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神丸

助神丸

ZHU SHEN W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4

寒性指數

12

熱/寒比例

偏熱 (1.17)

複方歸經比例

心經 27%
肝經 27%
腎經 23%
肺經 15%
脾經 6%
心經
肝經
腎經
肺經
脾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助神丸中包含何首烏,主要原因有二:

  1. 補益精血,滋養心神:何首烏性溫,味苦甘,入肝、腎經,具有補益精血、烏髮黑鬚、強筋壯骨之效。心神依賴精血滋養,精血不足會導致心神不寧,失眠多夢。何首烏補益精血,有助於安定心神,改善睡眠品質。
  2. 安神定志,緩解失眠:何首烏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,如二苯乙烯苷、大黃素等,具有安神定志、緩解失眠的作用。有助於改善因心神不寧、思慮過度等原因造成的失眠。

總而言之,何首烏在助神丸中起著補益精血、安神定志的作用,有助於改善失眠多夢、心神不寧等症狀。

助神丸中加入生地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一、滋陰清熱,養心安神: 生地黃性寒,味甘,歸心、肝、腎經,具有滋陰清熱、涼血止血、養心安神之功效。助神丸旨在改善心神不安、失眠多夢等症狀,生地黃能滋陰降火,清熱解毒,同時養心安神,從根本上改善心神不寧,促進睡眠。

二、配伍相宜: 助神丸中其他藥材,如遠志、柏子仁等,多偏於溫補,而生地黃的寒性可起到中和作用,防止藥性過於燥烈,避免出現副作用。

助神丸中加入當歸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補血養血,滋養心神:當歸味甘辛,性溫,入心、肝、脾經,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養血潤燥的功效。心主神明,血為心之氣,當歸補血養血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滋養心神,改善因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、心悸失眠等症狀。
  2. 活血化瘀,通絡止痛: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可以改善血液循環,疏通經絡,緩解因血瘀所致的頭痛、頭脹、胸悶、心慌等症狀,進一步促進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,達到安神助眠的效果。

因此,助神丸中加入當歸,可以起到補血養血、滋養心神、活血化瘀、通絡止痛的作用,從多方面改善失眠、心神不寧等症狀。

助神丸中加入巴戟天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  1. 補腎壯陽: 巴戟天性溫,味甘,入腎經,具有補腎壯陽、益精填髓的作用。助神丸多用於治療腎虛導致的失眠健忘等症狀,而巴戟天可改善腎氣不足,從而提升睡眠質量,改善記憶力。
  2. 利水消腫: 巴戟天亦具利水消腫之效,可幫助排除體內濕氣,改善水腫,有助於提高身體整體機能,從而促進睡眠。

總而言之,助神丸中加入巴戟天,旨在通過補腎壯陽、利水消腫等作用,改善腎虛導致的失眠健忘等症狀,達到助神安眠的效果。

助神丸中加入五味子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補益心腎,安神定志:五味子味酸甘,性溫,入心、肺、腎經。其酸味收斂,能補益心腎之氣,有助於安神定志,改善失眠、健忘等症狀。
  2. 固澀精氣,提高睡眠質量:五味子具有固澀精氣的作用,能防止心腎之精氣外泄,進而提高睡眠質量,使人睡眠更深沉,達到更好的休息效果。

綜上所述,五味子在助神丸中起到補益心腎、安神定志、固澀精氣的作用,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,提高睡眠效率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《助神丸》方劑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本方主治「陰器不能運用」,即性機能衰退、陽痿等症。其功效強調「滋陰助陽,益血氣」,兼能烏鬚髮、潤膚養肌、明目強筋、補精益髓,可見其作用核心在於調整陰陽失衡,補益肝腎精血,尤其適用於腎精虧虛、氣血不足所致的性功能障礙及早衰諸症。

二、組成與方義推論

  1. 何首烏(雌雄各半,30兩)

