燥的傷口,促進癒合。
  2. 黏合定型:蜂蠟的熔點較高,冷卻後會凝固成堅硬的膏狀,能使藥物更好地附着於患處,不易脫落,並保持藥效的持續發揮,有利於傷口修復。

杖瘡膏中加入蜜蠟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1. 黏附性與保護性:蜜蠟具備良好的黏附性,能將藥物牢固地黏附於患處,形成保護膜,隔絕外界刺激,促進傷口癒合。

2. 滋潤性與修復性:蜜蠟具有滋潤功效,可以軟化皮膚,減輕杖瘡引起的乾燥、疼痛感。同時,蜜蠟也能促進細胞再生,幫助受損組織修復。

總而言之,蜜蠟在杖瘡膏中發揮着黏附、保護、滋潤和修復的作用,有助於促進杖瘡的癒合。

杖瘡膏中加入香油,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:

  1. 滋潤軟化: 香油具有極佳的潤滑作用,能滋潤乾燥的皮膚,軟化傷口周圍的組織,促進傷口癒合。對於杖瘡所造成的皮膚損傷,香油能有效舒緩乾燥、疼痛,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。
  2. 抗菌消炎: 香油中含有豐富的油酸、亞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,以及芝麻酚等抗氧化成分,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。能有效抑制傷口感染,加速傷口癒合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杖瘡膏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杖瘡膏主治「杖瘡」,即因受杖刑或棍棒打擊後所形成之皮膚損傷、瘀血腫痛,或已破皮化膿之創傷。傳統記載指出,此膏可迅速止痛,對於流膿、腐肉及新生組織亦有促進作用,且能防止傷口進一步惡化(如疔甲形成)。

二、組成與邏輯推理

1. 藥物組成

  • 密倫僧(密陀僧):為鉛礦提煉之氧化物(PbO),性辛、鹹,微寒,有小毒。傳統認為有收斂止血、消腫生肌、殺蟲解毒之效,適用於金瘡潰爛、皮膚濕瘡。
  • 香油(麻油):性甘涼,潤燥解毒,能滋潤傷口、緩解燒燙傷,並可作為賦形劑使藥性緩釋。

2. 治療原理

  • 密陀僧:其鉛氧化物成分能與瘡口滲出液反應,形成收斂性保護層,減少組織液滲出而「止痛生肌」。另因其抗菌特性,可抑制傷口感染,防止化膿擴散。
  • 香油:潤澤傷口,避免乾裂疼痛,亦能協助密陀僧均勻附著於患處,延長藥效。

3. 製法與使用邏輯

  • 「文武火熬」「滴水成珠」:使藥材有效成分充分釋放,並達到適合外敷之黏稠度,確保貼敷時不易脫落。
  • 「油紙攤貼」:古代以油紙隔絕空氣污染,類似現代敷料概念,維持傷口清潔。

此方以簡潔配伍,針對杖瘡「瘀、腫、潰、痛」之病機,結合收斂解毒與潤護創面,符合中醫「去腐生新」的瘡瘍治療原則。

傳統服藥法


密倫僧、香油。
將上藥入粗碗內磨化。
油紙攤膏,反覆貼之。
《古今醫鑒》本方用法:上為末,同入鍋內,文武火熬,用柳條數根,一順勤攪,不要住手,待熬成黑色滴水成珠。油紙攤貼患處,當時疼止。如流膿水,自然生肉,如有疔甲,貼藥即止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  • 杖瘡膏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但不宜長期使用,以免引起出血。
  • 杖瘡膏使用時應注意衛生,避免感染。
  • 杖瘡膏使用後如有不適,應立即停用並諮詢醫生。

相關疾病


臁瘡

相同名稱方劑


杖瘡膏, 出處:《仙拈集》卷四。 組成:當歸2兩,黃蠟1錢,白蠟1錢,香油4兩。 主治:杖瘡。

杖瘡膏, 出處:《本草綱目》卷八引《孫天仁集效方》。 組成:密倫僧、香油。 主治:血風臁瘡。杖瘡、頑瘡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