薑面方
JIANG MIAN FANG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九
方劑配方組成
熱性指數
25
寒性指數
0
熱/寒比例
極熱 (25.00)複方歸經比例
脾經 33%
肺經 33%
胃經 33%
脾經
肺經
胃經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方劑組成解釋
薑面方中使用生薑,主要原因如下:
- 發散風寒,溫中止嘔: 生薑性溫,味辛,具有發散風寒、溫中止嘔的功效。面部風寒入侵,常引起鼻塞、流涕、頭痛等症狀。生薑可溫散風寒,緩解鼻塞、流涕等不適。
- 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面部血色: 生薑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,可改善面部血色,使面色紅潤。
因此,薑面方中使用生薑,可有效治療面部風寒所致的鼻塞、流涕、頭痛等症狀,並改善面色,使人神清氣爽。
主治功效
薑面方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
根據《聖濟總錄》的記載,薑面方主治赤白痢及水痢。
治療原理分析:
薑面方由生薑和白麵組成,其治療痢疾的原理主要基於以下方面:
生薑:
- 溫中散寒: 痢疾,尤其是赤白痢和水痢,多與脾胃虛寒、寒濕內侵有關。生薑性溫,能溫暖脾胃,驅散寒邪,改善脾胃運化功能。
- 止嘔止瀉: 生薑具有良好的止嘔作用,並能抑制腸道過度蠕動,減輕腹瀉症狀。
- 解毒: 一些痢疾可能由飲食不潔引起,生薑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,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毒素。
白麵:
- 補益脾胃: 白麵由小麥製成,性平,味甘,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。對於因脾胃虛弱導致的痢疾,白麵可以補充營養,增強脾胃功能。
- 固澀止瀉: 白麵煮熟後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,可以幫助固澀腸道,減輕腹瀉。
綜合來看,薑面方以生薑溫中散寒、止嘔止瀉為主,以白麵補益脾胃、固澀止瀉為輔,兩者合用,共奏溫中止痢之效。 透過溫暖脾胃、驅散寒濕、固澀腸道等作用,達到治療赤白痢及水痢的目的。
方劑用法:
《聖濟總錄》中記載了兩種薑面方的用法:
- 餅劑: 將生薑、白麵與雞蛋黃、薤白等調製成餅,用蠟代替油煎熟後空腹食用。
- 湯劑: 將生薑和白麵拌和後,放入沸水中煮二十沸,空腹食用。
兩種用法均強調空腹食用,可能是為了使藥物更好地作用於腸胃,發揮其止痢的功效。
總結:
薑面方是一個以溫中散寒、止嘔止瀉為主要作用的方劑,適用於治療脾胃虛寒、寒濕內侵所致的赤白痢及水痢。其治療原理是通過生薑的溫熱之性和白麵的補益固澀作用,改善脾胃功能,驅散寒濕,從而達到止痢的效果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關疾病
痢疾大便膿血
相同名稱方劑
薑面方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九。 組成:生薑(細切碎,濕紙裹,煨)半兩,白面(治如食法)3兩。 主治:赤白痢及水痢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