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沸湯

ZI FEI TANG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秘傳外科方》

熱性指數

7

寒性指數

32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9%
肺經 20%
脾經 20%
膀胱經 10%
大腸經 10%
胃經 9%
肝經
肺經
脾經
膀胱經
大腸經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4-12-17

方劑組成解釋

自沸湯中加入白礬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收斂止瀉: 白礬性寒,味酸澀,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。對於因脾胃虛寒、寒濕內盛引起的腹瀉,白礬可以起到收斂止瀉、溫中散寒的效果。
  2. 清熱解毒: 白礬亦具清熱解毒之效,可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腹瀉、痢疾等病症。在自沸湯中,白礬與其他藥物相配合,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清熱解毒的作用,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
自沸湯中加入青黛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清熱解毒: 青黛性寒,味苦,入心、肺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自沸湯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、咽喉腫痛、牙齦腫痛等症,青黛可清熱解毒,降火消炎,緩解炎症反應。
  2. 活血化瘀: 青黛可活血化瘀,用於治療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、腫脹等症。自沸湯中常伴有其他活血化瘀藥材,青黛的加入可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,促進血液循環,減輕疼痛。

自沸湯中加入石灰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促進藥性發揮: 石灰性寒,味辛,能引導藥物深入肌膚,加速藥效發揮。自沸湯多用於治療寒性疾病,石灰的寒性可有效抵消寒氣,使藥效更顯著。
  2. 改變藥性: 石灰與某些藥材配伍,可產生新的藥效。例如,石灰與一些苦寒藥物配伍,可減緩苦寒之性,增加藥物的溫和性,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大刺激。

因此,自沸湯中加入石灰,不僅能增強藥效,還能調節藥性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主治功效


自沸湯: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

組成:

  • 青黛:清熱瀉火、清熱涼血、止血。
  • 白礬:止血、清熱解毒、止瀉、燥濕、解毒。
  • 石灰:清熱解毒、收斂。

主治: 疔瘡:指因熱毒引起的局部炎症,多發生於皮膚或皮下,常伴有紅、腫、熱、痛等症狀。可分為無頭疔、有頭疔、花疔、乳蛾疔等。

用法用量: 將青黛、白礬、石灰研成細末,加水調勻,敷於患處。

功效: 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殺菌消炎。

藥理作用: 青黛中的蒽醌類化合物具有清熱解毒、降溫除火之效;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涼血止血、斂瘡生肌之功。白礬具有止血、清熱解毒、止瀉、燥濕、解毒等功效。石灰具有清熱解毒、收斂的作用。三藥合用,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殺菌消炎。

臨牀應用: 自沸湯常被用於治療疔瘡、膿腫、瘡瘍、癤腫等症狀。

禁忌: 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兒童慎用。

注意事項: 外用時,應避免接觸眼睛和黏膜。如果出現皮膚刺激,應立即停止使用。

總結: 自沸湯是中醫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常用方劑。由青黛、白礬、石灰組成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殺菌消炎的作用。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疔瘡、膿腫、瘡瘍、癤腫等症狀。

傳統服藥法


白礬5分,青黛3分,冢間貼背乾,石灰3分。
上為細末,研至無聲為度,打和令勻。
每服3錢,井花水半碗調,柳條攪千百下令勻,頓服之。厚衣蓋覆良久,用蔥豉湯入醋少許,極熱服,少助藥力,得汗而解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有清熱解毒,消腫排膿之功,但不宜久服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自沸湯, 出處:《秘傳外科方》。 組成:白礬5分,青黛3分,冢間貼背乾,石灰3分。 主治:疔瘡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