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重訂廣溫熱論》~ 第一卷 (8)
第一卷 (8)
1. 兼瘧
其七兼瘧:溫熱二病,有似瘧、轉瘧、兼瘧之不同,用藥亦有微異。似瘧者,乃寒熱往來,或一日二三次,或一次,而時無定也:溫熱兼風寒症,初起多有之。轉瘧者,溫熱症,譫妄煩渴大劇之後,已經大汗、大下,仍有餘邪不解,復作寒熱,轉成瘧象也,溫熱症末路多有之。
兼瘧之症,乃寒暑時邪合病也,其症寒熱有常期,瘧症全具,但熱多寒少,且多躁渴擾亂,熱勢迅速,或更昏憒,穢氣觸人為異,秋令多有之。溫熱症所以似瘧者,因伏邪盤踞膜原,欲出表而不能透達,欲陷里而未得空隙,故見半表半裡之少陽症也,治法以新定達原飲為主。
白話文:
七、兼瘧:溫熱兩種病,有類似瘧疾、轉為瘧疾、兼有瘧疾的不同,用藥也略有差異。類似瘧疾的,就是寒熱交替,可能一天發作兩三次,也可能一次,而且時間不固定;溫熱兼有風寒症,初期大多有這種情況。轉為瘧疾的,是溫熱症,病人神志不清、煩躁口渴很嚴重之後,已經大汗、大便稀溏,但仍然有餘邪未解,又出現寒熱,轉變成瘧疾的樣子,溫熱症後期大多有這種情況。
兼有瘧疾的症狀,是寒暑時邪共同導致的,症狀有固定發作時間,瘧疾的症狀都齊全,只是熱多寒少,而且容易躁動口渴、精神不安,熱勢發展迅速,甚至昏迷,穢氣令人作嘔,這是與一般瘧疾的不同,秋天較常出現。溫熱症之所以會類似瘧疾,是因為邪氣潛伏在肌膚表層,想要發散到體表卻無法完全透出,想要進入內臟又找不到機會,因此呈現半表半裡的少陽症,治療方法以新定達原飲為主。
溫熱症所以轉瘧者,因汗下後,邪氣已衰,正氣來復,出與邪爭,故在先陽氣獨亢,有熱無寒者,今則以陰液漸回,而寒熱相爭矣:在先邪氣充斥,夜燥熱無休止時者,今則邪氣漸退,正氣漸復,而寒熱發作有時矣。治法以養正為主,祛邪佐之。補中益氣湯、炙甘草湯、柴胡四物湯、參胡三白湯,量餘邪之盛衰,視陰陽之盈虧,酌而用之。
至若兼瘧之症,最為難治,吳又可曰:瘧疾二三發,或七八發,忽然晝夜煩熱,發渴不惡寒,舌上苔刺,心腹痞滿,飲食不進,下症漸具,此伏邪症現,而瘧症隱也。以伏邪方藥治之則生,瘧家方藥治之則劇。治之如法,脈靜身涼。每日或間日,寒熱復作有常期者,伏邪解而瘧邪未盡也,仍以瘧法治之。
白話文:
溫熱症轉瘧的病理及治療
溫熱症轉為瘧疾,是因為汗出後,邪氣衰退,正氣恢復,正邪相爭。起初,陽氣獨亢,表現為有熱無寒;現在則陰液漸漸回升,寒熱交戰。先前邪氣充斥,夜間燥熱不停,現在邪氣逐漸退去,正氣漸漸恢復,寒熱發作便有了規律。
治療方法以養正為主,祛邪為輔。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、炙甘草湯、柴胡四物湯、參胡三白湯等方劑,根據邪氣盛衰、陰陽盈虧的程度,適當調整用藥。
溫熱症兼瘧的治療
溫熱症兼瘧疾是最難治癒的。吳又可說:瘧疾發作兩三次,或七次八次,突然出現晝夜煩熱,口渴不惡寒,舌苔尖銳,心腹痞滿,飲食不進,下症漸漸出現,這是伏邪症狀顯露,而瘧疾隱藏起來。用伏邪方劑治療就會好轉,用瘧疾方劑治療則會加重病情。
正確治療後,脈象平穩,身體涼爽。如果每天或隔天,寒熱復發有規律,說明伏邪已解,但瘧邪尚未完全清除,仍然需要用瘧疾方法治療。
蓋伏邪初起,本與瘧病不甚相遠,伏邪多濕溫二氣相合,瘧多風寒暑濕四氣相合,其邪氣之雜而不純,橫連膜原,原是一路。但伏邪之火氣,發則為亢陽,故宜清、宜下之症多;瘧之暑氣,停則為鬱滯,故宜宣利之症多耳!所以伏邪初起,方用新定達原飲,與瘧之主方用清脾飲,藥品亦多相類;至其傳變,則緩急輕重,迥乎不同。善悟者於此而細參之,思過半矣。
白話文:
一般而言,伏邪初起時,其症狀與瘧疾初期並不太一樣。伏邪大多是由濕氣和溫氣相結合而起,而瘧疾則是由風寒暑濕四種氣候因素相合而起。雖然兩者病邪的性質不同,但由於它們都侵襲人體的膜原,所以病症的傳播路徑是一樣的。
