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靈至聖散

WU LING ZHI SHENG S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辨證錄》卷三

熱性指數

9

寒性指數

24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36%
脾經 18%
肺經 18%
胃經 15%
腎經 5%
心經 2%
膽經 2%
肝經
脾經
肺經
胃經
腎經
心經
膽經

最後更新日:2024-05-08

方劑組成解釋

五靈脂為五靈至聖散中不可或缺的藥材,其功效與方劑組成息息相關。

五靈脂性溫,入肝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之效。方中以其活血化瘀,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組織供血,從而達到止痛消腫的作用。

此外,五靈脂與其他藥材如川芎、乳香、沒藥等配合,共同發揮疏通經絡、活血止痛的功效,使藥效更加顯著,達到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的最佳效果。

五靈至聖散中包含白薇,主要原因有二:

一、 清熱解毒:白薇性寒,味苦,入肺、腎經,具有清熱解毒之效。方中常與其他藥物合用,以清解熱毒,治療熱病、癰疽、瘡瘍等症。

二、 利水消腫:白薇亦具利水消腫之效,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,改善水腫。方中白薇配合其他利水藥物,可治療水腫、小便不利等症。

總而言之,白薇在五靈至聖散中,發揮清熱解毒、利水消腫的功效,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,達到治療目的。

五靈至聖散中包含細辛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溫肺散寒,通鼻竅:細辛性溫,入肺經,具有溫肺散寒、通鼻竅的功效。五靈至聖散主治風寒犯肺,鼻塞流涕,頭痛發熱等症,細辛可以溫肺散寒,打開鼻竅,促進鼻腔通氣,達到緩解鼻塞、鼻涕,改善頭痛等症狀的效果。
  2. 引藥入肺,協同作用:細辛辛香走竄,能引藥入肺,促進其他藥物發揮藥效。五靈至聖散中包含其他藥物,如柴胡、葛根等,細辛可以幫助這些藥物深入肺部,增強藥效,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。

五靈至聖散中包含骨碎補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補腎壯骨: 骨碎補性溫,味甘苦,入腎經,具有補腎壯骨、強筋健骨之效。此方主要用於治療腰膝酸軟、筋骨疼痛、骨折癒合不良等症,骨碎補能補益腎氣,促進骨骼生長,有利於骨傷的恢復。
  2. 止痛消腫: 骨碎補除補腎壯骨外,亦具止痛消腫之功效。此方中,骨碎補可與其他藥物相配合,共同發揮止痛消腫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有效緩解疼痛,促進傷口癒合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五靈至聖散」,主要成分如下:

  • 白薇: 性寒,味甘,性質平和,具有清熱解毒、清虛熱、清熱利尿、清熱瀉火、清熱涼血、清肺熱利咽、滋陰潤燥、消腫排毒等功效。主治虛熱咳嗽、肺燥乾咳、陰虛盜汗、熱病煩渴、熱淋、血淋、癰疽腫毒、肺熱吐血、老年咳嗽、熱淫於內、血熱傷中、淋露不止等症。
  • 骨碎補: 性溫,味甘、苦,性質平和,具有補腎強骨、活血止血、通經活絡等功效。常用於治療腎虛腰痛、筋骨痠痛、跌打損傷、骨折等症。
  • 五靈脂: 味苦、辛,性溫,性質偏寒,主入肝、脾、腎經,功能功效包含止血、活血化瘀、清熱解毒、調經等。
  • 細辛: 性溫,味辛,具有辛溫散寒、發汗解表、祛風除濕、開竅、止咳化痰、活絡止痛的功效。

「五靈至聖散」具有止牙痛的功效,適合用於因蛀蟲而引起的牙齒疼痛,以及因經常食用肥厚甘美的食物而引起的牙齒破損及疼痛。

牙痛的原因

牙齒疼痛通常是由蛀牙、牙周疾病或外傷引起的。蛀牙是細菌感染牙齒,並導致牙齒結構破壞的疾病。牙周疾病是牙齒周圍組織,包括牙齦、牙周韌帶和牙槽骨的感染。外傷是牙齒受到外力損傷,可能導致牙齒破裂或脫落。

牙痛的症狀

牙痛的症狀取決於疼痛的嚴重程度和原因。輕微的牙痛可能只是引起輕微的不適,而嚴重的牙痛則可能導致劇烈的疼痛,甚至影響睡眠和飲食。牙痛的症狀還可能包括:

  • 牙齒敏感,在吃喝熱或冷的食物時感到疼痛
  • 牙齒鬆動
  • 牙齦紅腫或出血
  • 口臭
  • 下巴腫脹
  • 發燒

牙痛的治療

牙痛的治療取決於疼痛的原因。如果牙痛是由蛀牙引起的,則需要由牙醫進行補牙或拔牙。如果牙痛是由牙周疾病引起的,則需要進行牙周治療。如果牙痛是由外傷引起的,則需要進行牙齒修復或拔牙。

牙痛的預防

牙痛的預防包括定期刷牙和使用牙線、避免食用會損害牙齒的食物,以及定期去看牙醫進行檢查和清潔。

傳統服藥法


五靈脂3錢(研絕細末),白薇3錢,細辛5分,骨碎補5分(各研為細末)。
先用滾水含漱齒至淨,然後用前藥末5分,滾水調如稀糊。含漱齒半日,至氣急急吐出,如是者3次,痛止而蟲亦死矣,斷不再發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五靈至聖散有散風除濕、止痛的功效,主治蟲牙痛。但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兒童、體虛者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相同名稱方劑


五靈至聖散, 出處:《辨證錄》卷三。 組成:五靈脂3錢(研絕細末),白薇3錢,細辛5分,骨碎補5分(各研爲細末)。 主治:蟲牙痛。多食肥甘,齒牙破損而作痛,如行來行去者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