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cient Disease Acupuncture Treatment
中醫古典籍記載「鼻中息肉」的經絡穴道清單(附原文)
鼻中息肉是中醫古代疾病,又稱為鼻息肉、鼻贅、鼻肉、鼻癰等。多發於青壯年,以男性多見。主要症狀為鼻塞、流涕、嗅覺減退、頭痛、頭暈、耳鳴、耳悶等。
鼻中息肉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鼻腔局部感染:急性鼻炎、慢性鼻炎、鼻竇炎等鼻腔局部感染,可引起鼻腔黏膜充血、水腫、增生,形成息肉。
- 全身性疾病:如結核病、糖尿病、肝硬化等,可引起鼻腔黏膜慢性炎症,導致息肉形成。
- 遺傳因素:有家族史者,患鼻中息肉的可能性較高。
鼻中息肉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如鼻塞、流涕、嗅覺減退、頭痛、頭暈、耳鳴、耳悶等。必要時可行鼻內鏡檢查,以明確診斷。
鼻中息肉的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,常用的方法有鼻內鏡下息肉切除術、鼻中隔下息肉切除術、鼻竇內鏡下息肉切除術等。手術後需定期複查,以防復發。
鼻中息肉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- 避免鼻腔局部感染:注意鼻腔衛生,避免接觸粉塵、煙霧等刺激性物質。
- 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:如結核病、糖尿病、肝硬化等,以防鼻腔黏膜慢性炎症。
-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鼻中息肉是一種常見的鼻部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引起一系列併發症,如鼻竇炎、中耳炎、腦膜炎等。因此,一旦出現鼻塞、流涕、嗅覺減退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相關經絡穴道清單及中醫典籍原文如下:
- 1.《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》:「鼻中息肉氣難通,灸取上星辨香臭。」
- 2.《針灸聚英》:「上星(一名神堂),神庭後。入髮際一寸陷中。容豆。素問。針三分。留六呼。灸五壯。銅人。針四分。以細三稜針。宜泄諸陽熱氣。無令上衝頭目。主面赤腫。頭風。頭皮腫。面虛。鼻中息肉。鼻塞頭痛。痎瘧振寒。熱病汗不出。目眩。目睛痛。不能遠視。口鼻出血不止。」
- 3.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鼻鼽衄,上星主之。先取噫嘻,後取天牖、風池。鼻管疽發為厲,腦空主之。鼻鼽不利,窒洞氣塞,喎僻多洟,鼽衄有癰,迎香主之。鼽衄洟出,中有懸癰宿肉,窒洞不通,不知香臭,素窌主之。鼻窒口僻,清洟出不可止,鼽衄有癰,禾窌主之。鼻中息肉不利,鼻頭額頞中痛,鼻中有蝕瘡,齦交主之。」
- 4.《經穴匯解》:「夾上星,治鼻中息肉。夾上星相去三寸。各百壯。(千金)」
- 5.《經脈圖考》:「上星:(一名神堂。)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陷中,可容豆。(《千金》云:鼻中息肉,灸二百壯。一云宜三稜針出血,以瀉諸陽熱氣。)」
