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金櫻子丸中加入茯苓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1. 健脾利濕: 茯苓味甘淡,性平,入脾、肺經,具有健脾利濕、寧心安神之功效。金櫻子丸主治腎虛遺精、滑精、小便頻數等症,而腎虛常伴隨脾虛濕盛,茯苓有助於健脾利濕,減少濕氣對腎的負擔,提高藥效。
2. 協調藥性: 金櫻子丸中含有金櫻子、芡實等收澀藥,可能造成脾胃氣滯、消化不良。茯苓的利濕功效,可以緩解這些藥物的收澀之性,使藥效更為平和,避免副作用。
金櫻子丸中加入牡蠣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- 收斂固澀,止瀉止痢:牡蠣性微寒,味鹹,入肝、腎經,具有收斂固澀、止瀉止痢之功效。金櫻子丸主治脾腎虛寒、久瀉不止、遺精滑精等症,牡蠣的收斂作用可以幫助固澀止瀉,減輕腸道蠕動,改善腹瀉症狀。
- 滋陰潛陽,降逆止嘔:牡蠣具有滋陰潛陽、降逆止嘔的作用。金櫻子丸中常加入其他滋補藥材,牡蠣可以協同其他藥材,滋陰潛陽,平衡陰陽,減少因陽氣上逆造成的嘔吐等症狀。
金櫻子丸中包含金櫻子,主要原因有二:
- 固澀止瀉: 金櫻子性味酸澀,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,能有效治療因脾虛、腎虛、腸胃不調引起的泄瀉,並能改善因脾虛引起的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- 固腎縮尿: 金櫻子入腎經,能固腎止遺,並能縮減尿液,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尿頻、遺尿、小便不禁等症狀。
因此,金櫻子丸中加入金櫻子,不僅能起到收斂止瀉的作用,更能固腎縮尿,全面改善因脾腎虛弱所致的泄瀉、遺尿等症狀。
主治功效
金櫻子丸主治功效分析
治療原理
金櫻子丸主要功效為固澀止遺,用於治療遺精滑精等症。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方面:
- 補腎固精: 金櫻子為方中主藥,具有良好的補腎固精之效,可針對腎虛不固導致的精關不牢,從根本上改善遺精症狀。如《本草簡要方》所載:「金櫻子丸。金櫻子...補血益精。」《不知醫必要》記載「金櫻子丸,補澀,治遺泄精滑。」
- 收斂固澀: 方中牡蠣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,能加強金櫻子固精止遺的功效。如《仁齋直指方論》載:「金櫻子丸,治諸虛漏精白濁。真龍骨,厚牡蠣(煅),桑螵蛸(各一兩)」其中牡蠣與龍骨皆為固澀之品。
- 健脾寧心: 方中茯苓既能健脾益氣,又能寧心安神。對於因心脾兩虛,氣血不足導致的遺精,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。如《不知醫必要》中金櫻子丸包含「茯苓(酒拌,蒸曬,二錢)」。
- 滋補下元: 根據《本草經解》記載:「芡實同金櫻子丸。補下元虛。」,表示金櫻子丸有滋補下元的作用,可以改善下元虛損導致的遺精等症。
古文佐證
- 《不知醫必要》:「金櫻子丸,補澀,治遺泄精滑。」
- 《仁齋直指方論》:「金櫻子丸,治諸虛漏精白濁。」
- 《本草簡要方》:「金櫻子丸... 補血益精。」指出金櫻子丸可通過補血來達到益精的效果,進一步佐證其治療遺精的作用。
- 《本草經解》:「芡實同金櫻子丸。補下元虛。」說明金櫻子丸可以與芡實同用,以增強補益下元的效果。
總結
綜合以上分析,金櫻子丸通過補腎固精、收斂固澀、健脾寧心等作用,達到治療遺精滑精的目的。其藥物組成精簡,配伍得當,是治療腎虛不固所致遺精的有效方劑。
傳統服藥法
金櫻子1升(捶碎,入好酒2升,銀器內熬之,候酒乾至1升以下,去滓,再熬成膏),桑白皮1兩(炒),雞頭粉半兩 (夏採,曬乾),桑螵蛸1分(酥炙),白龍骨半兩(燒赤,為末),蓮花須2分。
補腎秘精,止遺泄,去白濁,牢關鍵。
上為末,入前膏子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空心鹽湯溫酒送下。如丸不就,即用酒、面糊為之。
金櫻子煎(《普濟方》卷三十三)、金櫻丸(《醫學入門》卷八)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- 本方適用於遺泄精滑,若有腰酸、腿軟、小腹墜脹等症狀者,更為適宜。
-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傷脾胃。
- 本方有收澀作用,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金櫻子丸, 出處:《直指》卷十。 組成:真龍骨1兩,厚牡蠣(煅)1兩,桑螵蛸1兩。 主治:諸虛,漏精白濁。
金櫻子丸, 出處:《不知醫必要》卷三。 組成:絲餅5錢,茯苓(酒拌,蒸,曬)3錢,牡蠣(煅)1錢5分,金櫻子(去毛,去核,蒸熟)2錢。 主治:補澀。主治:遺泄精滑。
金櫻子丸, 出處:《夀親養老》卷四。 組成: 金櫻子丸(《夀親養老》卷四。)出處:《夀親養老》卷四。別名:金櫻子煎、金櫻丸組成:金櫻子1升(捶碎,入好酒2升,銀器內熬之,候酒乾至1升以下,去滓,再熬成膏),桑白皮1兩(炒),雞頭粉半兩(夏採,曬乾),桑螵蛸1分(酥炙),白龍骨半兩(燒赤,爲末),蓮花須2分。主治:補腎秘精,止遺泄,去白濁,牢關鍵。 。 主治:補腎秘精,止遺泄,去白濁,牢關鍵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