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五果膏中加入龍眼肉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- 補益心脾,寧心安神:龍眼肉性溫味甘,入心脾經,具有補益心脾、寧心安神的功效。五果膏多以滋陰潤燥、健脾益氣為目的,加入龍眼肉能進一步增強其補益心脾、安神定志的作用,尤其適用於心脾虛弱、失眠多夢、健忘心悸等症。
- 增味調和:龍眼肉味甘甜,可增強五果膏的口感,使其更易於服用。同時,龍眼肉的香氣也能使五果膏的香味更加豐富,提升整體的口感和藥效。
五果膏中包含大棗,主要源於其滋補功效。
大棗性味甘溫,入脾胃經,具有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之效。其富含維生素C、鐵等營養成分,能增強人體免疫力,促進血液循環。
在五果膏中,大棗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,達到更佳的補益效果。如與枸杞、山藥等搭配,可增強滋陰補腎功效;與桑葚、百合等搭配,可滋陰潤肺,改善睡眠。
五果膏中加入胡桃仁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- 補腎益精:胡桃仁性溫,味甘,入腎經,具有補腎益精、固精縮尿之效。對於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、遺精滑精、尿頻等症狀,有一定的改善作用。
- 潤腸通便:胡桃仁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膳食纖維,能潤腸通便,促進腸道蠕動,改善便祕,對於因燥熱引起的便祕尤為有效。
因此,胡桃仁在五果膏中起到了補腎益精、潤腸通便的作用,與其他藥材共同組成滋補強壯的方劑。
五果膏中加入蓮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1. 滋養補益: 蓮子性平味甘,入心、脾經,具有補脾止瀉、養心安神、清熱降火之功效。五果膏本身多以滋補、養顏為目的,蓮子的加入有助於增強其補益效果,達到滋陰補腎、健脾益氣的作用。
2. 協調口感: 蓮子的清甜口感,可以中和五果膏中其他果實的酸甜或苦味,使整體味道更協調,更易於入口。同時,蓮子的軟糯口感,也能提升五果膏的整體質感,使之更具食用價值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五果膏方劑分析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根據古籍記載,五果膏主治「虛證咳嗽」。此方針對氣血不足、肺脾兩虛所致的久咳、乾咳或咳而無力,常見於體虛、病後或勞損者,症見咳嗽聲低、痰少或無痰、口乾咽燥、精神倦怠等。其特點在於滋養肺陰、補益脾氣,以潤燥止咳為主,適合虛弱體質的慢性調養。
組成邏輯與功效推理
龍眼肉(半斤)
- 性味甘溫,歸心、脾經,補益心脾、養血安神。
- 針對久咳耗傷氣血,可補後天之本,助氣血生化以潤肺。
紅棗肉(半斤)
- 甘溫入脾,補中益氣、養血生津。
- 與龍眼肉協同強化健脾功能,改善土虛不能生金的問題(脾虛肺弱)。
核桃肉(去皮,一斤)
- 甘溫歸肺、腎,補腎溫肺、潤腸納氣。
- 肺腎同治,針對虛咳氣喘,助腎氣攝納以止咳。
蓮子肉(去心皮,一斤)
- 甘澀平,補脾益腎、固澀精氣。
- 收斂肺氣,兼顧脾腎虛損,防止津液耗散。
榧子肉(去皮,二斤)
- 甘平,歸肺、胃、大腸經,潤肺止咳、殺蟲消積。
- 直接潤肺化痰,輔助其他藥物滋養之效。
配伍邏輯
- 補脾為根:龍眼、紅棗補脾益氣,培土生金,從源頭改善肺虛。
- 肺腎同調:核桃補腎納氣,蓮子固澀下焦,肺腎相生,止咳兼防氣耗。
- 潤燥並行:榧子、飴糖潤肺化痰,緩解乾咳無痰之症。
- 飴糖(半斤):甘溫入脾,加強緩中補虛、生津潤燥之功,兼作賦形劑。
治療原理
以「補虛潤燥」為核心,通過健脾益氣、滋養肺腎、收澀津液,形成整體調理。虛證咳嗽多因內傷積弱,此方不以攻邪為先,而著重填補臟腑之虛,使氣血充足、津液上承,咳嗽自止。
現代應用延伸
此方組成為藥食兩用之品,安全性高,適合慢性支氣管炎、肺結核恢復期、年老或產後體虛咳嗽者,屬「緩補潤養」之劑。若外感實咳或痰熱壅肺者,則非所宜。
傳統服藥法
龍眼肉半斤,紅棗肉半斤,核桃肉(去皮)1斤,蓮子肉(去心皮)1斤,榧子肉(去皮)2斤。
生津止嗽,
共入砂鍋內,用河水煮汁,滓再煮,濾出,將汁入砂鍋內,文武火熬成膏,下飴糖半斤,去火毒,滾湯調服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- 五果膏性味甘平,不宜過量服用。
- 五果膏有滋膩的功效,不宜在飯後服用。
- 五果膏有滑腸的功效,脾胃虛弱、大便溏泄者不宜服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五果膏, 出處:《醫鈔類編》卷六。 組成:龍眼肉半斤,紅棗肉半斤,核桃肉(去皮)1斤,蓮子肉(去心皮)1斤,榧子肉(去皮)2斤。 主治:生津止嗽。主治:虛證咳嗽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