    • 赤者(雄)偏補肝腎、壯筋骨;白者(雌)偏益精血、烏鬚髮。二者合用,兼顧陰陽雙補,為君藥。
    • 製法講究(米泔浸、竹刀去皮、九蒸九曬),減其滋膩滯性,增強補益效力。
  2. 生地黃(蒸曬九次,10兩)

    • 反覆蒸曬後,性由寒轉溫,功專滋腎陰、養精血,並能助何首烏補益之效。
    • 以地黃汁為丸,取其「同氣相求」,增強滋陰藥力。
  3. 當歸(7兩)

    • 補血活血,與何首烏、地黃協同,改善血虛不榮之證,助氣血運行以養宗筋。
  4. 巴戟天(酒浸,7兩)

    • 溫補腎陽,強筋骨,與何首烏相配,形成「陰中求陽」之效,針對腎陽虛衰之本。
  5. 五味子(炒,7兩)

    • 斂肺滋腎,固精止遺,協調陰陽氣機,防止精血耗散。

三、加減法原理

  • 小便渾濁加澤瀉:瀉腎濁,防補益藥滯濕。
  • 便秘加柏子仁:潤腸通便,兼養心血。
  • 氣滯加木香:行氣導滯,避免滋膩礙胃。

四、治療機轉
本方以「填精補血」為基礎,結合溫陽、行氣、固澀等法,形成以下作用:

  1. 補肝腎:何首烏、生地黃、巴戟天直接滋養肝腎精血,改善生殖機能衰退。
  2. 調氣血:當歸配合地黃養血活血,氣血充足則陰器得養。
  3. 固攝精關:五味子斂氣固精,減少精血耗損。
  4. 兼顧標證:通過加減法靈活處理濕濁、便秘等兼症,確保主方補而不滯。

總結
此方體現「陰陽並調,精血同補」思想,通過補益肝腎精血以恢復性機能,同時兼顧抗衰老功效,符合中醫「腎主生殖」「精血互生」的理論框架。製法與配伍均著重藥性平和及長期調養,適合虛損性病證。

傳統服藥法


何首烏(用千里水淘粱米泔浸軟,用竹刀去皮,曬乾,雌雄各半同稱,赤者為雄,白者為雌)30兩,生地黃(投於水中,揀沈底者,於柳木甑中鋪勻,瓦釜中用千里水,木甑安於釜上,桑柴火蒸,蒸得氣通透,日中曬乾,用生地黃自然汁灑勻,再曬乾,如此蒸曬九返,曬乾)10兩,當歸(淨洗,去蘆頭,焙乾)7兩,穿心巴戟7兩(酒浸,烙乾),五味子(去枝,炒焙乾)7兩。
如小便渾濁,加澤瀉7兩;如大便秘澀,加柏子仁7兩;如氣不順,加木香7兩。
滋陰助陽,益血氣,黑髭鬢,潤澤皮膚,榮養肌肉,明目,壯筋骨,益精補髓。
上五味同於木杵臼中為細末,用地黃自然汁於銀石器中熬成膏,為丸如梧桐子大,用瓷器貯放。
每服70丸,空心、食前各進1服,用溫酒與地黃煎各半相和送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助神丸有補益作用,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助神丸, 出處:《禦藥院方》卷六。 組成:何首烏(用千裏水淘粱米泔浸軟,用竹刀去皮,曬乾,雌雄各半同稱,赤者爲雄,白者爲雌)30兩,生地黃(投于水中,揀沉底者,于柳木甑中鋪勻,瓦釜中用千裏水,木甑安于釜上,桑柴火蒸,蒸得氣通透,日中曬乾,用生地黃自然汁灑勻,再曬乾,如此蒸曬九返,曬乾)10兩,當歸(淨洗,去蘆頭,焙乾)7兩,穿心巴戟7兩(酒浸,烙乾),五味子(去枝,炒焙乾)7兩。 主治:滋陰助陽,益血氣,黑髭鬢,潤澤皮膚,榮養肌肉,明目,壯筋骨,益精補髓。主治:陰器不能運用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