然而,伏邪的火氣發作時會導致陽氣亢盛,因此治療以清熱降火、瀉下為主;而瘧疾的暑氣停滯時會造成氣血鬱結,因此治療以宣通氣血、利水消腫為主。
所以,伏邪初起時,可以用新定達原飲治療,其藥物成分與瘧疾常用的清脾飲藥物相似。但當病症發展到後期,兩者表現出來的症狀就會有很大的差異,輕重程度也會有所不同。
善於思考的人,可以仔細參閱這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法,就能理解其中的奧妙,而得到醫治疾病的良方。
2. 兼痢
其八兼痢:伏邪本多自利症,表症初起,即每日解數次稀臭水者是也,詳見後自利條下;更有春夏之交,一得伏邪,即兼下利紅白,而裡急後重者,名為兼痢。初起慎勿作痢治,蓋痢屬裡症,今見伏邪之發熱、頭痛,為表裡俱病,先用透伏邪之法解其表,表解而里自和,其痢多有不治而愈者。
若用治痢之法先清其里,裡氣虛而表邪陷,輕者增其煩躁、神昏,重者遂至嘔逆、昏憒而危矣。所以古人於時痢初起,專主倉廩湯,一意先解其表,但加陳倉米以和中。俟表症解後,裡熱症具,方可議清議下。不但香連、承氣之類初宜暫緩,即淡滲分利,亦宜緩投於表症未解之先。
白話文:
所謂「兼痢」,是指原本就容易腹瀉的人,在表症(如發熱、頭痛)初期就開始每天多次排泄稀薄帶臭味的糞便,詳細情况可参考自利條。此外,在春夏交替之際,有些人一染上伏邪就會出現腹瀉、糞便帶血或白色,且伴隨裡急後重(肛門灼熱、頻頻想上廁所但排不出多少)的情況,這就是「兼痢」。
在兼痢初期,切忌直接用治痢的方法,因为痢症属于里症,而目前患者表现出的是伏邪导致的表症,属于表裡俱病。应该先用透解伏邪的方法来缓解表症,待表症消退,里症自然會和缓,很多痢症不治而愈。
如果一开始就用治痢的方法先清里,会导致里气虛弱,表邪入侵,輕者加重煩躁、神志不清,重者甚至會出現嘔吐、昏迷,危及生命。所以古人對於時痢初期,偏愛使用倉廩湯,專注於先解表症,并加入陳倉米以調和脾胃。待表症消退後,里熱症狀明显時,才能考虑清热泻下。不僅香連、承氣之類的藥物需要暫時緩用,即使是淡滲分利的藥物,也应该等到表症消退后再使用。
若表症已解,而里積未除,則宜葛根芩連湯,加青、陳、楂、曲,清消之,甚加枳實導滯丸緩攻之;中路可用白頭翁湯苦堅之。大凡痢症夾表,先見身熱,即宜緩用苦寒、淡滲、清裡之藥,用之必增嘔逆,此歷驗不爽者,不特時行症兼痢為然。若溫熱病而兼痢,多屬濕熱與積滯,互結胃腸,治法總以疏利、推蕩、清火為主。
惟伏邪火毒太甚,驟發即下純紅、純紫惡血,或兼見舌燥、譫妄諸症者,黃連、大黃、犀角、鮮地,又在所急,不可拘此論也。
白話文:
如果表面的症狀已經解除,但內部的積滯尚未去除,就應該使用葛根芩連湯,並加入青皮、陳皮、山楂、麥芽來清消積滯,嚴重的話還可以加入枳實導滯丸緩慢攻堅;中焦可以用白頭翁湯來苦寒堅固。
總之,痢疾伴隨表症,一開始出現發熱,就應該緩慢使用苦寒、淡滲、清裡的中藥,如果使用過急,很容易加重嘔吐逆氣,這是歷來的經驗,不會有錯,不只是流行病兼有痢疾才會如此。
如果溫熱病同時伴有痢疾,大多屬於濕熱與積滯互結在胃腸,治療原則總是以疏利、推蕩、清火為主。
只有伏藏的邪火毒氣太過嚴重,突然發作就排出純紅色或純紫色的惡血,同時伴有舌頭乾燥、神志不清等症狀的,就應該使用黃連、大黃、犀角、鮮地黃等藥物來急救,不能拘泥於上述的論述。
綜而言之,以上八條,其辨明所以為溫熱兼症,固已不憚逐類詳審,然總以前所列五辨為主。五者之中,必有一二確據,方於溫熱門求治,否則各按各門施治可也。若反混以時邪治之,為害甚矣!
白話文:
總的來說,這八個條款,對於分辨為什麼是溫熱並存的病症,已經詳細地進行了歸類和審查。然而,主要還是基於前面列出的五個辨別原則。在這五個原則中,必須至少有一兩個確切的根據,纔能夠在溫熱類型的疾病中尋求治療。否則,可以按照各自的門類進行治療。如果反覆混亂地使用時令邪氣的治療方法,其危害是非常大的!
