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枳芎散方劑中包含枳殼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1. 理氣消積: 枳殼味苦性寒,具有行氣消積、散結止痛之功效。方中常與香附、白芍等藥配伍,共同疏肝理氣,解除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腹脹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2. 降低胃腸壓力: 枳殼具有緩解胃腸痙攣、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。方中常與川芎、延胡索等藥配合,共同緩解因肝氣鬱結所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,進而改善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
總之,枳殼在枳芎散方劑中發揮着重要的理氣消積、緩解胃腸壓力的作用,為方劑的整體功效提供了重要支撐。
枳芎散方中包含川芎,主要原因有二:
- 活血行氣,止痛消腫: 川芎味辛、性溫,入肝、心、膽經,具有活血行氣、止痛消腫的功效。枳芎散主治胸脅脹滿、脘腹疼痛、氣機阻滯等症,而川芎能疏通經絡,緩解氣血瘀滯,起到止痛消腫的功效。
- 配合枳實,增強療效: 枳實味苦、酸,性寒,入脾、胃經,具有消積化滯、行氣消脹的功效。川芎與枳實相配,一寒一溫,寒能制熱,溫能散寒,相輔相成,增強了枳芎散的療效,使其更能有效地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脇疼痛、脘腹脹滿等症。
枳芎散中包含鬱金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1. 行氣止痛:枳芎散以行氣止痛為主要功效,鬱金性苦辛,微寒,入肝膽經,能行氣解鬱,活血止痛。其與方中枳實、川芎等藥物共同作用,可有效疏肝理氣,活血化瘀,緩解胸脅脹痛、腹痛、月經不調等症狀。
2. 疏肝解鬱:鬱金除了行氣止痛外,還具有疏肝解鬱的作用。枳芎散中包含柴胡、白芍等疏肝解鬱之藥,鬱金的加入,可以加強疏肝解鬱的效果,進一步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、脅痛、精神抑鬱等症狀。
枳芎散中加入甘草,主要有兩個原因:
- 調和藥性: 枳實、川芎等藥性偏寒涼,容易損傷脾胃陽氣。甘草性甘溫,能緩和藥性,防止寒涼之氣損傷脾胃,使藥性更加平和,有利於藥效的發揮。
- 增強藥效: 甘草有補脾益氣、和中緩急的功效,可以增強枳實的消積導滯作用,以及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,使整體藥效更加顯著。同時,甘草還能起到調和藥物,避免藥物相互剋制,確保藥效發揮。
主治功效
枳芎散方劑介紹
枳芎散是中藥方劑之一,具有活血化瘀、理氣止痛的功效。主要成分包括枳殼、川芎、鬱金、甘草等。
- **枳殼:**性味苦、寒,歸脾、肺、大腸經。具有理氣行氣、止咳化痰、消食化積、降氣等功效。
- **川芎:**性味辛、溫,歸肝、膽經。具有活血化瘀、祛風除濕、理氣行氣、活絡止痛、燥溼、補血、強筋骨等功效。
- **鬱金:**性味苦、辛,歸肝、心、脾經。具有活血化瘀、止血、清熱涼血、化腐生肌、理氣行氣、降氣、清熱利濕等功效。
- **甘草:**性味甘、平,歸脾、肺、心經。具有清熱解毒、補氣、瀉火、止咳化痰、潤肺、生津止渴、補血、活絡止痛等功效。
枳芎散方劑主治功效
枳芎散主治瘀血輕微時,左側脅部疼痛。適用於以下症狀:
- 胸脅脹痛
- 脅肋疼痛
- 乳房脹痛
- 月經不調
- 痛經
- 產後瘀阻
- 跌打損傷
- 風濕痹痛
枳芎散方劑臨牀應用
枳芎散在臨牀上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,以增強療效。例如:
- 配伍香附、當歸、白芍等,可治療月經不調、痛經。
- 配伍三稜、莪朮等,可治療跌打損傷、風濕痹痛。
- 配伍柴胡、黃芩等,可治療感冒發熱、頭痛身痛。
枳芎散方劑注意事項
- 枳芎散性寒,脾胃虛寒者慎用。
-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慎用。
- 服用枳芎散期間,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總結
枳芎散是中藥方劑之一,具有活血化瘀、理氣止痛的功效。主治瘀血輕微時,左側脅部疼痛。適用於胸脅脹痛、脅肋疼痛、乳房脹痛、月經不調、痛經、產後瘀阻、跌打損傷、風濕痹痛等症狀。在臨牀上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,以增強療效。
傳統服藥法
枳實(炒)半兩,川芎半兩,粉草(炙)2錢半。
上為末。
每服2錢,以生薑、大棗湯調下,酒亦可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孕婦慎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枳芎散, 出處:《金鑑》卷四十三。 組成:枳殼、撫芎、鬱金、甘草。 主治:瘀血輕之左脅痛。
枳芎散, 出處:《醫方大全》卷五引《濟生》。 組成:枳實(炒)半兩,川芎半兩,粉草(炙)2錢半。 主治:左脅刺痛,不可忍者。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