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喉祛風散

CHUI HOU QU FENG S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21

寒性指數

16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23%
肝經 15%
胃經 15%
心經 7%
小腸經 7%
膀胱經 7%
腎經 7%
脾經 7%
膽經 7%
肺經
肝經
胃經
心經
小腸經
膀胱經
腎經
脾經
膽經

最後更新日:2024-05-08

方劑組成解釋

吹喉祛風散方劑中包含膽礬,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特性:

一、 燥濕殺蟲:膽礬性寒,味苦澀,入肝、肺經,善於燥濕殺蟲,可有效抑制咽喉部濕熱之邪,以及驅除寄生於咽喉部的蟲體,達到消炎止痛、清熱解毒之效。

二、 收斂止痛:膽礬亦具收斂止痛之效,可有效收斂咽喉黏膜,減輕炎症反應,並緩解疼痛,使患者咽喉舒適,利於恢復。

吹喉祛風散中加入白僵蠶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  1. 疏風解表: 白僵蠶性寒,味辛,具有疏風解表、散寒止痛之效。吹喉祛風散主要針對風寒犯肺所致的咳嗽、咽喉腫痛,白僵蠶可有效驅散風寒,緩解咽喉不適。
  2. 化痰止咳: 白僵蠶可化痰止咳,並能清熱解毒。吹喉祛風散中,白僵蠶與其他清熱化痰藥物配合,能有效清除痰液,緩解咳嗽症狀,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。

吹喉祛風散中包含丁香,主要基於以下原因:

  1. 溫肺止咳:丁香性溫,味辛,入肺、脾、腎經,具有溫肺止咳、散寒止痛之功效。吹喉祛風散用於治療風寒咳嗽、咽喉腫痛等症,丁香能溫肺散寒,宣肺止咳,緩解咽喉疼痛,起到輔助作用。
  2. 行氣止痛:丁香還具有行氣止痛之效,可緩解風寒所致的胸悶、氣短等症狀。吹喉祛風散中加入丁香,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,促進氣血流通,緩解疼痛,達到治療目的。

吹喉祛風散方劑中包含燈心草,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、利尿通淋的功效,針對風熱犯肺引發的喉嚨腫痛、聲音嘶啞等症狀,具有以下作用:

  1. 清熱解毒:燈心草味甘性寒,能清肺熱,解毒消炎,對於風熱犯肺引起的咽喉腫痛、聲音嘶啞,具有很好的緩解作用。
  2. 利尿通淋:燈心草入膀胱經,能利尿通淋,有助於清除體內熱毒,減少炎症反應,促進咽喉部位的消腫止痛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吹喉祛風散」,由膽礬、白僵蠶、丁香、燈心草四味中藥組成,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理氣行氣、湧吐、解毒、清熱利尿、利水滲濕、清肺熱利咽、生津止渴、止血、溫裡溫中、降逆止嘔、健脾胃、溫肺止咳、解毒消腫、平肝息風、祛風除濕、止咳化痰等功效。

膽礬味苦、性寒,入肝、膽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理氣行氣、湧吐、解毒等功效。其中,清熱解毒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瘡癤、咽喉腫痛、口舌糜爛等症狀;活血化瘀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瘀血阻絡所致的胸痺心痛、跌撲傷痛等症狀;理氣行氣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黃疸、尿赤、便血等症狀;湧吐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痰厥、霍亂吐瀉、暑濕泄瀉等症狀;解毒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諸中毒,不論食物中毒、藥物中毒、金屬中毒、農藥中毒、有機溶劑中毒等。

白僵蠶味辛、寒,入肝、肺經,具有平肝息風、祛風除濕、止咳化痰、清熱解毒、清肺熱利咽、散結等功效。可治療肝風上擾、眩暈、頭痛、目赤翳障、風濕性關節炎、腰腿痛、咳嗽、痰多、肺熱咳嗽、咽喉腫痛、口瘡、癰腫、疔瘡、症瘕、痛症等症狀。

丁香味辛、溫,入脾、胃、肺經,具有溫裡溫中、降逆止嘔、健脾胃、溫肺止咳、解毒消腫的功效。它能溫暖脾胃,驅散寒邪,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、腹瀉、腹痛等症狀。丁香能抑制胃酸分泌,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、胃脹等症狀。它還能增進胃液分泌,促進胃腸蠕動,促進消化,止嘔效果顯著。丁香能溫暖肺部,化痰止咳,緩解咳嗽、氣喘等症狀。丁香能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,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瘡瘍腫毒等症狀。

燈心草味甘、性寒,具有清熱利尿、利水滲濕、清肺熱利咽、生津止渴、止血等功效。可治療淋病、水腫、小便不利、濕熱黃疸、心煩不寐、小兒夜啼、喉痺、創傷、熱淋、膀胱炎、尿道炎、腎炎水腫、濕熱黃疸、口咽乾燥、喉嚨疼痛等症狀。

「吹喉祛風散」四味中藥合用,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理氣行氣、清熱利尿、利水滲濕、清肺熱利咽、生津止渴、止血等功效。適用於咽喉中生瘡,腫痛,纏喉風閉塞,單蛾、雙蛾(蛾,咽喉內腫物)結在喉部,急喉風,飛絲入侵喉嚨,重舌,木舌(舌強硬,不能運動)等症狀。

傳統服藥法


膽礬(鴨嘴者,炒)、腦子一字,碧雪、白僵蠶(炒去絲)、苦丁香(即甜瓜蒂,不用多)、燈草(米糊漿炒)。
若病不退,加雄黃、豬牙皂角(去皮,炙黃)、焰消、藜蘆。
上為細末。
每用少許,吹入喉中,未成者速散,已成者即破立愈。重者吹入鼻中。如痰多,急用生艾尾葉,米醋同擂取汁噙之,灌漱去痰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咽喉中生瘡、腫痛,纏喉風閉,單蛾雙娥結喉,急喉風,飛絲入喉,重舌,木舌等症。但本方性寒,體虛者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扁桃腺炎白喉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急性會厭炎舌頭腫大

相同名稱方劑


吹喉祛風散, 出處:《仙傳外科集驗方》。 組成:膽礬(鴨嘴者,炒)、腦子一字,碧雪、白僵蠶(炒去絲)、苦丁香(即甜瓜蒂,不用多)、燈草(米糊漿炒)。 主治:咽喉中生瘡,腫痛,纏喉風閉,單蛾雙娥結喉,急喉風,飛絲入喉,重舌,木舌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