3. 溫熱夾症療法
溫熱,伏邪也。凡言夾者,伏邪夾實、夾虛,二邪夾發者也。如夾痰水、食、郁、蓄血等邪屬實者,則以夾邪為先,伏邪為後,蓋清其夾邪,而伏邪始得透發,透發方能傳變,傳變乃可解利也。如夾脾虛、腎虛及諸亡血家症,則以治伏邪為主,養正為輔,蓋邪留則正益傷,故不可養正遺邪也。如夾哮喘、心胃痛、疝氣諸舊病,則但治伏邪,舊病自已,蓋舊病乃新邪所迫而發也。
約計之則有十。
一、夾痰水,飲入於胃,經蒸變而稠濁者為痰,未經蒸變而清稀者為水,痰與水一物也。痰能作熱,水能作冷,溫熱屬伏火症,故夾痰者更增其熱,每見昏眩痞悶,右脈滑盛。治法宜桔梗湯加化橘紅、栝蔞、貝母,甚則可加稀涎散先吐膈上之伏痰;如痰迷清竅,神昏如迷,口吐涎沫,胸腹按之不痛者,宜加味導痰湯加牛黃清心丸,或昌陽瀉心湯加萬氏牛黃丸。若夾水,則脈往往相悖,治法亦有不同,不可不細辨也。溫熱之脈必數,而有水在胸膈,其脈多緩,甚則遲弦,此脈夾水之辨也。溫熱之舌,一經傳裡,則轉黃、轉燥、轉黑:若有水在胸膈,則煩躁、譫妄、沉昏諸症具備,而舌色白潤,間有轉黃、轉黑者,亦必仍有滑苔,或滿舌黃黑,半邊夾一二條白色,或舌尖舌本俱黃,中間夾一段白色,此舌夾水之辨也。溫熱胸滿,心下硬痛,手不可按;一有水在胸隔,心下雖滿痛,按之則軟,略加揉按,漉漉有聲,甚則腸下抽痛,乾嘔短氣,或腰重足腫,下利溺少,此症夾水之辨也。溫熱症見夾水脈症,雖有表,不宜純用辛涼發散,純用則表不能解,而轉見沉困;有里症,不可早用苦寒,早用則必轉加昏憒。此水氣鬱遏熱邪,陽氣受困,宜於發表清裡藥中,加辛燥利水、利氣之品,以祛水氣。迨水氣去,郁遏發,然後議攻、議涼,則無不效者矣。燥濕,則半夏、蒼朮;利水,則木通、苓、澤;利氣,則萊菔子、草果仁、青木香。甚則有可投控涎丹、大陷胸湯者。故溫熱雖屬伏火,往往有投三承氣、黃芩、白虎,而偶用溫燥藥收功。遂至訟清熱之非者,不知伏火乃其本氣,夾雜乃其間氣耳!
白話文:
溫熱,伏邪也。
溫熱病症,其本源是伏藏的邪氣。
凡言夾者,伏邪夾實、夾虛,二邪夾發者也。
凡是說夾雜,是指伏邪夾雜著實邪或虛邪,兩種邪氣同時發作。
如夾痰水、食、郁、蓄血等邪屬實者,則以夾邪為先,伏邪為後,蓋清其夾邪,而伏邪始得透發,透發方能傳變,傳變乃可解利也。
比如夾雜痰水、食積、鬱結、蓄血等實邪,應先治療夾雜的實邪,後治伏邪。因為清除夾雜的實邪,伏邪才能得以透發,透發之後才能傳變,傳變之後才能解脫。
如夾脾虛、腎虛及諸亡血家症,則以治伏邪為主,養正為輔,蓋邪留則正益傷,故不可養正遺邪也。
比如夾雜脾虛、腎虛以及各種失血的症狀,則應以治療伏邪為主,以養正氣為輔。因為邪氣停留在體內,正氣會受到更大的損傷,因此不可只顧著養正氣而忽略了邪氣。
如夾哮喘、心胃痛、疝氣諸舊病,則但治伏邪,舊病自已,蓋舊病乃新邪所迫而發也。
比如夾雜哮喘、心胃痛、疝氣等舊病,則只需治療伏邪,舊病自然會好轉。因為舊病是新邪的逼迫而發作的。
約計之則有十。
大約有十種夾雜的病症。
一、夾痰水
飲食進入胃中,經過蒸化而變得稠濁的稱為痰,未經蒸化而清稀的稱為水,痰與水本質上是同一種東西。痰能生熱,水能生寒。溫熱屬於伏火症,所以夾雜痰者會加重熱症,常表現為昏眩、胸悶、右脈滑數。治療方法宜用桔梗湯加化橘紅、栝蔞、貝母,嚴重者可以加稀涎散先吐出膈上伏痰。如果痰迷清竅,神昏如迷,口吐涎沫,胸腹按之不痛,則宜用加味導痰湯加牛黃清心丸,或昌陽瀉心湯加萬氏牛黃丸。
若夾水,則脈往往相悖,治法亦有不同,不可不細辨也。
如果夾雜水,則脈象往往相反,治療方法也不同,不可不細緻辨別。溫熱病的脈象必定是數的,而如果有水在胸膈,則脈象多緩,嚴重者甚至遲弦,這就是夾水的脈象。溫熱病的舌頭,一經傳裡,則會轉黃、轉燥、轉黑。如果有水在胸膈,則會出現煩躁、譫妄、沉昏等症狀,而舌色白潤,間有轉黃、轉黑者,也一定會有滑苔,或者滿舌黃黑,半邊夾一二條白色,或者舌尖舌本俱黃,中間夾一段白色,這就是夾水的舌象。溫熱病的胸部滿悶,心下硬痛,手不可按。如果有水在胸膈,心下雖然滿痛,但按之則軟,略加揉按,漉漉有聲,嚴重者甚至腸下抽痛,乾嘔短氣,或者腰重足腫,下利溺少,這就是夾水的症狀。
溫熱症見夾水脈症,雖有表,不宜純用辛涼發散,純用則表不能解,而轉見沉困;有里症,不可早用苦寒,早用則必轉加昏憒。
溫熱病出現夾水的脈象,即使有表症,也不宜單純使用辛涼發散之藥,單純使用會導致表症不解,反而出現沉困。如果有裡症,也不宜過早使用苦寒之藥,過早使用會加重昏憒。
此水氣鬱遏熱邪,陽氣受困,宜於發表清裡藥中,加辛燥利水、利氣之品,以祛水氣。
這是因為水氣鬱結阻礙熱邪,陽氣受困,宜在發表清裡的藥物中,加入辛燥利水、利氣之品,以祛除水氣。
迨水氣去,郁遏發,然後議攻、議涼,則無不效者矣。燥濕,則半夏、蒼朮;利水,則木通、苓、澤;利氣,則萊菔子、草果仁、青木香。
等到水氣去除,鬱結發散,然後再考慮攻邪、涼邪,則無不奏效。燥濕,可用半夏、蒼朮;利水,可用木通、茯苓、澤瀉;利氣,可用萊菔子、草果仁、青木香。
甚則有可投控涎丹、大陷胸湯者。
嚴重者,可以考慮使用控涎丹、大陷胸湯。
故溫熱雖屬伏火,往往有投三承氣、黃芩、白虎,而偶用溫燥藥收功。遂至訟清熱之非者,不知伏火乃其本氣,夾雜乃其間氣耳!
