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驚散

QING JING S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重慶堂随筆》卷上

熱性指數

16

寒性指數

8

熱/寒比例

(2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29%
脾經 29%
肝經 18%
心經 11%
腎經 11%
肺經
脾經
肝經
心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清驚散中包含天南星,主要基於以下原因:

  1. 鎮驚安神: 天南星味辛、苦,性溫,具有燥濕化痰、祛風止痙、鎮驚安神之效。對於驚癇、癲狂、失眠等症,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。
  2. 化痰開竅: 清驚散多用於痰濁阻竅、神志昏迷等症。天南星具有化痰開竅的功效,能將痰濁排出,使神志清醒,配合其他藥物,達到治療目的。

清驚散方中含有硃砂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鎮驚安神: 硃砂性寒,味甘,入心經,具有鎮心安神、清熱解毒之效。清驚散主要用於治療驚癇、心神不安、失眠多夢等症狀,硃砂能平息心火,安定神志,起到鎮驚安神的作用。
  2. 潛陽熄風: 硃砂亦有潛陽熄風的功效,對於因陽氣過盛而導致的驚癇、抽搐等症狀也有療效。清驚散中加入硃砂,可起到鎮靜安神、平息陽氣過盛的作用,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清驚散」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

根據所提供的古文內容,「清驚散」主治小兒痙厥、瘈疭,其症狀包括目直氣喘、昏悶不醒、搐搦掣顫、反張竄視等。

治療原理分析:

古文指出此症乃「痰火閉也」。小兒由於感風寒、積乳食或受暑熱等因素,皆能生痰,痰積化火,或直接感受暑熱而生火。火升則痰亦升,痰火上壅,閉其肺竅,進而導致諸竅皆開,呈現一系列急驚風症狀。火盛則肝燥筋急,引發搐搦掣顫等動風之象。

方中 陳膽星(即天南星經膽汁製後之品) 具有燥濕化痰、祛風止痙的功效,可針對痰濕阻滯及風痰上擾之病機。飛辰砂(即硃砂) 則可鎮靜安神、解毒消腫,針對火熱內盛、神志不安之症狀。

《續名醫類案》中更進一步以竹瀝、生薑汁和勻,並用麥冬、橘紅、薄荷尖煎湯調服。竹瀝 清熱化痰,生薑汁 溫中化痰,二者皆可增強陳膽星化痰之功。麥冬 清心潤肺,橘紅 理氣化痰,薄荷尖 疏散風熱,三藥合用,既可加強清熱化痰之力,又能疏散風邪,使肺氣宣暢。

綜上所述,「清驚散」以清熱化痰、鎮驚熄風為主要治療原則,通過燥濕化痰、祛風止痙的陳膽星,搭配鎮靜安神的飛辰砂,並輔以清熱、化痰、疏風之品,共奏清解痰火、平肝熄風之效,從而治療小兒痙厥、瘈疭等急驚風症狀。

傳統服藥法


陳膽星9分,朱砂1分。
上研細。
以竹瀝半小杯、生薑汁1小匙和勻,再用麥冬1錢,橘紅8分,薄荷尖1分,煎湯調服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腦炎病毒性腦膜炎

相同名稱方劑


清驚散, 出處:《重慶堂随筆》卷上。 組成:陳膽星9分,朱砂1分。 主治:小兒痙厥,瘈瘲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