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腫漱口方

消腫漱口方

XIAO ZHONG SHU KOU FANG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0

寒性指數

18

熱/寒比例

偏寒 (0.56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8%
心經 23%
脾經 16%
腎經 12%
肺經 6%
膀胱經 6%
心包經 5%
肝經
心經
脾經
腎經
肺經
膀胱經
心包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消腫漱口方中加入蒲黃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  1. 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: 蒲黃性涼,味甘,入心、肝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口腔腫痛、潰瘍、牙齦炎等,蒲黃能有效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,緩解炎症。
  2. 活血化瘀,促進癒合: 蒲黃能活血化瘀,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組織修復,對於口腔潰瘍、牙齦出血等問題,蒲黃能促進傷口癒合,加速康復。

消腫漱口方中加入紅花,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
紅花性溫,味辛,歸心、肝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經止痛的功效。對於口腔潰瘍、牙齦腫痛等由熱毒瘀血引起的病症,紅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消散瘀血,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。

此外,紅花還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,可以抑制口腔細菌的生長,進一步減輕炎症反應,促進口腔黏膜的修復。因此,紅花作為消腫漱口方中的重要藥材,能有效緩解口腔炎症,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。

消腫漱口方中加入當歸尾,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
當歸尾為當歸的尾部,藥性溫和,善於活血行氣,並能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炎症消退,對於因外傷、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口腔腫痛、牙齦腫脹具有良好的療效。

此外,當歸尾還具有潤燥生津的作用,有助於緩解口腔乾燥、疼痛等症狀,使漱口藥物更有效地作用於患處,促進傷口癒合。

消腫漱口方中包含沒藥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  1. 消腫止痛: 沒藥性溫,味苦,入肝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口腔潰瘍、牙齦腫痛等炎症,能有效消炎止痛,促進傷口癒合。
  2. 生肌斂口: 沒藥還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,能促進口腔黏膜修復,加速潰瘍癒合,防止感染。

因此,沒藥在消腫漱口方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,可有效緩解口腔炎症,促進傷口癒合,達到消腫止痛的療效。

消腫漱口方中加入大青鹽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: 大青鹽性寒,味苦鹹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口腔潰瘍、牙齦腫痛、咽喉腫痛等症狀,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。
  2. 殺菌消炎,促進癒合: 大青鹽中的鹽分具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,可以抑制細菌生長,促進傷口癒合。對於口腔潰瘍、牙周炎等病症,能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。

綜上所述,大青鹽在消腫漱口方中起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殺菌消炎的作用,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消腫漱口方」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為 口腔齒齦腫痛,其作用重點在於緩解局部腫脹、疼痛,並透過活血通經之效改善氣血淤滯所致的炎症。

一、組成藥物之傳統功效分析

  1. 生蒲黃(2錢,包煎)

    • 性味甘平,歸肝、心包經。
    • 功效:化瘀止血、活血消腫,傳統用於血瘀阻絡之腫痛,外治亦可緩解口腔黏膜出血及炎症。
  2. 紅花(1錢5分)

    • 性味辛溫,歸心、肝經。
    • 功效:活血通經、散瘀止痛,善治血滯經絡之腫痛,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以消腫。
  3. 歸尾(1錢5分)

    • 性味甘辛溫,歸肝、心、脾經。
    • 功效:活血祛瘀(當歸尾偏於破血),兼能養血,適用於瘀血阻滯之疼痛,尤其適合血瘀兼血虛者。
  4. 沒藥(2錢)

    • 性味苦平,歸心、肝、脾經。
    • 功效:散瘀定痛、消腫生肌,與紅花、歸尾協同增強活血化瘀之效,尤其擅長緩解潰瘍或創傷疼痛。
  5. 大青鹽(4錢)

    • 性味鹹寒,歸腎、膀胱經。
    • 功效:涼血解毒、清熱軟堅,外用漱口可清熱消炎,直接作用於口腔黏膜,緩解熱毒腫痛。

二、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活血化瘀為主導
    方中以 紅花、歸尾、沒藥 為核心,三者協同破除局部血瘀,改善微循環障礙,從而緩解腫痛。生蒲黃兼具止血與活血雙向調節作用,防止黏膜損傷出血。

  2. 清熱解毒為輔助
    大青鹽鹹寒清熱,直接作用於口腔黏膜,抑制熱毒熾盛引起的炎症反應,與活血藥配伍,達到「涼血散瘀」之效,避免單純活血導致熱勢加重。

  3. 局部給藥之設計
    全方以「水煎漱口」外用,使藥力直接作用患處。活血藥促進患處氣血運行,清熱藥抑制局部炎症,符合中醫「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」的思維,且避免口服對脾胃的負擔。

三、推理延伸之可能功效

除原文所述「消腫止痛」外,此方可能對以下症狀有一定緩解作用:

  • 牙齦出血(因生蒲黃止血、大青鹽涼血)。
  • 口腔潰瘍(因沒藥生肌、大青鹽清熱解毒)。
  • 外傷性口腔黏膜破損(活血化瘀兼促進癒合)。

總結

此方以 活血散瘀 結合 清熱解毒 為配伍思路,針對「血瘀熱毒」交結所致的口腔問題,透過局部漱口直接起效,體現中醫外治法對症與整體調節並重的特色。

傳統服藥法


生蒲黃2錢(包),紅花1錢5分,歸尾1錢5分,沒藥2錢,大青鹽4錢。
消腫止痛,活血通經。
水煎,漱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  •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,使用時應注意濃度,以免刺激口腔黏膜。
  • 本方不宜長期使用,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反應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消腫漱口方, 出處:《慈禧光緒醫方選議》。 組成:生蒲黃2錢(包),紅花1錢5分,歸尾1錢5分,沒藥2錢,大青鹽4錢。 主治:消腫止痛,活血通經。主治:口腔齒齦腫痛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