因此,雖然溫熱屬於伏火,但往往會使用三承氣湯、黃芩、白虎湯,甚至偶爾使用溫燥藥物來取得療效。有些人因此而批評清熱之法的錯誤,卻不知道伏火是其本氣,夾雜是其間氣而已!
二、夾食滯,溫熱夾食滯者最多,而有食填胸膈,食入腸胃之不同。入腸胃則為陽明積熱症,治法備於三承氣湯。惟食在胸膈,雖症見惡食、吞酸、噯氣、腹滿、欲吐不吐、嘔逆痞悶,而往往有脈沉手足冷者。誤認三陰,投以溫劑,卻無一毫熱渴,而煩躁倍增,甚則一二日即死。蓋膈間為陰陽升降之路,食填之則氣閉,氣閉則鬱熱無所疏泄,誤溫則熱愈郁。熱鬱於內,故外無發熱症;熱鬱於下,故上無口渴症。伏邪以出表為淺,入里為深,此病一溫,則逼邪入里,故並至死而不見熱症也。由前五辨法,既辨得為溫熱症矣,而遇脈沉手足冷,即當細詢其胸膈,若痞塞悶痛,即是夾食。再辨其舌苔白厚,而微兼淡黃,益為食填膈上明證,可於桔梗湯中加枳殼、青皮、萊菔、曲糵,甚則用吐法以宣之,外治用連豆散敷之,使膈間陽氣宣達,然後熱症自見,則解表清裡,無或誤矣。
白話文:
二、夾食滯
溫熱夾食滯者最常見,但有食填胸膈和食入腸胃的區別。食入腸胃則屬於陽明積熱症,治法已詳述於三[承氣湯]。
然而,食在胸膈,雖然會出現惡食、吞酸、噯氣、腹滿、欲吐不吐、嘔逆痞悶等症狀,但往往伴隨脈沉手足冷的現象。誤以為三陰症而投以溫劑,卻不見患者有任何熱渴之症,反而煩躁加劇,嚴重者甚至一二日內便會死亡。
這是因為膈間是陰陽升降的通道,食填阻塞則氣閉不通,氣閉則鬱熱無處宣泄,誤用溫劑反而會加重鬱熱。熱鬱於內,所以沒有發熱症狀;熱鬱於下,所以沒有口渴症狀。伏邪於表淺,入里則深,此病一溫,就等於逼邪入里,所以即使病入膏肓也不見發熱症狀。
根據前五辨法,已經確定為溫熱症,但遇到脈沉手足冷,就要仔細詢問患者胸膈狀況,如果出現痞塞悶痛,就屬於夾食。再觀察舌苔,如果白厚而略帶淡黃,更是食填膈上的明顯證據。
治療應在[桔梗]湯中加入[枳殼]、[青皮]、[萊菔]、曲糵,情況嚴重者甚至需要用吐法來宣泄。外治可用連豆散敷於患處,使膈間陽氣流通,然後熱症就會顯現,再用解表清裡的方法治療,就不會出現誤診了。
三、夾氣鬱,溫熱症夾氣鬱者,初起時症悉同,而多脈沉、手足冷、嘔逆、胸滿,頗類夾食。但夾食為有物,為實邪,舌苔厚白而微黃,胸膈滿痛不可按,按亦不移。夾氣為無物,為虛邪,舌苔白薄,胸膈滿痛,半軟而可按。先宜宣通其鬱,然後解表清裡,自無不效。若不舒鬱而徒發表,則裡氣不能外達,而難於徹汗;遽用清下,則上氣不宣,多致痞逆。惟於解表藥中加蘇梗、青皮、鬱金、香附之類,以宣其氣,則表易解;於清裡藥中加栝蔞、川貝,以舒其鬱,則里易和。但川貝母雖為舒郁要藥,而力薄性緩,必用至五錢一兩,方能奏效,若加四磨飲子則尤捷。
白話文:
三、夾氣鬱
溫熱症夾氣鬱者,初期症狀都相同,但多見脈沉、手足冰冷、嘔逆、胸悶,頗像夾食。然而,夾食是因為有食物積滯,屬於實邪,舌苔厚白帶微黃,胸膈滿痛不能按壓,按壓也不移動。夾氣則無形無質,屬於虛邪,舌苔白薄,胸膈滿痛,但半軟可以按壓。
治療上,首先應宣通其鬱結,然後再解表清裡,如此便可藥到病除。若不舒緩鬱結而只單純發表,則裡氣無法外達,導致難以出汗;若急於使用清下之藥,則上氣不宣,容易引起痞逆。
因此,在解表藥中加入蘇梗、青皮、鬱金、香附等藥物,以宣通其氣,則表證容易解除;在清裡藥中加入栝蔞、川貝,以舒緩其鬱結,則裡證容易和解。
雖然川貝母是舒緩鬱結的重要藥物,但藥力較弱,作用緩慢,需用量較大,至少要五錢到一兩才能見效。如果加入四磨飲子,則效果更佳。
