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天章撰,陸懋修刪補,何廉臣重訂
《重訂廣溫熱論》~ 第一卷 (8)
第一卷 (8)
1. 濕火之症治
如伏暑初起,有因秋燥及冬溫時氣,觸引而發者,舌多燥白,或望之似潤,捫之仍糙,症兼咳吐黏痰,胸部串痛,唇乾齒燥,或咽乾喉痛,當先以邵氏熱鬱湯,辛涼輕潤,以宣解上焦之新邪,余可仍仿前法酌用之。至於伏暑兼寒而化瘧,挾滯而化痢,參看溫熱兼症療法門可也,茲不贅。以上皆濕火症初中,未傳變之大要也,餘症詳本書溫熱各論中。
白話文:
濕熱症的治療
如果暑熱初發,是因秋燥或冬溫的時令氣候誘發的,舌苔多半乾燥發白,或看起來潤澤,但摸起來卻粗糙,症狀還包括咳嗽吐出黏稠痰液、胸部刺痛、嘴唇乾燥、牙齒乾燥或咽喉乾燥疼痛,應該先服用邵氏熱鬱湯,此方辛涼輕潤,可以宣洩上焦的風邪。其他治療方法可以參考之前的療法調整使用。至於暑熱兼夾寒邪而轉化為瘧疾,或因邪氣阻滯而導致痢疾的,可以參考本書「溫熱兼症療法」章節,在此就不贅述了。以上都是濕熱症初期,尚未轉變的重點,其他的症狀詳見本書溫熱病相關章節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