鉛參散

鉛參散

QIAN CAN S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4

寒性指數

14

熱/寒比例

(0.29)

複方歸經比例

心經 20%
脾經 20%
肺經 15%
肝經 12%
膽經 12%
腎經 12%
胃經 7%
心經
脾經
肺經
肝經
膽經
腎經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鉛參散是一種中藥方劑,其主要成分中包含鉛丹。鉛丹是由鉛礦石煅燒而成的一種中藥材,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,主要用於醫療和治療特定疾病。在中醫理論中,鉛丹屬於「重藥」,其性寒味苦,具有清熱解毒、燥濕利水的效果。

鉛丹的加入,可以增強方劑的解毒能力,特別是對某些火毒、濕疹等病症的改善。此外,鉛丹還能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相互作用,達到協同效果,提高療效。然而,鉛丹的使用也需謹慎,因其含鉛成分,在用藥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劑量進行調整,以避免可能的毒性反應。因此,鉛參散的組成特別考慮了其療效與安全性,遵循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。

鉛參散中包含人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補氣固本: 人參性溫,味甘,具有補氣益血、生津止渴、安神益智之功效。鉛參散主要用於治療氣虛乏力、面色蒼白、自汗盜汗、心悸失眠等症狀,人參可補益正氣,提升機體抵抗力,從根本上改善病症。
  2. 緩解毒性: 人參具有解毒之效,可緩解鉛中毒導致的疲乏、頭昏、四肢無力等症狀。同時,人參可促進細胞再生,有助於修復鉛中毒引起的組織損傷。

鉛參散中加入天花粉,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、利咽止渴的功效。

天花粉性寒,味甘,入肺、胃經,具有清熱生津、利咽止渴、解毒消腫的功效。鉛參散中加入天花粉,可以幫助清熱解毒,緩解咽喉腫痛、口渴等症狀,同時也能起到滋陰生津的作用,改善因熱毒所致的津液虧損。

此外,天花粉還有利尿消腫的功效,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尿路感染、水腫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鉛參散方劑分析
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鉛參散主治「消渴」,即現代醫學中的糖尿病或類似症狀,古代認為與陰虛燥熱、津液耗傷有關,主要表現為多飲、多食、多尿及形體消瘦。此方以清熱、生津、固澀為核心,針對消渴病機中的虛熱與津液不固。

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

  1. 黃丹(煅,研)

    • 性味:辛、微寒,有毒(煅後減毒)。
    • 功效:傳統用於收澀斂瘡,煅後能減輕毒性,增強固澀作用。
    • 作用推論:可能用以固澀津液,防止消渴所致的過度耗散(如多尿),同時微寒之性助清虛熱。
  2. 蚌粉(炒,研)

    • 性味:鹹、寒。
    • 功效:清熱化痰、止渴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能治「消渴煩熱」。
    • 作用推論:輔助清熱生津,與黃丹協同收斂過度排泄的津液。
  3. 人參(去蘆)

    • 性味:甘、微苦,溫。
    • 功效:補氣生津,益脾肺。
    • 作用推論:針對消渴日久氣陰兩傷,補元氣以助津液生成,改善氣虛導致的口渴、乏力。
  4. 天花粉

    • 性味:甘、微苦,微寒。
    • 功效:清熱生津,解毒消腫。
    • 作用推論:直接滋陰潤燥,清肺胃之熱,緩解消渴的核心病機(陰虛燥熱)。

配伍邏輯

  • 清熱與生津並行:天花粉清熱養陰,蚌粉助清熱,人參補氣生津,三者共治本(陰虛燥熱)。
  • 固澀防耗散:黃丹、蚌粉炒研後增強收澀之性,治標(多尿、津液流失)。
  • 補瀉兼施:人參補虛,天花粉瀉熱,黃丹斂澀,構成「清、補、固」的立體結構。

服用方法用意

  • 麥門冬湯調服:麥門冬甘寒潤肺胃,強化了方劑的生津功效,空心服(空腹)以利吸收。

總結
鉛參散通過「養陰清熱、益氣固澀」雙向調節,針對消渴「本虛標實」的病機,既有天花粉、人參滋養氣陰治本,又以黃丹、蚌粉收澀防脫治標,體現中醫「標本兼顧」的思維。

傳統服藥法


黃丹(煅,研,別入)1兩,蚌粉(炒,研,別入)1兩,人參3分(去蘆),天花粉3分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1大錢,空心、食前濃煎麥門冬湯調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天花粉有清熱解毒作用,不宜過量服用。

相關疾病


相同名稱方劑


鉛參散, 出處:《普濟方》卷一七七。 組成:黃丹(煅,研,别入)1兩,蚌粉(炒,研,别入)1兩,人參3分(去蘆),天花粉3分。 主治:消渴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