四、夾蓄血,伏邪傳經之後,蓄血最多,從治攻裡,茲不具論。惟本有內傷停瘀,復感伏邪,於初起一二日,病之表症悉具,而脈或芤或澀,頗類陽症陰脈,但須細詢其胸腹、脅肋、四肢,有痛不可按而澀者,即為蓄血;確知其非陽症見陰脈,則是表症見里脈矣。治法必兼消瘀,紅花、桃仁、歸尾、赤芍、元參、元胡、山楂之類,量加一二味;重則加炮穿山甲一錢,則表邪易解,而芤澀之脈亦易起。若誤認芤澀為陰,而投溫劑,輕則變劇,重則危矣。至於里症發現,宜用吳氏桃仁承氣湯,加乾漆、炒川連,瀉火攻血。其蓄血或從嘔出,或從泄出,須審其色。紅紫而散者可治,色如敗衄,而凝結成塊,多兼血水,此正氣已脫,邪不能留也。又或如汙泥而黏膩不斷,臭穢異常者,此津氣已敗,與濁腐同下也,症多不治。如脅痛、少腹痛,手不可按,甚至昏迷不省,少頃復甦,乃瘀血上衝,症名血厥,大便或秘或黑,輕則香殼散,重則代抵當丸、拔萃犀角地黃湯,加炮穿山甲一錢,最破瘀積。若瘀結不散,必發熱如狂,咳喘嘔逆;若發汗太過,誤觸瘀血,則或嘔或泄,或發呃逆。但活血消瘀,則嘔泄呃逆自止。
白話文:
四、夾蓄血
伏邪傳經之後,蓄血的情況最為常見。治療上應從攻裡入手,此處不再贅述。
若本身已有內傷停瘀,又感伏邪,在發病初期的頭一兩天,表症皆會出現,而脈象可能芤或澀,看似陽症卻出現陰脈。但需仔細詢問患者胸腹、脅肋、四肢是否有疼痛難忍且按之則澀的症狀,如果有,就屬於蓄血。
要確定此症狀不是陽症卻出現陰脈,而是表症出現里脈,就必須仔細辨別。治療時必須兼顧消瘀,可用紅花、桃仁、歸尾、赤芍、元參、元胡、山楂等藥材,酌量加一到兩味;若病情嚴重,可再加入炮穿山甲一錢,如此表邪易解,芤澀的脈象也能容易恢復。
若誤將芤澀脈象當成陰症而服用溫劑,輕則病情加重,重則危及性命。
若出現里症,應使用吳氏桃仁承氣湯,並加入乾漆、炒川連,瀉火攻血。
蓄血可能從嘔吐或泄瀉排出,需審視其顏色。若顏色紅紫且散開,可治癒;若顏色像敗血,凝結成塊,並伴隨血水,則正氣已脫,邪氣無法留存,難以治療。
若排出物像汙泥般黏膩不斷,臭穢異常,則津氣已敗,與濁腐一同排出,症狀多半無法治愈。
若患者出現脅痛、少腹痛,手不可按,甚至昏迷不省人事,過一會兒才恢復意識,這是瘀血上衝所致,稱為血厥,大便可能便秘或黑色。輕則可服用香殼散,重則需服用代抵當丸、拔萃犀角地黃湯,並加入炮穿山甲一錢,最能破瘀積。
若瘀結不散,必會發熱如狂,咳嗽喘息,嘔吐逆氣;若過度發汗,誤觸瘀血,則可能嘔吐、泄瀉,或發生呃逆。
但只要活血消瘀,嘔吐、泄瀉、呃逆等症狀就會自行止住。
五、夾脾虛,溫熱較之風寒本為難治,以風寒傳變有次序,溫熱傳變無常經:風寒表邪,一發即散,伏邪散而復集,且往復再三;風寒傳裡症,一攻即和,伏邪攻而復合,有下之又下而不和者,此伏邪所以難治也。而脾虛者,則更為難治。蓋溫熱必得汗、清、下而後解,脾虛者,表不能作汗,里不任攻下,或得汗矣,而氣隨汗脫;得下矣,而氣從下脫;即純用清泄,中氣亦不克支持,往往藥愈涼而邪愈遏。今時習俗,尤偏於溫熱傷陰之說,不知中氣內虛、熱鬱灼津之理,每見苔赤,便用大劑清滋。是濁熱已遏中焦氣分,又用濁藥,兩濁相合,逼令邪氣深入膏肓,深入骨髓,遂成錮結不解之勢。又或舌苔黃膩,明是中焦氣分被濕熱熏蒸,法宜苦辛開化;乃不用開化,而用大劑涼藥,如三黃、白虎、三石、玉女煎之類,有闔無開,亦足逼令邪氣深伏。邪伏則脾氣不得上升,舌苔因之亦伏,轉成舌絳無苔。見其舌絳無苔,又用犀角地黃、清宮、增液諸湯,更令邪氣深伏。藥愈清滋,舌肉愈燥,愈赤愈黑,甚至音啞、神昏竅閉,變在須臾,故治此等症,汗不強汗,解表必兼養正,如參蘇飲、七味蔥白湯之類;下勿輕下,攻裡必兼顧本,如三黃、枳朮丸、黃龍湯之類;涼不純涼,清中必兼益氣生液,如人參白虎湯、竹葉石膏湯、黃連瀉心湯、參胡溫膽湯、參胡芍藥湯之類。其外症似無甚分別,惟脈必虛弱,不任尋按可據;然邪有進退,當其邪焰方張,雖虛而脈亦尋按有力,不可泥也,又必以神情、氣色、脈症相參,如面色萎黃,神情倦怠,氣息微促,皆脾虛中氣不振之象。更須通體合參,如通體皆有餘實象,而獨見一二虛象,則虛象反為吃緊;通體俱見虛象,而獨見一二實症,則實症又為吃緊,是故權衡標本為尤急也。如實症居標,虛症居本,則虛症為重;如虛症居標,實症居本,則實症為重,到此虛實關頭,苟不精心診察,則草菅人命矣!
