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rb Formula Database

中醫古籍記載主治「舌苔黃膩」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

舌苔黃膩

舌苔黃膩是中醫的一種症候,是指舌苔厚膩,呈黃色。常見於痰濕、濕熱等病症。

舌苔黃膩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飲食不節,過食肥甘厚味,生濕助濕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濕熱內生。
  • 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化熱生痰,痰濕內蘊。
  • 外感濕熱,侵襲人體,內生濕熱。

舌苔黃膩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舌苔厚膩,呈黃色。
  • 口苦、口黏、口臭。
  • 大便黏膩,小便黃赤。
  • 身重困倦,四肢乏力。
  • 胸悶、腹脹、食欲不振。
  • 舌質紅,脈滑。

舌苔黃膩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• 清熱利濕。適用於濕熱內蘊證。常用方藥有三仁湯、二陳湯、茵陳蒿湯等。
  • 化痰祛濕。適用於痰濕內蘊證。常用方藥有二陳湯、三子養親湯、平胃散等。
  • 疏肝理氣。適用於肝氣鬱結證。常用方藥有逍遙散、柴胡疏肝散等。

舌苔黃膩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• 飲食清淡,少吃肥甘厚味。
  •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•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• 注意衛生,避免外感風寒、暑濕等邪氣。

舌苔黃膩是中醫的一種常見症候,如果出現此症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:

相關中藥方劑清單



半夏瀉心湯

  • 1.《重訂廣溫熱論》:「如飲熱並重,濕熱與氣液互結,舌苔黃膩,宜苦辛通降,佐以淡滲,如小陷胸湯,加枳實、厚朴、浙苓、廣皮之類,半夏瀉心湯去參、草、大棗,以薑汁炒芩、連代乾薑,均加滑石、通草、竹瀝、薑汁等味,清化濕熱、以通利之。便閉者,必有黏涎濁飲,互結胃腸,再加控涎丹四五分,以洗滌之。
  • 2.《辨舌指南》:「如飲熱並重,舌苔黃膩,宜辛苦通降,佐以淡滲,如小陷胸湯、半夏瀉心湯去參、甘、大棗,以薑汁炒黃連代乾薑,加通草、茯苓、蔞皮、薤白等味。黃芩滑石湯、黃連溫膽湯均可選用。

小陷胸湯

  • 1.《重訂廣溫熱論》:「如飲熱並重,濕熱與氣液互結,舌苔黃膩,宜苦辛通降,佐以淡滲,如小陷胸湯,加枳實、厚朴、浙苓、廣皮之類,半夏瀉心湯去參、草、大棗,以薑汁炒芩、連代乾薑,均加滑石、通草、竹瀝、薑汁等味,清化濕熱、以通利之。便閉者,必有黏涎濁飲,互結胃腸,再加控涎丹四五分,以洗滌之。
  • 2.《辨舌指南》:「如飲熱並重,舌苔黃膩,宜辛苦通降,佐以淡滲,如小陷胸湯、半夏瀉心湯去參、甘、大棗,以薑汁炒黃連代乾薑,加通草、茯苓、蔞皮、薤白等味。黃芩滑石湯、黃連溫膽湯均可選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