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「清香丸」方劑中加入「胡黃連」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解毒: 胡黃連性寒,味苦,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,可針對因熱毒所致的各種病症,例如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、目赤腫痛等,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。
- 瀉火燥濕: 胡黃連能瀉心火,燥脾濕,對於因濕熱內蘊所致的腹瀉、痢疾、黃疸等病症,具有良好的療效。
總而言之,胡黃連的加入,有助於「清香丸」提升清熱解毒、瀉火燥濕的功效,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。
清香丸中加入青黛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解毒,涼血止血:青黛性寒,味苦,入心、肝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對於外感熱毒所致的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、齒齦腫痛等症,青黛能起到很好的清熱解毒作用,同時也能緩解出血癥狀。
- 疏散風熱,消腫止痛:清香丸多用於治療風熱感冒、咽喉腫痛等症,青黛可以疏散風熱,消腫止痛,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材,協同作用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清香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,主治主肺寒、風寒感冒等症狀。方中所含的硃砂,主要成分為硫酸汞,是一種古老而具有特定用途的中藥材。硃砂在中醫理論中,被認為能夠清熱解毒、安神鎮驚,對於因外感風寒所引起的咳嗽、喘息有良好的療效。
硃砂的作用主要在於其清熱解毒的能力,其特有的物理化學性質有助於改善肺部的不適,加速痰液的排出。此外,硃砂還可通過調和心神,減少因咳嗽引起的不安情緒,進一步促進身體的康復。儘管現代醫學對硃砂的安全性有所質疑,但在傳統中醫的脈絡中,其適量的使用和搭配其他藥材時,則能發揮出協同增效的效果,加強整個方劑的療效。因此,硃砂在清香丸中的使用,不僅有助於疾病的治療,也體現了中醫復方的經典理念與智慧。
清香丸中加入鶴蝨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:鶴蝨性寒,味苦,入肝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等症狀,鶴蝨能起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作用,配合方中其他藥物,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- 利濕通淋,化瘀止痛:鶴蝨還具有利濕通淋、化瘀止痛的功效,對於因濕熱引起的尿路感染、小便不利等症狀,鶴蝨能起到利濕通淋、化瘀止痛的作用,配合方中其他藥物,增強利濕通淋的功效。
總而言之,鶴蝨在清香丸中的加入,不僅能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,還能利濕通淋、化瘀止痛,與其他藥物配合,達到更好的療效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清香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: 此方主治「小兒疳渴,引飲不休,肌體羸劣」,乃針對小兒疳證化熱傷津之證。疳證多因脾胃運化失常,積滯化熱,耗傷氣陰,故見煩渴引飲;久病則肌肉失養,形體羸瘦。方名「清香」二字,暗示其清解疳熱、化濁存津之效。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:
- 胡黃連:苦寒沉降,專瀉疳熱,《本草備要》謂其「治小兒疳熱」,為君藥。其清熱之力較黃芩更擅入下焦,適合疳熱深伏者。
- 青黛:鹹寒入肝,《本草綱目》稱其「除熱解毒,兼能涼血」,針對疳熱上攻之口渴煩躁,助胡黃連清透鬱火。
- 朱砂:甘微寒,《神農本草經》載其「養精神,安魂魄」,此處非鎮驚之用,乃取其質重沉降之性,引熱下行,兼防驚風之變。
- 鶴蝨:苦辛平,《新修本草》言其「殺五臟蟲,止瘧」,此方取辛散苦降之性,助脾胃氣機升降,兼治疳證可能合併之蟲積。
配伍特點:
- 豬膽汁為丸:膽汁苦寒,與胡黃連協同增強清熱效力,其黏潤之性可緩和諸藥峻烈,符合「治中焦如衡」原則。
- 米飲送服:借穀氣護胃,防苦寒傷中,暗合「袪邪毋傷正」之旨。 全方以「清熱存陰」為核心,通過瀉疳熱、調氣機、防傳變三層次,使熱去津復而渴止,滯消脾運則肌豐。其組方簡練,體現古代兒科用藥「量輕效專」的特色。
傳統服藥法
胡黃連、青黛、朱砂、鶴蝨各等分。
上為末,豶豬膽汁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3丸,米飲送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-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咽止渴之功效,適用於小兒疳渴、引飲不休、肌體羸劣等症。
- 本方中胡黃連、青黛、硃砂均有毒性,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。
-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傷陰耗氣。
相同名稱方劑
清香丸, 出處: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引張渙方。 組成:胡黃連、青黛、朱砂、鶴虱各等分。 主治:小兒疳渴,引飲不休,肌體羸劣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