白話文:
五、夾脾虛
溫熱病症相較於風寒病症,本就難以治療。因為風寒傳變有順序可循,而溫熱傳變變化無常:
風寒表邪,一發作就會散開,即使潛伏的邪氣散去後又重新聚集,也會反覆發作幾次;風寒傳入裡證,一攻打就會緩和,潛伏的邪氣攻打後又會癒合,有的會反覆攻下卻無法緩和,這是潛伏的邪氣難以治療的原因。
而脾虛的人,治療起來就更加困難了。因為溫熱病症必須透過發汗、清熱、瀉下才能痊癒,而脾虛的人,表面無法發汗,裡證也無法攻下,即使能發汗,也會導致氣隨汗液流失;即使能瀉下,也會導致氣隨排泄物流失;即使單純使用清熱瀉火藥物,中氣也無法支撐,往往藥物愈涼,邪氣愈加阻遏。
如今的習俗,特別偏向於溫熱傷陰的說法,卻不知道中氣內虛、熱氣鬱結津液的道理,每當看到舌苔發紅,就用大劑清熱滋潤的藥物。這樣就會導致濁熱之氣已經阻遏了中焦氣分,又用濁藥,兩者結合,逼迫邪氣深入膏肓,深入骨髓,最終形成難以化解的頑固病症。
又或者舌苔黃膩,顯然是中焦氣分被濕熱熏蒸,應該用辛辣開胃的藥物來疏通;卻不用開胃藥,反而用大劑涼藥,比如三黃、白虎、三石、玉女煎之類,這樣就如同關閉門窗,沒有出口,也會逼迫邪氣深藏。邪氣深藏,脾氣就無法上升,舌苔也會因此而隱沒,最終變成舌頭發紅而無苔。見到舌頭發紅而無苔,又用犀角地黃、清宮、增液之類的湯劑,更會讓邪氣深藏。藥物愈加清熱滋潤,舌頭就愈加乾燥,愈加發紅發黑,甚至聲音嘶啞、神志昏迷、竅閉不通,變化就在一瞬間,因此治療這種病症,發汗不能強行發汗,解表必須同時滋補正氣,比如參蘇飲、七味蔥白湯之類;瀉下不能輕易瀉下,攻打裡證必須兼顧根本,比如三黃、枳朮丸、黃龍湯之類;清熱不能單純清熱,清熱之中必須同時益氣生津,比如人參白虎湯、竹葉石膏湯、黃連瀉心湯、參胡溫膽湯、參胡芍藥湯之類。
其他症狀可能沒有明顯差異,但是脈象一定會虛弱,不能用力按壓就能判斷出來;然而邪氣有進退,當邪氣旺盛時,即使虛弱,脈象也能用力按壓,不可一概而論,還必須結合神態、氣色、脈象綜合判斷,比如面色萎黃,神態倦怠,呼吸微促,都是脾虛中氣不足的表現。
更要通盤考慮,比如全身都有餘實的表現,而只見一兩個虛象,那麼虛象就更要重視;全身都見虛象,而只見一兩個實症,那麼實症就更要重視。因此,權衡標本至關重要。
如果實症是表象,虛症是根本,那麼虛症就更加嚴重;如果虛症是表象,實症是根本,那麼實症就更加嚴重。到了這個虛實關鍵時刻,如果不仔細診察,就會草菅人命!
