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「諸蠱保命丹」方劑中加入肉蓯蓉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補腎壯陽: 肉蓯蓉性溫,味甘鹹,入腎經,具有補腎壯陽、益精血、潤腸通便之功效。該方劑旨在治療諸蠱侵襲所致的虛損,肉蓯蓉可補腎填精,增強人體抵抗力,有助於抵禦外邪侵襲。
- 潤腸通便: 肉蓯蓉具有潤腸通便之效,可改善因蠱毒引起的腸胃不適、腹痛、便祕等症狀,促進排毒,減輕蠱毒對人體的危害。
總而言之,肉蓯蓉在「諸蠱保命丹」中起著補腎壯陽、潤腸通便的作用,有助於增強人體抵抗力和改善蠱毒所致的症狀,提高藥效。
諸蠱保命丹方中加入大棗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補益脾胃,增強體力:大棗味甘性溫,入脾胃經,具有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之功效。諸蠱保命丹多用於治療因瘴氣、濕毒等引起的疾病,患者常伴有脾胃虛弱、氣血不足等症狀。大棗能補益脾胃,增強機體免疫力,有助於抵抗疾病。
- 緩和藥性,調和脾胃:諸蠱保命丹中常含有多種藥性較強的藥材,大棗可起到緩和藥性、調和脾胃的作用。它能避免藥物過於峻猛,減少對胃腸的刺激,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發揮療效。
「諸蠱保命丹」中加入香附,主要基於其疏肝解鬱、理氣止痛的功效。
香附性味辛、苦,入肝、脾經,具有疏肝解鬱、理氣止痛的功效。方中加入香附,可起到以下作用:
- 疏肝解鬱: 諸蠱之病多因肝氣鬱結所致,香附可疏肝解鬱,使肝氣舒暢,解除鬱結之症。
- 理氣止痛: 諸蠱之病常伴有脘腹疼痛,香附可理氣止痛,緩解疼痛症狀。
因此,香附在「諸蠱保命丹」中起到疏肝解鬱、理氣止痛的重要作用,有助於治療諸蠱之病。
諸蠱保命丹中加入麥芽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一、健脾消食:麥芽味甘性涼,入脾經,具有健脾消食、和胃化積的功效。諸蠱保命丹針對多種蠱毒所致的病症,其中常伴有脾胃虛弱、食積不化等症狀。麥芽能幫助脾胃消化吸收,改善患者的食慾和消化功能,為身體提供必要的營養,提升抵抗力。
二、清熱解毒:麥芽除了健脾消食之外,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。蠱毒常侵犯人體,導致發熱、口渴、煩躁等症狀。麥芽的清熱解毒作用,可以緩解這些症狀,幫助患者恢復健康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「諸蠱保命丹」首載於《醫宗必讀·卷七》,主治「蜘蛛蠱脹」。此症屬中醫學「蠱毒」範疇,古人認為蜘蛛蠱為毒蟲侵體或邪毒蘊結所致,臨床表現為腹大如鼓、青筋暴露(類似肝硬化腹水或血吸蟲病晚期),伴隨消瘦、面色黧黑等氣滯血瘀、水濕停聚之象。方名「保命」反映其用於險症,意在化毒消脹、扶正固本。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1. 青礬(綠礬)
- 性味酸澀涼,歸肝、脾經,傳統用於「燥濕殺蟲、消積解毒」。《本草綱目》謂其「消積滯,燥脾濕」;與肉蓯蓉同煅後,煅礬減輕峻烈之性,增收斂化瘀之功,針對蠱毒瘀滯之腹水、蟲積。
2. 肉蓯蓉
- 甘溫質潤,補腎陽、益精血,與青礬同煅可制其溫燥,轉為「溫通化瘀」之效。古人認為蠱毒久病必傷腎陽,蓯蓉能固本以助祛邪,且防礬石傷正。
3. 紅棗
- 甘緩補脾,調和藥性,與青礬配伍可緩解其刺激性。紅棗富含糖分,於製丸時作黏合劑,亦能護胃氣,符合「攻邪不傷脾胃」之思路。
4. 香附
- 辛散苦降,為「氣病之總司」,疏肝解鬱、行氣消脹。蠱脹多夾氣滯,香附能調暢三焦氣機,助礬石破積、蓯蓉溫通,氣行則水血自化。
5. 大麥芽
- 健脾消食、和中下氣,針對蠱症常見的食積腹滿。麥芽助運化,與香附協力疏導中焦,避免瘀毒膠結難解。
全方配伍邏輯
- 標本兼治:青礬攻毒消積為君,肉蓯蓉溫腎為臣,香附、麥芽行氣導滯為佐,紅棗護胃為使。全方以「化瘀解毒」為主軸,輔以「溫腎行氣」,既破蠱毒之瘀滯,又顧護正氣。
- 炮製深意:青礬煅後毒性降低,專注化瘀;配蓯蓉煅制,取其「從陽引陰」之理,將補益之力轉化為通散之效。
- 丸劑緩圖:蠱脹屬沉痾,丸劑漸消緩攻,避免湯劑峻烈傷正,酒送服可助藥力溫行血脈。
此方體現「毒邪宜攻、久病宜補」的辨治智慧,推測對血吸蟲病晚期、肝硬化腹水等屬「瘀毒夾虛」者或有一定緩解作用,然須結合個體體質辨證加減。
傳統服藥法
肉蓯蓉3兩,青礬1斤,紅棗1斤,香附1斤,大麥芽1斤半。
先將蓯蓉、青礬入罐內,同煅煙盡,和前藥為末,糊丸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丸,食後以酒送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諸蠱保命丹是一張中醫方劑,在使用前一定要諮詢醫生,以免出現不良反應。
相同名稱方劑
諸蠱保命丹, 出處:《醫學入門》卷七。 組成:肉蓯蓉3兩,青礬1斤,紅棗1斤,香附1斤,大麥芽1斤半。 主治:蜘蛛蠱脹。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