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定眼藥

紅定眼藥

HONG DING YAN YAO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8

寒性指數

18

熱/寒比例

(0.44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8%
心經 25%
胃經 22%
脾經 11%
肺經 7%
腎經 5%
肝經
心經
胃經
脾經
肺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紅定眼藥方劑中加入珍珠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清熱解毒、平肝熄風: 珍珠性寒,味甘鹹,入肝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平肝熄風的功效。對於眼部紅腫熱痛、目赤腫痛、迎風流淚等症狀,珍珠能有效清熱解毒,消炎止痛,緩解眼部炎症。
  2. 滋養明目: 珍珠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,能滋養眼部組織,改善視力,延緩眼部衰老。對於因肝腎不足、氣血虧虛導致的眼疲勞、視力下降等症狀,珍珠能起到滋養明目的作用,恢復眼部健康。

總之,珍珠在紅定眼藥方劑中,發揮着清熱解毒、平肝熄風、滋養明目的作用,是治療眼部炎症的重要藥材。

紅定眼藥中包含枇杷葉,主要原因如下:

  1. 清熱解毒:枇杷葉性寒,味苦,具清熱解毒之效,可有效緩解眼部紅腫熱痛等症狀,例如因風熱上攻、熱毒蘊結所致的眼疾。
  2. 疏風散熱:枇杷葉能疏散風熱,清利頭目,對於因風熱所致的眼部疾病,如目赤腫痛、迎風流淚等,具有一定療效。

因此,枇杷葉在紅定眼藥中起到清熱解毒、疏風散熱的功效,對於眼部紅腫熱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。

紅定眼藥中包含沒藥,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:

  1. 消炎止痛: 沒藥性溫,入肝經,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,對於眼部紅腫、疼痛、發炎等症狀有緩解作用。
  2. 活血化瘀: 沒藥能活血化瘀,促進血液循環,有助於消除眼部淤血,改善眼部血液循環,減輕眼部疲勞。

因此,紅定眼藥中加入沒藥,可發揮其消炎止痛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達到治療眼部疾病的目的。

「紅定眼藥」中加入「血竭」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: 血竭性味苦、甘、溫,入心、肝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眼部外傷、炎症等引起的紅腫疼痛,血竭能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瘀血消散,減輕炎症反應。
  2. 止血生肌,促進癒合: 血竭還具有止血生肌、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。對於眼部外傷導致的出血或潰瘍,血竭能有效止血,並促進傷口組織再生,加速癒合。

因此,在「紅定眼藥」中加入血竭,可起到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、止血生肌等多重功效,對於眼部疾病的治療具有積極作用。

紅定眼藥中加入白扁豆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: 白扁豆性平味甘,入脾、胃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因熱毒上攻而導致的眼部紅腫、疼痛等症狀,白扁豆能有效清熱解毒,緩解炎症反應。
  2. 健脾和胃,增強抵抗力: 白扁豆具有健脾和胃、增強抵抗力的作用。眼部疾病常與脾胃虛弱、抵抗力下降有關,白扁豆能補脾益氣,提高身體免疫力,從而增強抵抗眼部疾病的能力。

綜上所述,紅定眼藥中加入白扁豆,不僅能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,更能健脾和胃,提高抵抗力,達到治療眼部疾病的效果。

紅定眼藥方劑中加入醋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
  1. 增強藥效:醋具有酸性,可促進藥物成分的溶解,提高藥效。同時,醋也具有一定的消炎、止痛作用,有助於緩解眼部炎症和疼痛。
  2. 防腐作用:醋的酸性環境可抑制細菌生長,延緩藥物腐敗,延長藥效。

總之,紅定眼藥方劑中加入醋,既能增強藥效,又能起到防腐作用,有利於治療眼部疾病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紅定眼藥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:
此方主治「目飛血赤脈」(眼結膜充血、血絲密布)、「赤爛」(眼瞼或結膜紅腫潰爛)、「暴發眼」(急性結膜炎或眼部炎症)。其核心功效為「去血絲,定癢」,推測針對風熱或血熱上攻於目引起的紅腫熱痛、搔癢及血絡瘀滯,具清熱解毒、活血散瘀、收斂止癢之效。

組成邏輯推理與可能治療原理:

  1. 清熱解毒,退赤止癢:

    • 枇杷葉:性涼,傳統用於清肺胃熱,可能通過清上焦熱毒以減輕眼部紅腫。
    • 可鐵刺(或紅粉代用):推測為礦物藥(如氧化汞類),具強力殺蟲消腫作用,但需考證具體成分。可能針對「赤爛」之腐肉膿腫。
    • 紅石扁豆:回回地區紅石,可能為赭石類,涼血止血,助清血分熱。
  2. 活血散瘀,通絡消血絲:

    • 血竭、沒藥:活血化瘀,改善眼瞼或結膜血絡瘀滯,緩解「飛血赤脈」。
    • 咱甫蘭(疑為藏紅花或番紅花):活血涼血,助散目中瘀熱。
    • 煉酥銅:銅綠經醋製後具收斂殺蟲之效,古法用以消眼瞼濕爛。
  3. 斂瘡生肌,修復潰爛:

    • 珍珠、紅珊瑚(水飛):質細可外用,珍珠清肝明目、珊瑚(含碳酸鈣)可能收濕斂瘡,針對「赤爛」創面。
    • 李子樹膠:黏稠性可能作為賦形劑,兼緩和藥性,保護黏膜。
  4. 特殊溶媒加強藥效:

    • 雞子清、女兒乳汁調劑:雞子清性涼可清熱,乳汁古法認為滋潤,可能促進藥物滲透或緩和刺激性礦物藥。

綜論:
此方以清熱解毒為主,結合活血散瘀、收斂生肌,推測透過以下途徑作用:

  • 直接消炎:礦物藥(如珊瑚、酥銅)抑制局部病原微生物。
  • 改善微循環:活血藥促進眼部瘀血吸收,減少血絲。
  • 物理性保護:樹膠與蛋白形成薄膜,減少摩擦刺激。
  • 神經調節:部分成分可能有局部麻醉或止癢效果(如沒藥)。

註: 方中可鐵刺、紅粉等藥現代安全性需進一步考證,此分析僅基於古籍記載邏輯推演。

傳統服藥法


珍珠4錢(水飛),枇杷葉4錢,李子樹膠2錢,可鐵刺2錢(無,以紅粉代之),沒藥2錢,血竭1錢,咱甫蘭1錢,紅石扁豆1錢(回回地面紅石,如扁豆者),煉酥銅(入火,醋炒酥)8錢,紅珊瑚4錢(水飛過,研細末為用)。
去血絲,定癢。
上為細末,雞子清為錠。
以女兒乳汁調勻,磨藥汁,無時點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孕婦慎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紅定眼藥, 出處:《普濟方》卷七十七。 組成:珍珠4錢(水飛),枇杷葉4錢,李子樹膠2錢,可鐵刺2錢(無,以紅粉代之),沒藥2錢,血竭1錢,咱甫蘭1錢,紅石扁豆1錢(回回地面紅石,如扁豆者),煉酥銅(入火,醋炒酥)8錢,紅珊瑚4錢(水飛過,研細末爲用)。 主治:去血絲,定癢。主治:目飛血赤脈,赤爛及暴發眼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