六、夾腎虛,溫熱症夾脾虛者,為難治矣,夾腎虛者,更難治。溫熱屬伏火,腎氣虛,則手足反冷;溫熱屬實邪,腎氣虛,則眩暈驚悸,腰膝痿軟。腎虛之中,又有陰虛、陽虛之分。溫熱必待汗、下、清而後解,陽虛者,一經汗、下、清,則脫絕之症隨見:陰虛者,一經汗、下、清,則枯竭之症隨見,必須時時諦察。凡在表時,見腰痛異常、小便頻數、膝脛冷軟、精泄如注,當細詢其人之平日,如有淋濁、遺泄、陽痿等症,則當於疏表藥中加人參、白芍,陽虛兼官桂、杜仲,陰虛兼元參、知母,以照顧本元,免後來意外之虞。若入里當下,必千金生地黃湯、陶氏黃龍加減為主;當清氣分,人參白虎湯;血分,犀角地黃湯加減為主。或屢清屢下,而熱更甚,舌上燥而無苔,或有黑苔,愈清而愈長,或有燥苔,愈下而愈裂者,是皆屬於腎陰虛,察其陽明無實症可據,即當治以六味地黃湯,熟地改用生地,加知母、黃柏,或甘露飲。熟地切片,泡湯代水煎藥。王太僕所謂寒之不寒,責其無水,壯水之主,以制陽光者,此也。再不應,則合生脈散,以滋水之上源,或用黃連阿膠湯、小甘露飲,滋陰瀉火;但似此熱勢燎原,非杯水所能救,故必大作湯液,乃有濟耳。見機若早,十救二三;涸竭已見,十難救一。或更兼脾胃敗症,如嘔呃、噦利之類,潤藥難任,甚或湯藥不下,百不救一矣。
白話文:
六、夾腎虛
溫熱症夾雜脾虛者,已經很難治療了,夾雜腎虛者,就更加難治。溫熱症屬於伏火,腎氣虛弱,就會出現手腳冰冷;溫熱症屬於實邪,腎氣虛弱,就會出現頭昏眼花、心悸不安、腰膝無力等症狀。腎虛分為陰虛和陽虛兩種。
溫熱症必須要通過發汗、瀉下、清熱等方法才能痊癒,陽虛的人,一旦經過發汗、瀉下、清熱,就會出現虛脫的症狀;陰虛的人,一旦經過發汗、瀉下、清熱,就會出現津液枯竭的症狀,必須要仔細觀察。
如果在表證時,出現腰痛異常、小便頻繁、膝蓋和小腿無力、精液流失等症狀,就要仔細詢問患者平時是否有淋濁、遺精、陽痿等病症。如果有,就要在疏散表證的藥物中加入人參、白芍,陽虛的人還要加入官桂、杜仲,陰虛的人還要加入元參、知母,以補益本元,避免日後出現意外。
如果熱邪入里,必須要以千金生地黃湯、陶氏黃龍加減湯為主;如果要清氣分,就要用人參白虎湯;如果要清血分,就要用犀角地黃湯加減湯為主。
如果多次清熱瀉下,熱症反而更加嚴重,舌頭乾燥無苔,或者舌苔發黑,清熱後舌苔反而更長,或者舌苔乾燥,瀉下後反而更裂,這些都是屬於腎陰虛的表現。如果觀察陽明經沒有實證可以佐證,就要用六味地黃湯,熟地改用生地,加入知母、黃柏,或者用甘露飲。熟地切片,泡湯代替水煎藥。王太僕曾經說過,寒症不寒,是因為體內缺水,要滋補腎水,才能制約陽氣,這就是這個道理。
如果仍然不見效,就要合用生脈散,滋補水源,或者用黃連阿膠湯、小甘露飲,滋陰瀉火。但是,這種熱勢像火勢燎原一樣,不是一杯水就能救得了的,必須要大量服用湯藥,才能起到療效。
如果及早發現,十次治療可以救活兩三次;如果已經虛脫,十次治療就難救活一次。
如果還伴隨脾胃虛弱的症狀,比如嘔吐、呃逆、腹瀉等,滋補藥物就難以勝任,甚至連湯藥都喝不下,那就很難救活了。
七、夾諸亡血,溫熱症亡血有三:
其一,未病之先素亡血而陰虛,一受伏邪,則邪熱乘虛煎熬,亡陰最易。用藥解表、清裡,必步步照顧營血,如七味蔥白湯之用生地、麥冬,劉氏雙解散之用歸身、白芍是也。
其二,當病之時,忽然吐衄,女子崩漏,甚至血暈昏厥,熱甚危急。病家但知血之可駭,醫家亦忽其伏邪,惟汲汲於止血。清涼滋補,多至危殆。不知血由邪逼,惟當清其伏邪,伏邪解,血自止也。惟此症徐見於伏邪既盛,發熱數日後者易知,而猝見於邪郁陰經,並無發熱、頭痛時者難識,但見微惡寒而大作嘔,急當如前,用五辨法辨之。若舌有白苔,即屬濕溫傷絡,當以新定達原飲為主,嘔加竹茹廣皮,脹加青皮、大腹皮。
白話文:
七、夾諸亡血
溫熱症亡血有三個原因:
第一種情況是,患者在生病之前就已經有失血的現象,導致陰虛體質。一旦受到伏邪(潛伏的邪氣)的侵襲,邪熱便乘虛而入,煎熬陰液,很容易導致亡陰(陰氣耗損)。用藥治療時,要解表清裡,同時也要步步照顧營血,就像七味蔥白湯中加入生地、麥冬,以及劉氏雙解散中加入歸身、白芍一樣。
第二種情況是,患者在生病期間突然出現吐血、鼻出血,女性則出現崩漏,甚至出現血暈昏厥的現象,病情非常危急。病家只看到出血的可怕,而醫生也忽略了伏邪的存在,只急於止血。如果一味清涼滋補,反而容易導致病情更加危殆。其實血是因為邪氣逼迫而流出的,所以應當先清除伏邪,伏邪消除後,出血自然就會停止。這種情況如果發熱持續數日後才出現,比較容易識別;但如果邪氣鬱積在陰經,沒有發熱、頭痛的症狀,就比較難以辨認,只會出現輕微惡寒和嘔吐。此時要像之前一樣,用五辨法來辨證。如果舌苔發白,就屬於濕溫傷絡,應以新定達原飲為主方,嘔吐加竹茹、廣皮,腹脹加青皮、大腹皮。
