澤瀉羹
ZE XIE GENG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八
方劑配方組成
熱性指數
0
寒性指數
30
熱/寒比例
極寒 (0.03)複方歸經比例
腎經 50%
膀胱經 50%
腎經
膀胱經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方劑組成解釋
澤瀉羹中包含澤瀉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1. 藥性功效:澤瀉味甘性寒,入膀胱、腎經,具有利水滲濕、清熱瀉火之效。其善於消除水腫,尤其對於脾虛濕困、小便不利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。
2. 方劑組成:澤瀉羹通常用於治療水腫、小便不利、熱淋等症,而澤瀉作為利水滲濕的主藥,可有效祛除體內濕熱,促進水液代謝,配合其他藥材,達到治療目的。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「澤瀉羹」主治功效分析
根據《聖濟總錄》的記載,澤瀉羹被用於「治虛勞補益」。其主要成分為澤瀉,搭配羊肚蔥豉等佐料煮成羹食用。
治療原理分析:
- 澤瀉: 《聖濟總錄》中並未詳細描述澤瀉的藥理作用,但根據現代中醫藥學知識,澤瀉具有利水滲濕、清熱利尿的功效。 在本方中,澤瀉可能通過利水消腫的作用,消除體內水濕,從而減輕因水濕停滯所引起的虛勞症狀。 此外,澤瀉具有一定的降血脂、抗炎鎮痛作用,這些作用在現代研究中被提及,或許對改善虛勞相關的症狀有所幫助,但其古代應用重點在於其利水滲濕特性。
- 羊肚蔥豉等佐料:《聖濟總錄》記載,佐料中使用了羊肚、蔥豉等,這些佐料雖未明確指出其效用,但一般認為羊肚有健脾益氣之功,蔥豉則有發汗解表、溫陽散寒之效。 在此方中,它們可能起到輔助作用,以增強方劑的補益效果,同時改善因虛勞可能伴隨的脾胃虛弱、體內寒邪等狀況。
綜合分析:
澤瀉羹以澤瀉為主要藥材,並搭配羊肚蔥豉等佐料。 其治療原理可能在於透過澤瀉的利水滲濕作用,改善因水濕停滯所致的虛勞症狀。 輔以羊肚的健脾益氣和蔥豉的溫陽散寒作用,共同達到補益虛勞的目標。 本方看似簡單,但體現了古代醫家在治療虛勞時,不僅著眼於單純的氣血虧虛,亦重視體內水濕、寒邪等因素,並加以調理的思維。
總結:
澤瀉羹的主治功效為「治虛勞補益」,其治療原理在於利用澤瀉的利水滲濕作用,搭配羊肚蔥豉等佐料,以達到補益虛勞的功效。本方展現了古代醫家在治療虛勞時,不僅注重氣血,也兼顧體內水濕和寒邪等因素的全面考量。
傳統服藥法
生澤瀉花葉(切)5兩。
補益。
以水3升,煮取1升半,去滓,下羊肚、蔥、豉等於汁中,煮羹香熟,任意食之。老羊肚佳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澤瀉羹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八。 組成:生澤瀉花葉(切)5兩。 主治:補益。主治:虛勞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