- 1.《針灸聚英》:「上星(一名神堂),神庭後。入髮際一寸陷中。容豆。素問。針三分。留六呼。灸五壯。銅人。針四分。以細三稜針。宜泄諸陽熱氣。無令上衝頭目。主面赤腫。頭風。頭皮腫。面虛。鼻中息肉。鼻塞頭痛。痎瘧振寒。熱病汗不出。目眩。目睛痛。不能遠視。口鼻出血不止。」
- 1.《針灸聚英》:「上星(一名神堂),神庭後。入髮際一寸陷中。容豆。素問。針三分。留六呼。灸五壯。銅人。針四分。以細三稜針。宜泄諸陽熱氣。無令上衝頭目。主面赤腫。頭風。頭皮腫。面虛。鼻中息肉。鼻塞頭痛。痎瘧振寒。熱病汗不出。目眩。目睛痛。不能遠視。口鼻出血不止。」
- 2.《經脈圖考》:「上星:(一名神堂。)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陷中,可容豆。(《千金》云:鼻中息肉,灸二百壯。一云宜三稜針出血,以瀉諸陽熱氣。)」
- 1.《針灸逢源》:「素髎(一名面王),在鼻柱上端準頭。(針一分禁灸)治鼻中息肉不消。多涕。喎噼衄血酒酢風。」
- 1.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鼻鼽衄,上星主之。先取噫嘻,後取天牖、風池。鼻管疽發為厲,腦空主之。鼻鼽不利,窒洞氣塞,喎僻多洟,鼽衄有癰,迎香主之。鼽衄洟出,中有懸癰宿肉,窒洞不通,不知香臭,素窌主之。鼻窒口僻,清洟出不可止,鼽衄有癰,禾窌主之。鼻中息肉不利,鼻頭額頞中痛,鼻中有蝕瘡,齦交主之。」
- 1.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鼻鼽衄,上星主之。先取噫嘻,後取天牖、風池。鼻管疽發為厲,腦空主之。鼻鼽不利,窒洞氣塞,喎僻多洟,鼽衄有癰,迎香主之。鼽衄洟出,中有懸癰宿肉,窒洞不通,不知香臭,素窌主之。鼻窒口僻,清洟出不可止,鼽衄有癰,禾窌主之。鼻中息肉不利,鼻頭額頞中痛,鼻中有蝕瘡,齦交主之。」
- 1.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鼻鼽衄,上星主之。先取噫嘻,後取天牖、風池。鼻管疽發為厲,腦空主之。鼻鼽不利,窒洞氣塞,喎僻多洟,鼽衄有癰,迎香主之。鼽衄洟出,中有懸癰宿肉,窒洞不通,不知香臭,素窌主之。鼻窒口僻,清洟出不可止,鼽衄有癰,禾窌主之。鼻中息肉不利,鼻頭額頞中痛,鼻中有蝕瘡,齦交主之。」
- 1.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鼻鼽衄,上星主之。先取噫嘻,後取天牖、風池。鼻管疽發為厲,腦空主之。鼻鼽不利,窒洞氣塞,喎僻多洟,鼽衄有癰,迎香主之。鼽衄洟出,中有懸癰宿肉,窒洞不通,不知香臭,素窌主之。鼻窒口僻,清洟出不可止,鼽衄有癰,禾窌主之。鼻中息肉不利,鼻頭額頞中痛,鼻中有蝕瘡,齦交主之。」
- 1.《針灸甲乙經》:「鼻鼽衄,上星主之。先取噫嘻,後取天牖、風池。鼻管疽發為厲,腦空主之。鼻鼽不利,窒洞氣塞,喎僻多洟,鼽衄有癰,迎香主之。鼽衄洟出,中有懸癰宿肉,窒洞不通,不知香臭,素窌主之。鼻窒口僻,清洟出不可止,鼽衄有癰,禾窌主之。鼻中息肉不利,鼻頭額頞中痛,鼻中有蝕瘡,齦交主之。」
- 2.《普濟方·針灸》:「治鼻中息肉不利。鼻頭額頞中痛。鼻中有瘡。穴齦交」
- 3.《針方六集》:「齦交一穴,主額中痛,頸項強不能回顧,目淚眵汁,內眥赤,癢痛生白翳,鼻中息肉,蝕瘡,窒塞不利,面赤心煩,塞暑瘟疫,齒間出血。」
- 1.《針灸問答》:「按:《千金》云:鼻中息肉,灸二百壯。又云:兼大椎,灸瘧,至發時令滿百壯,炷如黍米。又治鬼魅,灸百壯。又十三鬼穴,此名鬼堂,主百邪癲狂。《玉龍賦》云:治頭風鼻淵。)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