舌有黃苔,或紫絳色,即屬溫熱傷絡,宜用涼膈散加茅根、童便;血大溢者,加大黃、黃連,但治伏邪,血症自已。若脫血太甚,而氣欲絕者,必用人參、麥、味以固中氣,俟伏邪傳變歸經,然後按經治之,此溫熱症夾亡血之最危者。
其三,伏邪大張之後,煩熱躁渴之餘,而見亡血症,則又溫熱症之常態,詳後血症各條。
八、夾哮喘,哮喘乃肺家所時有,本有寒痰、熱痰二症,一受溫熱,則無非痰火,由其濕熱之氣,從其類而入肺,發其哮喘。遇此,當行前五辨法。有伏邪,但治伏邪,而哮喘自除;或於治伏邪藥中,加栝蔞、川貝、蘇子、白前、千金葦莖湯合文蛤散尤捷,二邪並解,法更精密。若哮喘勢重,則白果定喘湯、蘇子降氣湯二方亦可借用以治標;惟麻黃必須蜜炙,沉香亦宜磨汁,再加生石膏、海蛤殼以清鎮之,庶免辛燥劫液之弊。
白話文:
舌苔黃或紫絳色的溫熱病症
若舌頭上出現黃色的苔,或者呈現紫絳色,則屬於溫熱病症傷及血液循環,宜用涼膈散加上茅根和童尿治療。若出血量較多,可加入大黃和黃連,但重點在於治療伏邪,血症自然會好轉。若失血過多,導致氣息衰竭,則需用人參、麥、味來固護中氣,待伏邪傳變歸經後,再依照經絡病症治療。這種溫熱病症夾雜失血的狀況,是最為危急的。
伏邪後出現的亡血症
其次,伏邪盛行之後,出現煩躁、口渴,以及失血的症狀,屬於溫熱病症的常見表現,詳細內容可參考後續關於血症的論述。
溫熱病症夾雜哮喘
哮喘本為肺部常見病症,分為寒痰和熱痰兩種。若受到溫熱病症影響,則無非是痰火,濕熱之氣循著自身特性侵入肺部,誘發哮喘。遇到此情況,應遵循前五種辨證方法。若有伏邪,則重點治療伏邪,哮喘自然會消失;或是在治療伏邪的藥方中,加入栝蔞、川貝、蘇子、白前,以及千金葦莖湯和文蛤散,則更能有效地消除兩種病邪。若哮喘症狀嚴重,可借用白果定喘湯、蘇子降氣湯等方劑治療表症。需要注意的是,麻黃必須用蜜炙,沉香則要磨成汁,再加入生石膏和海蛤殼來清熱鎮靜,以避免辛燥傷津液的弊端。
九、夾胃痛,溫熱症有夾胃痛者,於其痛時,先用前五辨法。若有伏邪見症,但治伏邪可也。雖平時因寒而發,於此則但治其熱。蓋濕溫伏於膜原,溫熱伏於血絡,蘊釀蒸變,必從火化。伏邪自里達表,而發其胃痛痼疾者,多屬熱痛,則但於治伏邪藥中,加乳香、沒藥以止痛,延胡、桃仁以活絡,速使其伏邪透發,而胃痛自已。若誤認平常寒胃痛,用桂、附、薑、萸,必致危殆。
十、夾疝氣,伏邪夾疝,其腎囊、少腹引痛,全是疝症,當如前五辨法。一有伏邪,不必治疝,但於治伏邪藥中,加橘核、青皮,而疝自消。若依常治疝法,用吳萸、桂、附、茴香諸燥品,輕者變為囊癰,重者變為呃逆,噦厥昏沉,而莫救矣。
白話文:
九、夾胃痛
溫熱症中,若有夾胃痛者,在疼痛發作時,應先依照前五辨法處理。如果患者有伏邪見症,則只需治療伏邪即可。即使平時因寒氣而導致胃痛,此時也只需治療其熱證。因為濕溫之邪伏於膜原,溫熱之邪伏於血絡,積聚蒸化,必然會轉化為火熱。伏邪從內部到達表面,引發胃痛痼疾者,多屬熱痛,所以只需在治療伏邪的藥物中,加入乳香、沒藥以止痛,延胡索、桃仁以活絡氣血,使其伏邪迅速透發,胃痛自然會消失。如果誤以為是普通的寒胃痛,而使用桂枝、附子、生薑、吳茱萸等藥物,就會導致病情危急。
十、夾疝氣
伏邪夾雜的疝氣,其腎囊、少腹部位牽引疼痛,皆屬疝症,應依照前五辨法處理。一旦出現伏邪,無需治療疝氣本身,只需在治療伏邪的藥物中,加入橘核、青皮,疝氣就會自然消失。如果依照常規治療疝氣的方法,使用吳茱萸、桂枝、附子、茴香等燥熱藥物,輕則會變成囊癰,重則會導致呃逆、噦厥、昏沉,難以救治。
總而言之,溫熱夾症最多,非刻意精別,用藥必致差誤。凡遇有內傷宿病之人,更患伏氣溫熱,不得用峻汗、峻攻、峻清之法;必參其人之形氣盛衰,伏邪微甚,本病之新久虛實,向來之宜寒宜熱,宜補宜瀉,宜燥宜潤,宜降宜升,或近日服過何藥之相安不相安,其間或夾痰水,或夾食滯,或夾積瘀,或夾氣鬱,或夾氣虛,或夾血虛,或夾陽虛,或夾陰虛。務在審症詳明,投劑果決,自然隨手克應,而無顢頇之弊矣。
白話文:
總之,溫熱夾雜的病症最常見,如果不仔細辨別,用藥就會容易出錯。凡是遇到有內傷舊疾的人,又患上了潛藏的溫熱之邪,就絕對不能使用峻猛發汗、峻猛攻邪、峻猛清熱的方法;一定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強弱、邪氣輕重、疾病的久新虛實,以及過去的治療經驗,判斷是否應該使用寒涼或溫熱、補益或瀉下、燥濕或滋潤、降氣或升氣,以及最近是否服用過其他藥物,是否相安無礙。此外,還要考慮患者是否夾雜痰水、食積、積瘀、氣鬱、氣虛、血虛、陽虛、陰虛等情況。務必審慎辨證,明確病情,果斷用藥,自然就能隨手奏效,避免庸醫的弊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